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明朝那些事,在这部有声中,可以让我们幽默诙谐的氛围中去了解明朝发生的事。今天小编分享一下明朝那些事儿有声王更新 虽然有戏剧性的写法,但是基本上还是以史料为基础,作者独具匠心写作而成的。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王更新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王更新,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广播王更新  第1张

《明朝那些事儿》六大硬伤,看看当年明月,是如何解释的?

《明朝那些事儿》全书有紧有松有张有弛有详有略,一些讲述的非常详尽,比如万历时期的援朝,这是书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一个章节。当然,嘉靖,万历朝的“党争”也是非常精彩。

一、突出了个人英雄

《明朝那些事儿》由于聚焦在大臣,必然弱化了皇权。此类作品都不可避免的突出了个人英雄,而削弱了皇权在的主导地位。再弱的帝国,再厉害的臣僚,也脱不过皇权的限制。《明朝那些事儿》过多描写了个人的力量。

二、当年明月主观性太强

当年明月某些观点不对,却加入了进来。《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内阁是个权力无比巨大的机构,甚至可以抗拒皇权,可以和资产阶级议会相媲美。但据《中国秘书史》的结论,明内阁其实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本身没有任何实权。所拥有的权力都是来自皇帝。就像现在很多大官的秘书,巴结的人会很多。而这些秘书都是依附于大官的,权力也是来自于大官。

三、对元、清二朝有过多黑化。

由于这两个王朝都是少数,所以作者贴上了“野蛮”“民心不稳”等标签。事实上这两个王朝在建立之初都采取了一些稳定民心的措施,加速了自身的化,缓和了矛盾。

四、故意忽视重点

“勿使朕背负杀叔之名”,当年明月说, 那是仁慈,如果简单理解成《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说法,其实有讲不通的地方,比如铁铉为什么敢对朱棣下?有人认为那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你们私底下杀了朱棣便好,不要交到我这里来让我难堪不好处理。当年明月再次忽视了这个问题。

五、对朱祁镇错误评价

对于导游朱祁镇的评价,实在是太瞎了。英宗一个一仗送了大明百年基业,再因为私欲杀害一代贤臣于少保的人,怎么能算好人?他把朱祁镇塑造的这么可怜,把锅都丢给王振。

五、为明武宗翻案

明月翻过的案里面比较大的一个要算武宗朱厚照。虽然他还未把朱厚照从一个荒游无度的帝王翻成明君,但话里话外都透他认为之前的史书严重冤枉了朱厚照。在明月的笔下,武宗被描绘得非常率性洒脱,不愿被条条框框所拘束,敢作敢为,甚至是一个军事天才。

六、过度美化东林党

东林党的评价也太美化了,东林党是道德君子,但东林党也是帝国覆灭的直接责任人。东林党对的治理,很大一部分的建议都是错误的!毕竟,东林党大部分人,都沽名钓誉,并无治理的才能。

有一次当年明月做客一档电视节目,请了樊老先生去。人问话很犀利,他问当年明月,你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究竟是文学,还是历史?当年明半晌,说,文学吧,还是文学。因此,对于《明朝那些事》中的硬伤,当年明月把它归咎于,也就无可厚非了!

因此,《明朝那些事儿》更主要的是让大家对明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想深入研究就去看正儿八经的史书。既然它不是一本史书,就没必要这么较真儿,即便它算是史书,其中有作者的一点点好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为什么没有人把《明朝那些事儿》搬上荧幕?你们怎么看呢?

这种程度的书,是有人联系过当年明月,试图把故事搬上屏幕的。也有改变成话剧的部分,然而不是全部,因为这不现实。

整体上,直接拍摄这么个鸿篇巨制,风险是很难估算的。毕竟《明朝那些事儿》你看着好看,但通过屏幕表现出来,就是另外事。这里说到“”和“剧本”的差异,其实要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拿来说,预备把一部很红很火的变成剧本,你就不得不大量动情节和改节奏。有时候前因后果一笔带过,电视剧怎么拍?又有时候中间的三万字就说了一个事儿,言语美如画,但你又不得不提炼。

一般,公司也是找“强情节”的,风险评估的时候,这种很吃香。所谓的“强情节”,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发生了足够多的事情,不然就太水了。

《明朝那些事儿》合强情节,甚至可以说是具备超强情节的。可正是由于其情节太多,线路太多,会导致另外一种局面,即这部剧不会有特定的主人公,频繁改视角的剧也不是没有,譬如《重庆森林》,或者是最近几年拍的那部《将爱情进行到底》。

