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上各个都在拼自己的经济建设,而我们自从以后,的中心就放在了经济建设上来。你知道现在中国各个城市的gdp是多少吗?今天小编分享一下中国各地gdp排名2023 没想到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发展到今天如此的地步了吧。

中国各地gdp排名2023 聚焦中国经济大发展还看这几城

1、海南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2.05亿元,同比增长5.8%。

中国各地gdp排名2023 聚焦中国经济大发展还看这几城  第1张

2、甘肃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6.3%。

3、贵州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0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

4、山西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5、内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8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

6、天津市,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09.64亿,同比增长3.6%。

7、广西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5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

8、重庆市,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同比增长6.0%。

9、江西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8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10、陕西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

11、辽宁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15.4亿,同比增长5.7%。

12、安徽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

13、市,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

14、上海市,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79.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

15、福建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804.04亿元,增长8.3%。

16、湖南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25.78亿元,同比增长7.8%。

17、湖北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36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

18、四川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7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

19、河南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55.86亿元,同比增长7.6%。

20、浙江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万亿元,同比增长7.1%。

21、江苏省,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95.4亿元,同比增长6.7%。

2023全国各省GDP排名出炉:前十省份喜忧参半,后十省份全面边缘

山川网:在前天的时候,我们推送了《2023年中国城市GDP百强榜单》,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那么每一年,和城市GDP百强榜单同等重要,堪称是姊妹榜的,就是全国各省GDP排名榜单。经过这两日来多方收集整理数据,今天我们就来推送这一份重磅榜单。

2023年,全国GDP总量突破了90万亿元大关。在这一全新的经济总量里程碑背后,是很多省份在过去一年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广东、江苏两省双双突破9万亿元大关,GDP总量超过4万亿的省份数量,也达到了6省之多。

2023年中国各省GDP排名(初版),一起来看——

目前,中国省级行政区总数共计34个,具体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上面的表中,我们根据目前及各地方的数据,将除港澳台外的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数据进行了初步整理。这里的初步整理,其一是因为部分省份截止发稿前数据尚未公布,其二是部分省份已公布数据为基础版,以上均须等待更精准数据的发布。但榜单的整体架构,已经形成。

前十省份的喜忧参半

31个省级行政区,如果我们按照经济总量排名,差不多前十位的省份可以算是班级里的优等生,他们的表现如何,直接决定着整个班级在学校中的表现。

榜单的出炉,意味着2023年全国GDP十强省份已经尘埃落定,他们分别是:广东(9.73万亿)、江苏(9.26万亿)、山东(7.65万亿)、浙江(5.62万亿)、河南(4.8万亿)、四川(4.07万亿)、湖北(3.94万亿)、湖南(3.64万亿)、河北(3.6万亿)、福建(3.58万亿)。

伴随着2023年的结束,中国省份前十位的入围门槛,已经被拉升至3.58万亿的水平。优等生之间的比对,往往更具看点。

看点一:广东江苏两省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2年,是江苏高光时刻的全面来临时间点,从这一年开始,江苏逐年拉近与广东的GDP差距,一度从2008年的5800亿,缩小到2023年的2696亿。

那个时候,无论是各路财经媒体,还是广东、江苏两省的居民,都在或多或少讨论着江苏距离超越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省,还有多长时间。

然而,伴随着广东产业转型的成功,经济也开始重回快车道。2023年开始,广东经济全面发力,重新拉开了与江苏省之间的经济体量距离。2023年即将距离拉至3466亿元,2023年进一步扩大到3835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更是变为4700亿元。

4700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差不多就是整整差出了一个三线城市的年度经济体量(2023年,泰州市GDP为5107.63亿元,镇江市GDP为4050亿元)。这样的距离里,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使得大概率江苏接下来极难在2~3年的短期内迅速完成反超。

背后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地广东作为窗口地带,历次都是最先直面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同时也最先进行转型升级,并且最先从低谷中走出来这一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城市群引领时代后,拥有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广东,在人才、资金、产业的能力上,明显领先过去长期走区域均衡发展路线的江苏。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江苏接下来会怎么办。

看点二:山东与广东江苏差距进一步扩大。

作为“千年老三”,山东省的体量,一直都是十分尴尬的存在。七万多亿的经济总量,距离第四位浙江的五万多亿,非常“安全”;但距离第二位江苏九万多亿的规模,同样是望尘莫及。短时间内,山东是上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但是,名次上山东或许还将在接下来长时间全国第三的水平。但是距离前两名广东和江苏的距离,却是与日俱增的。2023年山东的GDP名义增量仅3835.33亿元,这一数字近乎只有第一名广东7594.77亿元的一半。

