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培养大批学子成功就业。今天小编分享一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办事大厅 到过这所学人,一定会对这个办事大厅记忆深刻。其实上学不一定非要考上985清华北大的名校。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办事大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据悉,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图书馆已正式投入使用。新图书馆为五层独立建筑,是一座综合性、性的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是一座集读者服务、参考、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新馆建筑面积21000多米,书总量30余万册,期刊合订本2万余册,阅览座位2000余个。本校读者凭校园卡实现门禁出入、存包、图书借还等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一卡通”。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办事大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第1张

南校区图书馆布局明晰,主要体现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由集中借阅区、自主学习区、办公管理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集中借阅区是将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统一在一个区域内,通过内楼梯将图书馆二楼到四楼中庭部分连接为大平面、全开架、借阅合一、无线网络全覆盖的互联互通功能区,实现全馆数字、纸质图书、现刊、过刊的、借、阅、管理一体化,在一个空间里就可以满足读者的纸质和数字文献的阅读需要。

自主学习区包括两个近500机位的电子阅览室和四个学生自修阅览室,并在二楼设一个读者服务部和读者培训室。

为使图书馆新馆全面投入使用,学院多次开会研究,并到图书馆实地察看、现场办公。图书馆和相关部门克服了大量困难,努力为南校区师生提供了一个读书学习的好环境。

南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后,我校图书馆实现了两校区异地借还、共享。

波奇来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上了“第一堂课”

9月18日,波奇网来到合作伙伴芜湖职业技术学课堂,给当地学子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宠物行业教育课。今年6月,波奇网在安徽芜湖新设了办事处,并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共育宠物人才的合作协议,此次课堂是双方合作后开设的第一课。

波奇人力管理合伙人翁文杰担任了第一堂课的主讲人,题目是《用数据疯狂的宠物经济》。他指出,过去10余年,中国宠物行业飞速发展。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趋近1800亿,是2013年的3倍多。全中国有养宠人群2亿多,饲养了1亿多只猫,8000多万只狗。此外,水族、爬宠等也飞速发展。在少子化、高龄化、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宠物越来越成为中庭的“新成员”,人们也越来越舍得在宠物身上花钱。2023年中国人年均在宠物行业上的花费为3699元。

翁文杰指出,宠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近期,波奇网千万美元投资了派多格,派多格不单是一家做宠物的龙头企业,全国有5000多家加盟店,也是一家宠物人才培训企业,过去数年为市场上贡献了数万名宠物洗护、造型等人才。相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未来在宠物行业,会有一番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此为波奇人力管理合伙人翁文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彭常安指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必然走向深度融合,知识、技能和的互补,建立在双方深入的了解和共鸣基础上。波奇网的讲座给了双方增进了解的良好开端,也为将来双方共同课程,共同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接下来波奇网还将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带来三堂课,分别是《2023年宠物商品品牌大盘点》、《宠物线下店铺经营如何赋能》、《宠物生态全面人才攻略》。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全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二、办学层次:高职

三、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四、办学地址:南校区:芜湖市城南高校园区文津西路201号,北校区:芜湖市银湖北路62号

五、录取规则及要求:

1、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录取具体方式:考生投档至我院后,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成绩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志愿且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2、报考空中乘务专业的考生须参校的专业面试,并且身体条件合中国民用局颁布《民用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的标准(具体要求见学校招生信息网http://zs.whit.ah.cn/)。

六、颁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学校学历,内容按教学[2002]15号文件规定填写。

七、学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住宿费:800元/年。

八、学生资助:学校建立学生资助中心专设机构,设有包含困难家庭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生源地助学、奖(助)学金、校内奖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捐资助学、困难毕业生求职及创业补贴等措施在内的一系列完善的学生奖助体系。