同时,《明朝那些事儿》写的是大历史,必然要拍成恢弘巨制。编成剧本,就要将有的情节压缩,有的情节拉长,用以表达冲突。书里的人物内心,你拍剧就不能直接跳过去,你能明白,观众不明白,为啥这么做,需要用情节表现,这又得设计场景和故事,而干巴巴地通过对话表现是最蠢的。

而且,一般历史类的电视剧,想要做好,最好是抓住一个主要进行描述,这就又回到了从历史中摘取一段来重点拍摄,而非整套改编的老路了。譬如《大明王朝1566》和《大清盐商》,两者都很有重点。

但,拍明朝的历史,为啥不直接照着《明史》的白话文直接择情节呢?你花那么多钱买《明朝那些事儿》的改编权,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这部书十分火热,粉丝众多。只要粉丝足够多,就有人看,那么拍摄也不是没可能。但如果要拍,就只能先拍洪武大帝篇,甚至只拍前几节投石问路。好就继续拉投资,拍得不好,后面的你再想拍,给人跪下人家也不会投的。第一本就是七十年的历史,要做到繁简有序,是很难的。如果有人去做,就要找个老辣的编剧才能控制到“真实历史”和“好看”并重的程度。演员一拨一拨死,一拨一拨换,各种厮杀、征战、宏大的场景到底能不能展现,打一次仗就要耗资多少,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所以为啥不拍动画呢?

凡是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就会对他们意的历史不屑一顾。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想法,如果能有中国导演把这本书搬上荧幕该多好呀!那本书只要看过的人,都会十分深刻透彻的能看懂这段历史。我心中是多么渴望中国的导演能把这段战争的历史拍出来,让世人知道这段真实的历史。  又比如朱棣也可以拍个大帝的历史正剧,看他打仗太提神了,只要是打仗,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谁敢欺负大明,就一次带50万亲征,搞了几次大规模的亲征,每次都是亲自第一个冲进战场杀敌,而且首创的战法和火器当时都是在世界领先的,势必把来犯之敌打趴,打到服气为止。天威不可犯。如果是明朝继续下去,当时明朝综合国力在是最强的,中国就不会有晚清那段耻辱的落后挨打历史。可是打开电视,满屏的清朝辫子戏看的人想吐,只要是美化辫子戏,一概不看。那段屈辱的落后历史正式这些异族人带来的。  又比如一代名相张居正,很多牛人,还有大明第一牛人王守信,我们在学哲学时,老师都会讲到这个王阳明,更是光耀千古,享誉世界的的伟大思想家军事家,能与孔孟并称人。  太多太多精彩历史人物和历史,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界挖掘不尽的无穷宝,可惜我没看到一个大导演能重视这本书的价值,成天在那些无聊的烂剧里扎堆,没有真正有良心的人在做这些事。  中国的介成天都拍些什么乱七八遭的玄幻神剧,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扬我国威的精彩历史,向世界展现出来。《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将流芳千古的好书。这里面的精彩绝伦战争场面很多,精彩优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很多,能够提供无数剧的剧本题材支持,现在的导演都是的,这么良心的好书看不到呀?这些扬我国威的好书看不到,成天在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青春,玄幻剧和翻拍无数次的武侠里不能自拔。真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像胡玫这样有良心的好导演都哪去了  这本书的粉丝无数,相信如果根据这本书来制作精良的片子都会像吹灯一样,票房一点问题都没有,比如我儿子才9岁,就因为看过吹灯的原作,一定要去看,同理,他也十分喜爱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每天有空就看,重复不下十遍,那么根据这个拍的片子,他是一定会去贡献票房的,他和我一样非常渴望在大屏幕上看到热血沸腾高昂的战争大场面,好书好片子可以使任何年龄的中国人走进,这个票房是有十足保证的。当然我更希望排成电视剧,太短不过瘾。可以选择战争大场面的拍定影,其他的可以节选来拍人物传记或者历史大来拍电视剧。当然如果把全书排成像乡土剧那么长的几百集,(比如意难忘有500多集,虽然我不看剧。) 但是这本书如果拍几百集,哪怕一千集,我都会看下去的。  请中国的良心导演真实还原这些真实的历史!作为界的从业人员,如果你真正爱国,希望你们能拍些对得起中国观众的良心佳作!那么大众会在收视率上给与无条件的支持!