同时,后来者虽然暂未居上,但增长表现却十分出彩。2023年,浙江省名义GDP增量4428.74亿元,河南省名义GDP增量3503.07亿元,四川省名义GDP增量3697.88亿元,湖北省名义GDP增量3888.51亿元。

这些既有经济总量低于山东3万亿,甚至更多的省份,却在增量上与山东持平,甚至超过山东,这不得不说是个极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背后,是山东过去五年、十年间对经济转型升级不够深刻,不够迅速,不够负责的全面惩罚。

毋庸置疑,这是个非常不如意的年度经济成绩,从山东省年度GDP名义增长仅5.02%,实际增长仅6.40%,位居前十省份最低水平上,也足可以印证。山东从上到下全面反思山东为何落后的大运动,不是来得太早,恰恰是来得太晚了。

看点三:河北被湖南超越,并进一步面临被福建超越。

前十省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显然不止山东一省。河北,严峻情形比之山东有过之而无不及。山东虽然陷入阶段性低谷,但所幸既有家大业大(既有经济体量水平),还有较充沛的时间亡羊补牢。

但河北,几乎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机会。在过去的几年间,河北已经先后被四川、湖北超越。在去年的区域经济年度总结当中,我曾推测河北很有可能在今年排名再次下滑,因为河北身后的湖南近几年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与停滞不前的河北放在一起,超越几乎是必然。果不其然,成绩单一出,湖南河北二省排名易位,河北全国排位再降一名,到了第9位的位置。

但是第9位,之于河北省就能坐的安稳么?显然不可能,且不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打盹休息的时候,别人可是还在拼命向前奔跑的。2023年,福建省年度经济总量距离河北差距已不足200亿元,这是绝对的一线之隔。如果2023年继续今年的发展趋势,那么到了年尾,河北排名将再降一位。

而如果这一真的发生,那么到那时站在河北省身后的,就将是京沪两座直辖市。东部沿海省份,18万公里土地,7500万人口的河北,如果未济体量尚不及京沪一市,这将是怎样的惨剧。

同样在这一年排名出现易位的,是广西和天津。表格数据一目了然,并非广西增长突飞猛进,而是天津经济继续“失速”状态,进而失了席位。原因也众所周知,这里一笔带过。

后十省份的全面边缘化

如果说前十省份中,一些年度经济成绩不理想的省份,是上进心不足,令人怒其不争的话。那么后十省份,往往都有各自艰难的处境。他们或是区位偏远,交通不便;或是产业落后,升级无望;或是地寡人薄,无力一战。哀其不幸,成为一定程度上大家的共识。

但是,同情背后,我们需要看到的一点是:如果这些省份在接下来不能实现超速增长,在未来十年内实现逆袭,后十位的席位。那么,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走入中晚期,老龄化时代的彻底来临。这些区位偏远,地少人稀的弱势省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面边缘化。

后十位省份经济体量最大的黑龙江、山西两省,2023年全省经济体量不过1.6万亿+的规模。这一体量,事实上仅仅是一座新一线城市的水平(2023年苏州市GDP为18697亿元)。

而体量最小的宁夏、青海、西三省,2023年全省经济体量甚至仅有两三千亿元,这基本就是一座四五线城市的经济规模。而由于同样的经济体量被分配到更大的土地和人口身上,造成这些地方真实的经济含金量甚至还不如一座人口的四五线城市。

现实的残酷之处往往就在于,有时候或许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速度太慢了。

以上十省,除了贵州、海南在近几年一定体量的鼓励,特定行业(贵州的互联网/大数据、海南的旅游/自贸区)在接下来会有一定的想象例外。平心而论,我已经不建议以上十省的年轻人,继续再留在家乡生活、工作和发展。

哪怕你不为自己这一虑,也要多替你的下一代想想他们的未来。

各省2023年GDP增长目标

说完了2023年的成绩,再来一起看看2023年各省为自己定下的flag。

当然,此flag不同于网友们每年年初发在朋友圈里的玩笑flag。虽然每年都会有一些偶发原因导致的部分省份无法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各省还是能够大概率完成既定目标的。

所以我们前了解各省对于2023年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一方面可以看出各省市对于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同时,如果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这一预期目标,大致推测出2023年各省份的整体排名。

举个例子说,河北2023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6.5%左右”,福建2023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8%-8.5%”,再结合2023年两省GDP差距已经不足200亿元的既定事实。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2023年全国省份GDP总量排名上,福建超越河北的较大可能性。