九、

联系(传真):0553-5775161

电子邮件:zsjyc601@126.com

网 址:http://www.whit.edu.cn/

十、其他须知:我院各专业所学外语语种为英语。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安徽省“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学校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1997年5月,经原教委批准更改为现名。2000年8月,经安徽省批准,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校。学校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6年被、列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验收。2012年5月,经安徽省批准,学校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并,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44万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安徽省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下辖全资“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1个)。学校现有招生专业74个,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具有双师素质的比例超过80%。学校现有教授30余名,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名师5个。学校1名教师当选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名教师当选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当选全国模范教师,1名教师享受省特殊津贴,校长徐教授入选“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和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此外,学校7名教师当选省级教学名师,1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26名教师入选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27名教师省级青年人才基金项目,3名教师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18名教师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5名教师被评为芜湖市首席。

作为地方举办的高职院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紧密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式”办学思路,根据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学校主动融入芜湖经济技术区等全市各大区和经济园区,立足芜湖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众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校在与区同步建设、互动发展中,创新并推广了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依托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道路。

近年来,学校与奇瑞汽车、海螺型材、美的集团、蒙牛乳业近600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并加强与部门、行业的联系,不断拓展“政企行校”合作新路,学校在创新“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新机制,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3月,学校获批级教学成果奖2项,级精品课程2门,级精品共享课2门,级教学团队1个,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4个。2023年学校获批立项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此外,学校还获批省级实验实训中心9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13个,省级性实训1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15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5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共享课10门,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示范项目44项,省级规划教材8本,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7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9项,省级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7项(其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广1项,省级特色专业17个,省级专业综合试点21个,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3名,省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2个。在各类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5项;在各类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03项,二等奖155项,三等奖186项。

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申报并获批立项各类科学研究项目94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3项,厅级项目132项,市级项目70项,校级项目146项,专项课题22项,科技服务项目565项。另外,学校还取得专利授权148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生“崇德尚能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实施校园文化主题教育三大活动月(即“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月”、“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校园文化月”)、实践教育三进(即“进社区、进农村、进万家”)、思政教育三延伸(即延伸到学生宿舍、延伸到实训岗位、延伸到学生团体)的“333工程”为载体,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受到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网、中青网、安徽教育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芜湖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333工程”》获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学校。学校构建的“大思政”理念下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格局取得的成就,受育部思想教育工作和思政理论课教学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发起并成立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理论课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思政理论课建设。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多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2012年连续五年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学校“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积极深化招生制度,2009年作为安徽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在全省率先面向普通高中开展单独招生试点工作,2011年在全省率先面向中职毕业生试点招生,2012年又在全省率先开展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和退转军人招生、与企业行业合作招生的试点工作,这是我省高校招生制度一项重要。学校借此,不断探索和深化学校与企业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学校文理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14年,学校成为全省“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3所院校之一,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后投入2栋办公用楼共计6500米用于大学生创业孵化,投入4500米实训楼层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学校先后被授予“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AA级创业孵化”、“芜湖市创业孵化”称号和资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个结合”创业教育(专业学习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树立典型与引领学生相结合;引服务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服务相结合),成效卓著,得到了和广大学生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三年来,学校创业孵化园近百家项目获“中国‘互联网+’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2项,获省赛金奖7项、银铜奖23项;创业项目每年销售额均超1亿元。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成为我国职业院校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不断提升影响力。近年来,学校成功承办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职院校分会第二次会员、全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等大型会议,接待了200多所国内外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同仁、教育代表团来校考察。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被推选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团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理论课建设会长单位、安徽省市属高职院校常任单位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学校坚持和深化与合作,不断加强与新加坡、英国、美国、日本等多所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与合作,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的化。此外,学校还成功入选“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SGAVE项目”)合作院校。

学校于1996年开始职业技能鉴定,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省、市级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学校是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所名牌高校远程中心。学校是等七部委确定的“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领域和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院校。学校还建有与合作的首批高职院校FANUC系统应用中心。

近年来,在市委、市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下,学校全体教职工紧密团结,主动适应芜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形势的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高职教育的排头兵,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学校因办学成就突出,入选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排行榜30强(位列第四),被授予“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思想教育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三下乡先进集体”、“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及芜湖市“先进基层党校”、芜湖市“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学校生物工程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建党9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被安徽省委授予“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称号。

面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学校将站在历史征程的新起点,以观为指导,抢抓发展新机遇,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根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芜湖特点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努力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