拍了,并没多少人知道,这就更提醒人们要慎重了。

总之,《明朝那些事儿》改编成电视剧,是有人试图这么做的。你能想到的,精明的商人早就想到了,下手比我们想象的还早。但那么久都没动静,就是目前还不太适合去做。等时机到了,会有人做的。

明朝那些事儿:有趣的正史带来启发

出版商亲自算给我听,由于我坚持把未出版部分免费发表,因此每年带来的版税损失,可以达到七位数,这还不包括,以及各种未经许可的文本。

我依然坚持,因为我相信,这是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有看与不看的自由,也有买和不买的自由,任何人都不应该被。

当作者被问到:“你希望多少年以后,人们怎么提到你,历史研究者,畅销书作者,还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当年明月的回答是:

别提我吧,别提我就行。真的别提我,我不想名留青史,也不想永远的这么大红大紫。我记得最初的时候,2006年的时候,《新闻周刊》采访我时,我就跟他说,我说我不会一直红下去,我也不想一直红下去。在历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过眼云烟,我一直庆幸自己到目前,还能够比较看清自己,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大牌人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没事写点东西的人。

2009年后,当年明月再无新作,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2014年,有网友发现河北隆化县网站中有“副县长石悦”字样。后来有记者了解到,当年明月是去挂职的,有一段时间,不是2014年才去,当年明月仍然低调地婉拒采访。隆化县办公室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县大院公示里有他的照片,我们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他人挺好的,挺阳光,特别像一个大男孩,没有架子。他刚来的时候,我们内部知道他是作家当年明月的,都找他签名,他都给签了。但他本人特别低调。” 2023年1月4日,隆化县网站显示当年明月辞去了副县长职务,他应该结束挂职回京了。

从这些表现看,当年明月是一位极其谦虚低调的人。

当年明月的新浪博客在2012年五月后便不再更新,他在2012年1月1日写的对于2011年的总结里说:

这一年很忙,新书写作方面,前后写了三稿,感觉可以改进的地方太多,所以还在改,很多人说我是压力大,毕竟上一本书太成功,太多人看,名气太大,被压住了,实话吧,我没什么压力,超越之前的那本书,想想就好。

现在已经是2023年了,整整6年过去,新书至今未出,这不经使人感概:当年明月今何在?

近来空暇时间重新翻看了他的《明朝那些事儿》,年岁不同,体会亦不同,并且对为什么是当年明月写出《明朝那些事儿》感兴趣。当年明月生于1979年,21岁大学毕业,以260:1的报录比考入顺德海关。27岁开始在网上连载《明朝那些事儿》。他说“二十多岁写,写完还是二十多岁。”

《明朝那些事儿》中传达了一些比较老道的道理,犹如与一位长者对话。当年明月自己也说“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六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说我不知道。”

但我挺想知道的,我不认识当年明月,只能从一些资料中推敲出一些比较合理的原因。

从网上资料透露来看,当年明月出生在宜昌一个普通家庭。这应该对他日后描绘在书中描绘等有帮助。在他四五岁的时候,给他买《上下五千年》。他说他爸妈都比较忙,所以他就在家里看书。小小年纪能看得下书,算作与书本比较有缘分。他上初中的时候,他自己说是出于虚荣心,他开始看二十四史。但二十四史是文言文,所以他花了一番功夫啃《古文观止》。他在一个采访中说:“一定要先看《古文观止》,所以我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他读完二十四史差不多花了七年时间,大致落在他的中学时代。

高考后,他没有报历史专业,因为不好就业,他和他商量后,报了专业。上了大学后,当年明月开始读明史,他在央视采访中也讲了自己一些大学生活。

记者:那你当时到了大学之后,开始读哪段历史了?

石悦:我开始读明史入清。

记者:为什么一下子对明史感兴趣了?

石悦:它史料最多。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所以我一直在想,包括我看其他历史也很多,那我也可以写其他历史,都无所谓,但是我告诉你,其实我看什么书,告诉你,是延续了一个准则,就是前进。我想想,是这样一个场景,经常,上自习11点多,我自己在教室自习,自习完了自己出去。那个时候没有人了,教室没有人了,路上都没有人了,我记得是秋天,晚上很冷,我就走在路上,往宿舍走,只能听到我自己的脚步声。哪怕是出去玩的人,都回来了,只有我自己的脚步声,那个时候,我感到一种无喜悦。

记者:喜悦?

