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切入关注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人不同

时间:2019-10-24 17:03:53 栏目:切入关注点

当然了,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用一句古诗词就能够完全的形容出当时的心里状态,事实上,这样的古诗中的名句是有很多的,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人不同吧,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诗竟惹来杀身之祸?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的诗人刘希夷的作品《带白头翁》中的一句。这句诗的传颂很广,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诗,多半都是用来形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说起这首诗的作者,刘希夷。在历史上,可能并不出名,他一生虽然写了很多诗,即便有一些流传了下来,但是也都不太出名,也只有这一首《带白头翁》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这一句而流传的比较广。

刘希夷曾经中过进士,他这个人也很有闲情雅致,喜欢并且擅长弹琵琶。他写诗不像很多诗人喜欢写江山、写战事、写世事变迁,他写诗喜欢写闺情,而且他的诗的基调都是很伤感的,可见,他本人情感很细腻。要他跟很多著名的诗人比,那肯定是比不过的,他的一生虽然也写过不少诗,但是他出名的也就这一首,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按理说,这一首诗写的好,流传很广,应该是一件很光荣,很值得骄傲的事,但是这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让他丢了性命。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他的舅舅,宋之问。宋之问,从小,他家里也不是什么高官,好在他家里条件还不错,这也让他的成长环境得到了保障。宋之问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学习,而且爱好交朋友。在写诗作词这些方面,还是很有才华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讲,那叫一个多才多艺。除此之外,他还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比如,创造了七言律诗这样一个诗歌的新文体,并且让五言律诗的体制更加完善,可以说在这方面,他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

说回刘希夷的死,当时,宋之问虽然是刘希夷的舅舅,但是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大,只是差着辈分,我国的辈分这个东西很神奇,有时候辈分相差很大的人,年龄偏偏差不多,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当时也因为两个人既是亲戚关系,年龄也差不多,所以关系还不错。

据说,刘希夷当时写完这首《带白头翁》,自己觉得写的还不错,就拿给自己的舅舅宋之问来品鉴。宋之问看了这首诗,也觉得非常不错,特别是里面关于“年岁”的那一句,堪称点睛之句,宋之问当时想,这一句写的这么好,况且这首诗只有我跟刘希夷知道,我如果花钱买了说是我自己写的也不会有人知道的。于是,宋之问就跟刘希夷说,想花钱买这一句;自己的原创作品刘希夷当然不想卖啊,于是就拒绝了他。宋之问又说,那我花大价钱!刘希夷还是不同意。

这个时候,宋之问觉得自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但是他为什么就是不肯呢?他很生气,就让自己家里的仆人用土袋把刘希夷压着,谁知道竟然被活活压死,刘希夷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英年早逝,可以说是非常可惜,更何况还是死在自己舅舅的手里。宋之问虽然多才,但是在诗歌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也没有十分出色的作品;在为人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值得深交的朋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首诗里藏着一桩凶杀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古诗估计大家都听过,甚至上学时还背诵过。多么美好的诗啊,它精妙地表现出物是人非的情景,表述了青春易逝,韶华易老的现实,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可谓千古名句。可是,你知道吗?这首诗的背后却掩藏着一桩凶杀案。

这首诗名为《代悲白头翁》,收录在《全唐诗》中,但是却有两个作者,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基本相同,只有两个字不同。一个版本中是“洛阳女儿惜颜色”,另一个版本是“幽闺女儿惜颜色”,其他完全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查询一下《全唐诗》,发现这首诗的作者两个人分别是刘希夷和宋之问。

刘希夷,唐朝诗人,出生在公元651年左右,卒于公元680年左右,年未满30 岁。他是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其人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

宋之问,初唐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公元656年,比刘希夷小五岁,虽说年龄小,从辈分上却是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诗文出众,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共称为仙宗十友。

