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诗词来说,我国唐宋时期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在这两个朝代有许许多多的著名诗词流传了下来,让后人读起来回味无穷,羡慕不已。其中王昌龄也是有名的诗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什什意思?来了解下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第1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的这首七言绝句,笔下情景,意境唯美朦胧,把他心中的思念,担忧和愁虑,乃至心中的不甘,不值。全部化作一个“愁”字,交付给了天上月。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十二年,那年,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那年,李白早就被赐金放还,游荡于,放浪形骸。听到老友王昌龄也被贬谪的消息,李白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写下了这首诗,遥寄王昌龄,更是寄给他自己。因为在李白看来,王昌龄受的委屈,他早就承受过了,他心中的不痛快,比王昌龄更甚。

暮春三月的江南,杨花满天,旋转着缓缓落地,身旁,伴着子规鸟的哀啼,仿子规鸟也能感受到我心中的悲凉与忧愁,此情此景,我更是听说了王昌龄被贬谪到龙标去的消息,那是五溪蛮族之地啊。我的老友啊,你我的处境何其相似,我们何时才能被朝廷重新启用,何时才能返回中原,我的这份忧愁,我的这份惆怅,我的这份同病相怜,我且交付给天上的那一轮明月,希望它能随着东风,与君一往那古夜郎的西面。

让月亮给自己当邮差,这是天才的浪漫!这种想象力和情怀,即便是千载之后的我读来,依然拍案叫绝,谪就是谪。

这诗其实有几个版本,最大的区别便是最后一句倒地是“随风”还是“随君”。我小时候学习这诗的时候,课本里面是“随君”,现在在网上查资料,更多的人支持的是“随风”,我个人本来倾向于“随君”的,但是若是认真的去体会这诗的意思,其实“随风”“随君”是一个意思啊。

李白的意思很简单,我把我的情感,我的忧愁都交给了月亮,让月亮代替我,跟着你一道去夜郎的西面,把我的情感带给你。本来我认为若是“随风”的话就没必要把感情交给月亮了,直接交给“风”不就好了吗?可是后来一想,李白会不会是这个意思,我把情感交给了月亮,让后让暮春的东风,把月亮吹到西面,随风而去的,不是李白的感情,而是带着李白感情的月亮,月亮是邮差,东风是邮差开的车啊。

读完这首诗,给我最大的感触不是李白的惊艳的浪漫与想象力,他已经给我太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读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最大的感触是,月亮是个好东西,人生在世,心绪万千,满怀深情,不知付于何人之时,月亮便是最好的选择。

在寂寞的时候,想要找人倾谈,可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感叹人世间的感情时,也可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在内心的惆怅不知如何开口时,可以“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月亮,承载着我们太多的情感,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人们安排给月亮的情,其实都是自己内心那无处安放的情。若是有一天,这份感情可赋予某人,人们都会把它从月亮那里拿回来的。

阴晴圆缺,千载不变。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亮所承载的感情,其实也还是那些感情,只不过把感情交给它的人变了,今日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份情感回收站的工作,我想月亮还会一直做下去。

国韵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的,他的七言绝句写的非常的好。被誉为七绝手,他的诗我们也非常熟悉,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王昌龄写的。

左迁就是被贬谪的意思。因为古人以右为尊,此时的王昌龄被贬到了今天的湖南洪江市做了一个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局长的职务。

杨花落尽子规啼,这里的杨花不是花,而是柳絮,因为古人称柳树是杨柳,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杨花的形态来看说它是花,它却不是花,没人去欣赏怜惜它,它随风漂泊,就像此刻被贬谪的王昌龄,无依无靠。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里的五溪是个蛮荒之地。此时王昌龄刚路过这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郎泛指很遥远的地方,愁心是一颗担忧的心、因为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他被流放,李白不能到什么。心里满满的的担忧,忧愁着对方的生活,忧愁着对方的贫困,所以我要把我的心和牵挂寄给他,随风飘到比夜郎还要西的地方去。

其实李白一开始和王昌龄并不认识,他们俩是通过孟浩然结实的,王昌龄的仕途很坎坷,史书上记载王昌龄说话不注意细节,得罪人是常有的事,仔细想想某种程度上还真是物以类聚,李白,王昌龄,孟浩然都是子,没那么八面玲珑,他们有着相似的人历,加上英雄惜英雄,所以关系很要好。我们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其实友情有时比爱情还要坚贞 就像王勃说到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再如王维写到的:唯有相思似,江南江北送君归。李白所说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品读这些佳作,我们为他们的怀才不遇而惋惜,但也被他们的真挚的情怀所感动,他们是那样的鲜活,年轻,在磨难中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