石悦:我感到我在不断地向前进,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对吧,然后是利益,就是钱,超越钱的,是名望,权力,但是在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还有一样东西,叫智慧。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应该有这样一个觉悟,就是你终究是要死的,这就是一个人他很悲剧的,他无论多厉害,无论多牛,无论多么嚣张,他都要死的,他都有终结那一天。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呢,不断地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喜悦,狂喜。每当我看到在街上晃的,大学里你知道,大学基本上叫自学,其实没有什么人学习,我不敢全部说,很多人不学习,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偷着经常出去玩,我大学那几年,在外面吃饭,能数得出来次数,很多时候我也不怎么吃饭,很多人说我是像神一样,找不到我这个人。其实我在教室上自习,或者看书,但我真不觉得,每次他们说,老好玩,老好玩,我真不觉得,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我不觉得孤独。

记者:因为你有书?

石悦: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

石悦:智慧,告诉你是一种无比强大的感觉,强大到你不会再畏惧任何人,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开名车,住好房子,经常夸耀这些,为什么,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不弱小,但这是虚的,因为他很容易戳破的,怎么样强大,只有智慧和知识的内在强大,让你自己懂得很多,对这个世界你有充分的了解,你就不会有委屈了。

品读历史,方知时间之长;仰望星空,方知空间之广。历史有时候确实带给人一种沧桑感,在延绵的历史长河面前,百年不过一瞬,整个人类史也不过一帧。从当年明月的采访来看,他的大学过的不是传统意义大学生活标配的“精彩”,而是咀嚼历史,顿悟智慧后别有一番的“精彩”。读史使人明智,还未走出校园的他,汲取书本智慧后,已经开始有些老成的智慧。

大学毕业后,当年明月考取了广东顺德海关。朝九晚五,有比较多的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当年明月也不太和同事出去玩,在家里看看书。他说:“大家觉得(我)不出来玩,我觉得我的世界也很简单,我就觉得吗出来玩呢,我觉得看看书挺好的,我又不给人惹麻烦。”这样到了2006年的3月10日,当年明月开始在网上连载他的《明朝那些事儿》。也就是在他写《明朝那些事儿》前,当年明月又多了六年时间的积淀。这种积淀不亚于读取博士学位。读博士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压力,而当年明月这六年工作稳定,研究历史只是他的爱好,这种心态是放松的。在放松的心态下,大智往往更能迸发出来。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熟知,《明朝那些事儿》大火,在上掀起了一股明朝热。

当年明月在连载的帖子的前言里说:“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主要是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偶尔也写点经济。”可见,当年明月除了历史,对心理和经济也有研究,再加上他本科是专业,这些背景都有助于他形成独特的文风,下面分析下《明朝那些事儿》的文风。

【心灵写史】

当年明月也研究过心理学,他从心理方面分析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不再是干巴巴的一份简历,而是有血有肉,有心理活动。虽然这种心理活动一般正史不会记载,更多的是当年明月的揣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变的是朝代和人物,不变的是人性。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揣测心理,只要合人性,便是合理。以七本版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二本第十章《最后的秘密》为例,该章节的上半部分讲述的明成祖朱棣的靖难第一谋臣姚广孝病逝前夕,朱棣与他见最后一面的事。该章首先交代姚广孝帮助朱棣成功后,衣锦还乡的事。

二年(1404)八月,姚广孝回到了家乡长州,此时他已经是朝廷的重臣,并被封为太子少师,与之前落魄之时大不相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父母已经去世,他最亲的亲人就是他的姐姐,他兴冲冲地赶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分享自己的荣耀,但他的姐姐却对他闭而不见(姊不纳),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见青年时候的好友王宾,可是王宾也不愿意见他(宾亦不见),只是让人带了两句话给他,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表达了王宾对他的情感: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继而,当年明月分析姚广孝的心理活动。

“姚广孝终于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原先虽然穷困,但毕竟还有亲人和朋友,现在大权在握,官袍加身,身边的人却纷纷离他而去。

耳闻目睹,都带给姚广孝极大的,从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外,其余的时间都躲在里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为。

该章继续讲述,在姚广孝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什么要求,只求朱棣放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据说当时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虽是传闻,但此人与朱允炆关系密切,他确实很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溥洽也就被朱棣关进了大牢,他应该至始至终都没说建文帝的下落,也就始终被关着,如无例外,也就一辈子在牢里了,或者有可能随时被朱棣杀掉。

朱棣思考后,答应了。

当年明月继续从心理角度分析姚广孝。

姚广孝释然了,他曾亲眼看见在自己的阴谋策划之下,无数人死于非命,从方孝孺到黄子澄,凌迟、这些无比残忍的罪行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劝阻过,却无能为力。虽然这些人并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确实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虽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灭人性的恶。残酷的斗争和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很多人因为他而死去,他却背负着罪恶活了下来。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提出了这个要求。