两个人既是亲戚,又是文友,难免会经常在一起舞文弄墨,交流各自作品。有一天,宋之问看到了刘希夷的那首名作《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的那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感觉无比精妙,不由赞不绝口。问了刘希夷尚未对外公之于众,于是便恳求刘希夷将这首诗让给自己,这倒有点类似现在的版权转让。

刘希夷迈不过亲戚情面这一关,加上宋之问是长辈,便答应了。可是不久之后,刘希夷越想越心疼,就像反悔,把这首诗要回来。这样一来,宋之问可就丢大脸了,不由恼羞成怒,便命令家奴用装土的袋子,将外甥刘希夷活活压死,一代诗人就此含恨离世。这件事也被称作“因诗杀人”。

你想不到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么美好的一首诗里,竟然藏着这样一桩凶杀案。真是令人叹息啊!

七首描写春节的古诗词: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赏析:在去年过元宵的时候啊,那花市上的花灯通明照亮如同白天。待到月亮慢慢升到树梢的枝头的时候,那可是与佳人相伴在黄昏美好的景象的时候啊。哎,今年的元宵之夜,花市上依旧是灯火通明。可是啊,却已看不到去年的佳人的样子了,我把相思之泪水渗透了去年穿的衣裳那。

《玉楼春·元日》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赏析:莲花漏水计时,已经漏完了,这一年也到了尽头。在水井里,我有珍藏多年的冻酒,一阵晓风吹来的寒意,那河边的柳树苗条的枝条,在风中摇曳正在告诉我新春的气息。有佳人劝酒,可是我啊,却被这新春带来的景象,好像看到了久别重逢的故友,在我心中盘旋,不知什么。我喝得很醉,却很少有人知道我这醉的意义,看来啊,只有那故都的友人才知晓我了。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赏析:我已把所有的事情都已落空,心里回家团圆的渴望,时时牵动我的喜悦和忧愁,转眼之间,也就落空了。我一整夜都在对万里之外的家乡思念着。可是啊,让我最难受的是随着我的惆怅和哀怨伴随一阵阵报晓的鸡鸣声,我啊,又将要用我这憔悴的面孔来,迎接新春的到来。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

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

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

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

欢笑白云窝。

赏析:天地间风霜都已落尽了,天上和地上都是和气的景象。经过了过去的一年又迎来了新春的年月,新春发气息覆盖所有的山川江河。梅花柳树芳菲开放,花容灿烂,都久违了。松树的样子老态龙钟的多变啊。我和着酒,独自醉成欢,在白云窝里,躺着欢笑。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愁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寒冷之夜,我在旅店里,一盏灯,照着,独自也不成眠,究竟是什么事,在扰乱我的心,让我如此凄凉呢?原来是我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啊,愁白了两边的鬓发,等待第二天起来,又是新的一年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赏析:我旅行在青山之外,也在碧绿清水的江水边乘舟。看啊,潮水涨起来了,两岸之间的水面变得宽阔了,我乘舟行驶得顺风顺水,风儿把船帆高高挂在空中。夜晚没有褪尽,东方已经冉冉升起了太阳,可是还在去年的时候啊,那江南的已经有春天的气息了。我寄给远方的家信什么时候才能送到家啊?我只希望往北飞的大雁给带过去啊。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随着一阵阵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暖和的春风吹来了新年景象,人们开心欢乐地畅饮着新酝酿的酒。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的照耀,大家都在把旧符换成了新的桃符了。

相关文章
2018最好看单人拍照方法
2018最好看单人拍照方法

实际上,在我们使用摄影装备进行拍摄的时候,装备的配....

不忘初心心得体会300字 做
不忘初心心得体会300字 做

做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不忘初心是对每一个人最起码....

那个学渣要上天 直上青云
那个学渣要上天 直上青云

社会上屌丝逆袭的例子有很多,实际上学渣能颠覆你传统....

粉象生活app邀请一人多少
粉象生活app邀请一人多少

继淘宝天猫京东之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 电子商务平台....

欧式装修风格样板房图片
欧式装修风格样板房图片

中式装修风格比较典雅,而欧式装修风格比较浪漫,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