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六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慌

事实上,现实中许多的新生儿父母都是为人父母,有许多的事情不知道,尤其是牵扯到的健康问题,更是不知所措。当然了,有经验的都知道,有时候有些情况都是正常的,我们根本不用去担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新生儿六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慌,来一起了解下吧。

新生儿六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慌

新生儿六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慌

1 、小的稀便

吃母乳的月娃娃,经常是金的稀糊状,天天排便次数多少不等,大多1~4次,也有的7~8次,甚至更多一些。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得好,体重增长正常,和平时比较没有太大的区别,就不能把这种稀便当成腹泻处理。宝宝排稀便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母乳完全合宝宝的生长需要,非凡轻易消化和吸收,所以就呈现为均匀的稀糊状。有的妈妈认为宝宝是因为吃母乳导致拉稀的,硬要添加一些奶粉。这样做宝宝的次数倒是减少了,可是却轻易造成消化,甚至发生便秘。乳汁是最好的食品,4~6个月的小宝宝最好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假如母乳实在不足,再添加些奶。

2、呼吸忽快忽慢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小宝宝喘气不太均匀,时快时慢的,偶然还会深深地吸一口气,妈妈为此担心不已。其实,这在新生儿中很正常。新生宝宝鼻咽部和气管狭小,肺泡适应性差,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而且,新生宝宝每次呼气与吸气量都很小,不能满足体内对氧气的需要,他的呼吸频率自然地就会加快,每分钟可达40~50次,以吸进更多的氧气。所以,小宝宝呼吸不规律、呼吸频率快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体重减轻,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一直泡在里(100%湿度),再加上宝宝进食还没上轨道,每天的大、呼吸及皮肤肉眼看不见的水分等,使体内水分丢失,造成体重在出生一周内减轻。减轻的重量最多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10%。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到了第10天,体重就会增加。若在10天后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则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受疾病影响。

4、.吐奶

未到3个月的宝宝,贲门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背部时,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后,家人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避免宝宝过度哭闹。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若是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5、头顶肿起

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水肿或血肿,一般在出生后 6~10 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在 10周后仍未消失,要及时就医。

6、长马牙

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颚中线附近,常会长些颗粒,表面光滑,数量从1到数十颗不等。这些颗粒在临床称上皮珠,俗称马牙,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在胚胎发育6周时,由口腔上皮细胞增质变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引起感染。

新生儿常见的12个生理现象,不是病,新手爸妈不必惊慌失措

1.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应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每一个妈妈,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内都应注意观察、区别宝宝皮肤发黄的现象。如果区别不明显,或7~10天(早产儿4周)后皮肤发黄现象仍未消失,应该请医生诊别。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如果不重时一般没什么问题。

2、“马牙”

大多数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因营养,“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

3.

新生儿出生后几天,不论男女,在处可能会出现,甚至还能乳汁一样的液体,一些地方有为新生的做法,认为不及时为挤,孩子长大了会形成内陷。

事实上,为新生不是预防内陷的方法,是否内陷与此毫无关系。而且的作法是十分危险的。

出生以后,因为母体还会在新生儿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所以新生儿的肿大,甚至还可以乳汁。出生后大约1~2周,新生儿体内的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并体外,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所以不需将乳汁挤出来。

如果给孩子,那倒可能引起发炎。 如果肿大、的同时伴有处皮肤发红、肿胀,触之孩子即哭闹,就应考虑,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至于将来会不会发生内陷,与发育情况、孕期是否做好了护理有关,而与新生儿期是否挤并没有直接关系.