不是为了救赎溥洽,而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灵。

精神上得到的姚广孝最终也得到了的,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庆寿,年八十四。

这位年间最伟大的阴谋家终于含笑离开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他的前半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抱负,后半生却背负着罪恶感孤独地生活着。

无论如何,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已结束。

在同样第二本的第十六章《决断!》讲述太监王振明英宗亲征抵御瓦刺后全军覆没,皇帝被俘后,朝廷里发生的事情。此时大臣正准备对太监王振的手下秋后算账。当年明月写道:

当然了,在士大夫们的心中,还有一个痛恨王振的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不太方便说出来。

既然士大夫们不愿意说,我就替他们说吧,这个心中暗的理由,就是出身。

士大夫们发奋读书,寒窗十年,经过几十场考试,三场大考(有的只有两场),淘汰无数的才子同仁,才换来了头上乌纱和手中权印,而且考上了也不代表你就前途似锦,运气好的,可以混个翰林,运气不好的连御史也干不了,只能派到下面干个七八品小官,熬资历几十年下来,最后混个从三品退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实在不容易啊。

可是王振这个死太监,学问有限(不成器的学官),能力不足(土木堡就是明证)、身体(职业限制)、道德败坏(受贿),却能够一下子独掌大权,天下!

死太监,你凭什么!

客观地看,士大夫们的愤怒是有道理的,他们日夜操劳,处理政务,且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却要听从这个司礼监的命令,看着他胡作非为,也确实让人难以忍受。

而这个愚蠢的司礼监不但祸害朝政,现在还害得国将不国,惊涛四起,几十万士兵和文武因他而死,事情已经到了的地步。

在讲到海瑞的童年时,当年明月分析道:

这就是海瑞的童年生活,每天不是学堂,就是,周围的小朋友们也不找他玩,当然海瑞同学也不在乎,他的唯一志向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很多史料都对海瑞的这段经历津津乐道,不是夸他刻苦用功,就是表扬教子有方。而在我看来,这全是扯淡,一挺好的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孤僻,没人和他玩,天天只读那些上千年前的老古董,加上脑袋也不太好使,于是在学业进步的同时,海瑞的性格开始滑向一个危险的极端——偏激,从此以后,在他的世界里,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黑,就是白,没有第三种选择。

再举一个例子,在七本版的第六本第十四章《毁灭之路》中,当年明月是这样介绍魏忠贤的出场的。

多年前,我曾研习过学,并从中发现了这样一条原理:(俗称混混),是从来不会自卑的。

虽然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败类、计划生育的败笔,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能成为一个混混,是极其光荣且值得骄傲的。

因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混,对于这些人而言,打架、斗殴、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抢小孩的糖和完成一座建筑工程,都是人生意义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区别。

做了一件坏事,却绝不会后悔愧疚,并为之感到无比光辉与自豪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坏人,一个纯粹的坏人,一个坏得掉渣的坏人。

魏忠贤,就是这样一个坏人。

当年明月从心理方面分析各个历史人物,人物极为立体,不再是非黑即白,而是度,就像现实中的人物。

【文风幽默】

当年明月幽默的文风贯穿整一部作品中,使得的历史就像拉家常那样。段子时不时蹦出来,随处可见,让人忍俊不禁,又合情合理,引人思考。在谈到四处征伐,大肆时说到:

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却是用最残酷的方式——!

【推理精彩】

当年明月在看待历史时不浮于表面,而是进一步推理分析,挖掘出中潜的内容。

七本版的第五本的第二章《奇怪的人》讲到胡宗宪时任直浙总督,而他的儿子胡公子喜欢游手好闲、到处旅游。当年明月叙述到:

话说胡公子有一个习惯——旅游,当然他旅游自己不用花钱,反正的是总督,一路走过来就一路吃,一路拿,顺便挣点零花钱,这还不算,他还喜欢反复游览同一景区,走回头路,拿回头钱。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知府知县盼着他去,毕竟是总督的儿子,能美言两句也是好的,反正招待费不用自己出,何乐而不为。

但是海瑞不愿意,在他看来,的钱也是钱,绝对不能乱花,对此很不感冒。可是不感冒也好,不愿意也罢,该来的还是要来。

在一次游览途中,胡公子恰好经过淳安,便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当地招待所,等着县太爷来请安,事情就此开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海瑞的耳朵里,尽管下属反复强调这是胡宗宪的儿子,海瑞的回答却只有一句:

“胡宗宪的儿子,又不是胡宗宪,管他做甚?”