但整体来看,各地都适当下调了2023年区域经济增长的预算,这也合当下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而增速的全面放缓,也就意味着省份之间逆袭的机会在未来也会逐渐被放缓。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海南、湖北的2023年GDP预期目标就选择了逆势上调。其中,海南2023年GDP增速目标由去年的7%上调至7%-7.5%。湖北将2023年GDP增长目标从2023年的7.5%上调至7.5%至8%。

看来湖北对于排在其前面四川,显然是不太服气的。不过过去的几年间,虽然湖北经济表现出色,但四川成绩同样优秀。加之四川人口体量优势明显,所以湖北想要超越四川,同样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同样作为省会独大型省份的代表,湖北在武汉之外尚有宜昌、襄阳、荆州等牌可打,如何将省内第二梯队地级市实力再上层楼,就是与四川一战的制胜。

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南北差距扩大、扩大、再扩大,这已经是老声常谈。是过去几年间,每一年的经济整理与复盘工作时,都必然会讲到的一个点。

但是为何还要翻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因为我希望,南北方两地的年轻人,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这一点,然后做好自己人生的选择。

今年,为了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南北方省份年度经济增长的情况,我重新制表如上。其中31个省级行政区中,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南北省份划分,正好差不多一边一半,南方16个省份,北方15个省份。

2023年,全国GDP平均增速为6.6%(实际)。那么南北两地,各有多少省份低于这个平均值呢?

先来说南方,16个省份中仅有2个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分别是重庆的6%和海南的5.8%。其中增速最低的海南,仅比全国平均增速低了0.8个百分点,尚可算作正常情况的上下浮动。海南区位优势明显,红利充分,伴随着接下来的能量进一步放大,很快就将回归全国平均线以上。

而重庆的6%,原因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例如汽车)的增速全面放缓。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从2023年的9.5%降至2023年的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23年的9.6%降至2023年的0.5%。

但与此同时,重庆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2023年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这也就意味着,重庆经济触底反弹的时间同样很快就到来。

而北方这边,15个省份之中,超过半数(8个)省份的年度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2个省份十分“幸运”地刚刚好达到6.6%的及格线。

黑龙江、吉林、天津三地,年度经济增速不足5%,大幅落后于全国6.6%的平均线。尤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部分低于全国平均年度经济增速的北方省份,已经是该榜单中的常客,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

从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省份数量这一数据来看,南北方已经呈现出典型的“二八定律”效果(南方2省,北方8省)。而民营经济的缺位,使得未来北方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随着时间推移,南北方经济体量、经济增速、经济质量的差距,还将与日俱增,越来越大。

中国各地GDP排名 你的城市排在第几名

城市是人类的产物。当人们不断城市,这种空间实体便拥有了巨大的力量,也将带动着整个城市产业的增速。

随着近日各地经济数据的接近尾声,城市GDP百强榜也尘埃落定。说实话,能进入这个榜单着实不易,毕竟全国有近300个地级市。进入榜单的城市,个个实力不俗。

入榜名单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无几,GDP百强城市6成来自东部地区,上海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09.9亿元,增速5.9%,占据GDP总量榜首位置,其次是、深圳、广州、天津。

头部集中效应明显

单从GDP总量来看,的20个城市依然是熟悉的身影,头部集中效应愈发明显,比如7个超大城市上海、重庆、广州、天津、深圳、武汉,均在榜单头部,广东与江苏均有4城入围、东莞时隔两年再次20强、山东烟台则退居至第21名。计算得出,TOP20城市经济总量达16.16万亿,全国贡献比高达35.84%。

6城半年进入万亿俱乐部

今年上半年,有6个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分别是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而去年此时,万亿元俱乐部会员才仅有4个。重庆和天津这两个直辖市均为历史首次半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

从榜单看,万亿元俱乐部还会吸纳更多会员城市进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都大有希望。

百强六成来自东部

虽然沿海城市经济增速趋缓,但GDP百强城市还是以东部地区为主,主要分布在三个直辖市上海、天津和山东(15个)、江苏(13个)、广东(11个)、浙江(8个)等几个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入围百强的城市名单与此前相差无几,但排名变动较为明显。在名次下滑的31个城市中,广西南宁下滑8位;10城隶属山东,如东营整体名次下降7位,名义增速为负。

与去年同期类似,海南、宁夏、青海、西无一城市上榜,甘肃、吉林、山西、四川、云南、也仅有省会/首府城市上榜。

上半年13城增速超10%

从增速来看,中西部城市遥遥领先。据统计,已经济增速的280个城市中,超过2/3上半年GDP实际增速跑赢全国(6.3%),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广西、安徽等地。不过,基数较小也是原因之一。

2023上半年中国城市GDP百强榜单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