4、脐带处湿

新生儿的脐带在生后是湿润的,4~5天时一般会自然干燥而脱落。如果脐带脱落后,其根部仍然湿润且常常渗出一些水时有可能为感染,应得到医生的处置。如果只是一次渗出少量的褐色液体时,只要消好清洁就可以了。

5、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是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一种。当触及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地抓住不放,如果让新生儿两只小手握紧一根棍棒,他甚至可以使整个身体悬挂片刻。在出生后第5周达到最强的程度,3~4个月时消失,以自主抓握取代。超过4个月还有就可能是变。在第一个月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由于握持反射,手心总是不透气,,容易生长细菌;加之爱吮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的手掌。

6、“胎记”、“胎痣”

新生儿除臀部、背部或腿部内侧皮肤上常有暗蓝色、形状大小各异的斑块,俗称“胎记”;有的新生儿眼皮、脸上或脑后还出现浅蓝色或淡红色的斑块,俗称“胎痣”。“胎记”、“胎痣”是局部血管扩张所形成的,与新生儿出生时受外界或与家族遗传有关。有的能够消失,有的可以终生存在,对身体健康无影响,不必急于作任何处理。但父母要注意观察,如果这种斑块继续扩大,那就不是“胎痣”,而有可能是血管瘤了,要到医院诊治。

7、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红斑又称新生儿、新生儿过敏性红斑、新生儿红斑,为新生儿常见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在出生后2周内,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短暂性皮肤病。

轻-中度新生儿红斑无需特殊治疗,注意皮肤清洁,重度新生儿红斑,可外用药物如:炉甘石、儿肤康等,合并有感染倾向,可外用莫匹罗星,本病有自限性,且无严重并发症,不需隔离。

8、新生儿溢奶

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新生儿溢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新生儿的胃处于水平位置,即胃的入口的贲门与胃出口的幽门几乎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不是像的胃呈斜立状。而且,新生儿胃的容量较小,贲门发育不充分,关闭不严,因此,易引起胃内奶汁倒流。喂奶以后换尿布、哭闹或多动时,特别容易溢奶。

还有一种情况,即用奶瓶喂奶时,乳汁未充盈,使空气大量,造成胃体过度膨胀,也会引起溢奶。

9、打嗝

对于而言,打嗝是常见的,新生儿尤其多见。为什么会打嗝呢?这得从膈肌的功能说起。

在人体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层分隔胸、腹腔的很薄的,称为膈肌。膈肌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产生吸气;膈肌时,胸腔缩小,引起呼气。尤其是新生儿由经发育不完善,控制膈肌运动的植物神经活动功能容易受到外因影响。遇到冷空气、进食太快等现象,膈肌容易突发收缩,迅速吸气,使声带收紧,声门突然关闭,从而发出“嗝”声。

随着的成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打嗝现象自然会减少。打嗝时,可给他(她)喂些温开水,或抱起轻拍背部,打嗝就会止住。喂奶时,避免空气,喂奶后竖抱轻拍其背部,让其胃内空气,可预防打嗝。

10、初生不通

初生不通又叫新生儿无尿。西医学认为,新生儿无尿很可能是由于先天性肾缺如或尿路畸形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肾脏泌尿较晚所致。在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无尿,99%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36小时内即有了初次排尿,但如果超过36小时还没有排尿的话,新生儿无尿可以适当的口服糖水或静脉注射5%葡萄汤液,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有尿,就可能是肾脏泌尿较晚,但是如果仍新生儿无尿的话,则就可能是肾缺如或尿路畸形了,新生儿无尿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通常,新生儿在生分娩程中排第1次,生后的第1天可能无尿,也有排尿4~5次的。以后随着食入量逐渐增加,一昼夜可达10余次。如果生后48小时无尿,则要考虑有无畸形,可先喂糖水并注意观察。无尿原因很多,与新生儿尿中有较多尿酸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有关,多喂水即可纠正。如果多喂水仍不见效,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11、假月经和“白带”

在母体影响下,在生后的几天,有可能象妇女白带一样的,少数还可能见到血性物。以后这种来自母体的中断后,一周之内即可消除这种现象,不必为此而惊奇、发愁。

12、肿胀

不管是还是,其在生后多有肿胀现象。这也是暂时性的,经过2~3天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不必惊慌。