招待所的接到指示,就按打发一般客人的标准请胡公子用饭,海瑞先生自己吃糙米饭,喝咸菜汤,他招待客人的水平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于是很快第二个消息传来,胡公子大发脾气,把厨子连同招待所吊起来狠打了一顿。

大家都急了,正想着如何收这个场,让总督的儿子消消气,海瑞却把桌子一拍,大喊一声:

“还反了他了,马上派人过去,把他也吊起来打!”

这个天才的创意超出了所有人的思维范畴,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包括的衙役在内。看见没人动,海瑞又拍了一次桌子,加了一把油:

“去打就是了,有什么事情我负责!”

本来就不待见你,竟然还敢逞威风,打不死你个兔崽子!

好,这可是你说的,反正有人背黑锅,不打白不打,于是众人赶过去一阵火拼,虽说胡公边有几个地痞,到底打不过衙门里的职业,被海扁了一顿,这还不算,海县令做完了还要干,连这位胡公边带着的几千两银子也充了公。

人打完了,瘾过足了,鼻青脸肿的胡公子被送走了,海大差不多该完蛋了。这就是当时众人对时局的一致看法。打了人家的儿子,抢了人家的钱,还不收拾你,那就真是没有天理了。

海瑞却不这么看,他告诉惊慌失措的下属们,无须害怕,这件事情他能搞定。

怎么搞定?去磕头请安送钱人家都未必理你!

不用,不用,既不用送钱,也不用赔礼,只需要一封信而已。

事实确实如此,万事如意,一封信足矣。

奇迹啊,现将此信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胡大人,我记得你以前出外巡视的时候曾经说过,各州县都要节约,过路不准铺张浪费,但今天我县接待一个过往人员的时候,他认为招待过于简单,竟然打了服务员,还敢自称是您的儿子,我一直听说您对儿女的教育很严格,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这个人一定是假冒的,败坏您的名声,如此恶劣,令人发指,为示惩戒,他的全部财产已被我没收,充入国库,并把此人送到你那里去,让你发落。

胡宗宪看到之后哭笑不得,此事就此不了了之,海瑞依然当他的县令,胡宗宪依然抗他的倭,倒是那位胡公子,据说回去后又挨了老爹一顿臭骂,从此旅游兴致大减。

叙述完这一件事后,当年明月推理分析道: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海瑞先生虽然吃糙米饭,穿破衣烂衫,处事坚决不留余地,却并不是个笨人,蠢人做不了清官,只能当蠢官。

而隐得更深的一点是:胡宗宪是一个品格比较高尚的人,虽说海瑞动了脑筋,做了篇文章,但胡宗宪要收拾他,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总督要整知县,随便找个由头就行了,儿子被打了,脸也丢了,督却没有秋后算账。所以他虽然不是个好,却实在是个好总督。

当年明月的分析着实精彩,海瑞和胡宗宪的形象更丰满了起来。

【讨论制度】

当年明月在书中也讨论了王朝更替周期律、废除丞相制度等。比如关于明朝丞相制度,他的看法大致与钱穆在《中国历代得失》中提到的观点相同,不过当年明月采用更为浅显的语言展现给读者。有关废除丞相制度的讨论详见七本版的第一本的第十七章。

【阐述哲理】

当年明月在书中通过史实,讲出了不少令人受用的道理。比如,某些的执行,某些改良、制度的推行,的燎原,都应当广泛团结更多的。没做到这点失败的如戊戌变法改良派势单力薄,却不积极拉拢李鸿章等中间派别,使得改良最终被扑灭。做到的成功如新中国第一代人在建国除了团结工农阶级,也广泛拉拢、小资产阶级等,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书中,当年明月是这样阐述这个道理的。嘉靖期间的名臣徐阶在福建延平府做推官时遇到了一个麻烦。

事情是这样的,延平一带虽然穷,却还有个天然优势——产矿。这矿出产的东西也比较特别——银。

当年那个时候,银矿的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印钞厂,只要能挖出来,就能用出去,还不用担货膨胀问题。

延平是个民风骠悍的地方,所谓民风骠悍,通俗点讲就是不读书、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吃白不吃。

于是各地未经生产门批准的小银窑纷纷开张,四处刨坑挖洞,还勾结地方黑,称霸一方,鱼肉百姓。

刚刚断完冤案的徐阶意气风发,他准备再显身手,彻底解决这帮为害百姓的。但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虽然三令五申,反复清查,情况却丝毫没有好转。们依然喝茶聊天,恶霸们依然盗挖银两。

徐阶并不是个天真的人,他十分清楚,们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态度,是因为在那些掘的银子中,必定有属于他们的一份。

勾结,蛇鼠一窝,没有人肯执行他的命令。这一次,徐阶真的无计可施了,文件可以自己看,案件也可以自己审,但是要他手提钢刀、深入虎穴剿匪,这玩笑就开得太大了。

最初,在徐阶看来,这只是一件他必须解决的案件,但他没有想到,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将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事情却毫无进展,在逐日的等待中,徐阶开始疑惑了。即使在被张璁恶整,皇帝训斥的时候,徐阶也从未畏惧过,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是站得住脚的,但是现在他似乎有点心虚了。

二十多年以来,虽然饱经风雨,但徐阶始终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学到的四书五经,相信自己听到的贤之言,那些历史上的名臣名相和他们的不朽功绩一直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徐阶曾经坚定地认为,只要信守人的教诲,遵循礼仪廉耻,必可修身齐家,平天下。

可是现在出问题了,徐阶惊奇地发现,雷厉风行、刚正不阿,在现实中失去了作用,至少在现在这件事情上,一点作用也没有。

而他的属下们并没有相同的道德觉悟,也不打算培养类似的品德,他们并不理会徐阶的苦心,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等待着徐阶的离去,然后继续获取他们的利益。

徐阶想不通,他忿忿不平了,他出离愤怒了,这个世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它不是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太平盛世,更不是人心向善的桃花源,这是一个丑陋的世界,所有的人最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失。

所谓舍身取义,所谓心怀天下,在他那些贪婪的下属心中,统统归结为两个字——。

绝望的情绪弥漫在徐阶的心中,他突然发现,自己二十多年所的人之道、处事原则原来竟然毫无用处,连福建延平府的几个奸吏恶霸都解决不了,治理天下、青史留名?真是笑话!

徐阶终于遇到了他人生中的最大危机——的危机,多年所学已然无用,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相信?可以坚持!

然而他最终没有放弃,因为他还有第二个选择——良知之学,知行合一。

我的一位哲学系毕业的曾经这样对我说:大学里不应该开设哲学本科专业,因为学生不懂。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为高深的智慧,哲学是无数天才一生思考、生活的结晶,他们吃过许多亏,受过许多苦,才最终将其浓缩为书本上的短短数言。

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却被撞得头破血流。

徐阶大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不懂,虽然他了解心学的所有内容,却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做。至于六年前聂豹告诉他的那四个字,则更是不得要领。

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

徐阶反复思考着这四个字,却始终摸不着头脑,聂豹说话时那郑重肃穆的表情依然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肯定这位先生不是在拿他开涮。

但问题是他怎么都看不出这四个字有什么作用,难道像样

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们就会老实办事?所谓良知之学,所谓光明之学,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又有何用处?

于茫茫黑暗之中,光明何处去寻?

百思不得其解的徐阶沉默了,在们的冷眼旁观和冷嘲热讽中,他开始了漫长的思考。

在痛苦的思索中,他终于发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套传统道德体系或许是对的,却并无用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

只要找到这样东西,就能解决所有的难题。于是徐阶决定,否定自己所有的过往,把一切推倒重来,去找到那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这玩意除了让人昏昏欲睡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在剥除这个丑界的所有伪装之后,徐阶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利益。

胸怀天下、的绝对道德确实是存在的,可惜的是这玩意太高级,付出的代价太高,从古自今,除了个别先进分子外,大多数人都不愿消费。

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于是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丢弃了他曾几十年的文字和理念,面对那些肆无忌惮的矿霸,作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

不久之后,徐阶的随从们惊奇地发现,几乎在一夜之间,那些霸占银矿的地方黑突然退隐,老老实实地回了家。

在纳闷和兴奋的情绪交织中,他们向徐阶通报了这个,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徐阶并没有丝毫的惊讶和喜悦,似乎这早在他预料之中。

而事实确实如此。

几天前,徐阶带领着几个亲信,来到了银矿的所在地,他没有去那里的官衙,而是找到了另一群人——当地的里长。

当然,这些所谓的里长并不是什么善类,盗矿的好处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就在他们不知这位大人来意、惶恐不安的时候,徐阶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