新手爸妈提前做好备课,新生儿有这个“异常”不必惊慌

预产期到了,宝宝总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好不容易等到落地,在一阵清脆的啼哭声之后,迎来了安睡的宝宝。看他肿胀的眼睛,皱巴巴的皮肤,心里不由得微微带点遗憾,原来刚生出来的宝宝这么“丑”,真正浪费了大好。

没想到让我担心的事儿还没来,宝宝的情况好像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人家都早已经睁开“一线天”打量世界了,我家的竟然毫无动静。心里安慰自己“只怕是个懒家伙”,没想到一直到我们一周后出院,宝宝一直都是闭着眼睛“睡觉”,就连吃奶都是这样,这下我们可慌张了:宝宝有眼疾吗?医生检查之后一切正常,并且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是有些宝宝比较特殊,维持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宝宝长久地不睁开眼睛是什么原因?

1、畏光,宝宝在娘胎里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漆黑一片,只听到咕咕的水声和妈妈咚咚的心跳声,骤然降临世界,亮堂堂的灯光对我们来说很熟悉,对宝宝来说就是个“异物”,他不敢睁开眼睛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候等到暗淡下来的时候,他会眯着眼睛感受世界,所以很多宝宝生下来的时候,眼睛都是微微开启。明白了这些,宝妈们就要注意的亮度,先用微暗的让宝宝逐步适应才好。

2、睡觉,我们的睡眠通常是8个小时,新生儿却不是这样,有时候一整天都在睡眠状态,饿了随便吧唧几口又进入睡眠。在娘胎里的宝宝通常都是这个习惯,一连几天不睁开眼睛,是宝宝在呼呼大睡,我们不能用的标准去要求他,一切等孩子自己反省过来,原来场景早已经变换,他才会重新调整自己。

不管是宝宝不睁开眼睛还是不打开拳头,我们都不能人为地去中断这种行为,只要医生检查过没有器质变,父母只需要耐心等待奇迹就好。如果你强行扒拉眼皮,有可能会造成眼皮损伤,让宝宝以后的眼睛发生变形或是感染。

新生儿虽然降生了,但不代表一切都觉醒过来了,就如有的孩子是“梦生”一样,生下来不哭的宝宝,医生还会打一巴掌吵醒宝宝啼哭,那是因为截断脐带之后,需要用哭泣来扩张肺部。正因为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才会有了千奇百怪的新生儿“怪癖”,幸好这一切都是宝宝自个的主意。 

(0)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1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人一般得了肝硬化还能活多久

    其实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还是疾病,虽然说现在的水平是越来越好了,但是现在的疑难杂症也是越来越多,有些疾病就目前情况下还是不能够治愈的,最常见的就是癌症以及肝硬化疾

    20小时前
  • 儿童缺少维生素白斑和白癜风的区别

    疾病的种类繁多,因此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时候有一定的重合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光从症状有时候我们并不能诊断出什么疾病,只能确定一下大致的范围,要想进一步的确认,那

    2019年8月24日
  • 电子烟危害是普通香烟十倍

    当你去超市买一包香烟,会看到香烟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香烟是男生的,无正的离开它们啊。很多宝宝灵机一动,从吸烟改为吸电子烟,心里的疙瘩瞬间烟消云散。其实

    5小时前
  • 2周可以基本排除艾滋病2023

    虽然说癌症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但是早期或者中期有时候还是能够治愈的,然而,有种疾病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绝症,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当然了,这个我们平时注意之间的生

    19小时前
  • 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事实上鼻炎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件很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炎症对我们的影响都不大,不过鼻炎却不同,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呼吸,过敏性鼻炎尤其是在春季更容易发作,而且在鼻子受到

    7小时前
  • 1分钟快速发烧39度的窍门

    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不想发烧的,因为发烧后身体的那种难受状态想必每个人都知道,但偏偏有的人想要自己发烧,用来逃避或者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那么让自己发烧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2019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