于是一切都解决了,这些以往雷打不动的人突然焕发了生机,他们立刻动员起来,发动各村各户,连夜把参与盗矿的人抓了起来,刻不容缓。

在徐阶的影响下,各地各村纷纷效仿,兴起了打击矿盗的,对这种特殊的群众运动,当地个个目瞪口呆,束手无策。矿盗干不下去,只好走人,危害当地十余年的就此解除。

徐阶终于成功了,他没有死守所谓的绝对道德,用利益了利益。但当他将所有内情坦诚相告的时候,一位随从却十分不以为然,愤然而起,指责徐阶的处理方式是耍滑头,搞妥协。

“是的,这是妥协,”徐阶平静地回答道,“但我赢了。”

经历了艰辛的历练,徐阶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也彻底领悟了心学的含义和聂豹留给他的那个秘诀。

“知行合一,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徐阶注视着当年他来时的方向,作出了这个自信的回答。

在《明朝那些事儿》结尾,在探讨每个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时,当年明月首先阐述了徐霞客的事迹,然后当年明月阐述道:

正如徐霞客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说完了。

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

我相信,很多人会问,你讲了什么?

用如此之多的篇幅,讲述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在终结的时候,

却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重复一遍,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已经讲完了。

所以后面的话,是讲给那些不明白的人,明白的人,就不用继续看了。

此前,我讲过很多东西,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但这件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你会明白,将来不明白,就再等将来,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也行。

而最后讲述的这件东西,它超越上述的一切,至少在我看来。

但这件东西,我想了很久,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是词句来表达,用最欠揍的话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我终究是不欠揍的,在遍阅群书,却无从开口之后,我终于从一本不起眼,且无甚价值的读物上,找到了这句适合的话。

这是一本台历,一本放在我面前,不知过了多久,却从未翻过,早已过期的台历。

我知道,是上天把这本台历放在了我的桌前,它看着几年来我每天的努力,始终的坚持,它静静地,耐心地等待着终结。

它等待着,在即将结束的那一天,我将翻开这本陪伴我始终,却始终未曾翻开的台历,在上面,有着最后的答案。

我翻开了它,在这本台历上,写着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说明白的名人名言。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贴合史实】

当年明月不是发明历史,创造历史,《明朝那些事儿》陈述的事情都有根据。他主要是根据《明史》和《明实录》。特别是《明实录》,简直“又臭又长”,《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全书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赦、以及、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字数1600多万。

再看看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给出的主要参考书目,不得不佩服当年明月深厚的积淀和严谨的治学。《明朝那些事儿》参考书目如下:

《明通鉴》,(清)夏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季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史》,(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

《明会要》,(清)龙文彬,中华书局,1956年;

《明季稗史初编》,(清)留云,上海书店,1988年;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年;

《清朝前纪》,孟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

《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史考证》,黄云眉,中华书局,1986年;

《清初农民史料辑录》,谢国桢,上海出版社,1986年;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明实录》

《明季党社考》,(日)小野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代生活史》,陈宝良,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玉光剑气集》,(清)张怡,中华书局;

《嘉靖以来首辅传》(明)王世贞;

《酌中志》,(明)刘若愚;

《愿学集》,(明)邹元标;

《赐闲堂集》,(明)申时行;

《戚继光评传》,范中义,大学出版社,2004年;

《明文海》,(明)黄宗羲;

《召对录》,(明)申时行;

《万历三大征考》,(明)茅瑞征;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

《万历野获编》,(明)沈得,中华书局,1959年;

《明会典》,(明)申时行,中华书局;

《国榷》,(明)谈迁,中华书局;

《明史简述》,吴晗,中华书局;

《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

《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著,上海出版社;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

《剑桥中国明代史》,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Struve);

《国史大纲》,钱穆,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得失》,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界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明清战争史略》,良,江苏教育出版社;

《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下郡国利病书》,明,顾炎武;

《万历起居注》;

《张太岳先生诗文集》; (明)张居正;

《中国经济通史》 第七卷,吴量恺主编,湖南出版社;

《崇祯长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二卷;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

《陈子龙及其时代》,朱东润;

《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祖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二十五史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明亡清兴六十年》,阎崇年,中华书局;

《袁崇焕传》,阎崇年,中华书局;

《杨大洪先生文集》,(明)杨涟;

《三垣笔记》,(明)李清;

《杨文弱先生集》,(明)杨嗣昌。

虚构文学无论情节编纂得如何合理,终究是虚构的。而历史,无论多么荒诞,终究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读史使人明智,相比恢弘的历史,个体是极其渺小的,认识到这种渺小,懂得感恩与谦卑,在谦卑中把渺小的自我读出真实的自我。“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