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为了装出自己有文化,引用诗词歌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描写爱情的诗句,在我们恋爱的时候是经常使用的,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莫莫,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莫莫

《鹊桥》北宋 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莫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莫莫什么意思  第1张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异地恋的意义在于:你遇到了一个人,为了相聚,可以分离

异地恋,是一个听起来很浪漫又很心酸的词语,两个人之间相隔千里的距离,全凭心间那留有的感情来维持,这感情要有多深,才走得到那么未知的远方,但是,那些熬得过异地的人,大多都了正果,想到这里,还是充满了动力。哈哈!异地恋的意义在于:你遇到了一个人,为了相聚,可以分离。

距离的坎,要相信,只要相爱,天涯也如若身边

异地异地,最大的问题,自然是距离上的问题,两个人只能通过冰冷的屏幕来每天的喜闻和乐见,是快乐的事情还好,两个人可以一起乐呵,但是,要是受了什么委屈,相隔千里,在最需要安慰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个人来给你个拥抱,屏幕那方的言语再温暖,再动人,也还是敌不过一个抱抱来的快,看见别的情侣天天在一起你侬我侬,也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心动,那么一点点羡慕,就好像自己谈了一个假恋爱。但是,请记住,那些可以熬过的寂寞,最后都会化为你们两个之间别人无法逾越的距离。

时间的坎,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莫莫

时间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因为它能让人忘记伤痛,也会让人对爱情失去信心。很多人就是异地恋常年见不着面,对彼此的感觉越来越淡,到最后分手了。其实不管是多久当相爱的两人分开之后,都会非常牵挂对方,那种愈发越想的感觉实在是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时间真的很可怕,多少人败给了它。愿你们能够战胜时间,好好走下去。

冷战的坎,不要隔着屏幕,说我爱你

相隔两地的人,对方的最近发生的什么事情。大家都不了解,随着话题的减少,其实彼此都明白此刻最不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吵架,一旦吵架就会陷入冷战谁也不理谁,最后形同陌路。即使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异地恋最终还是逃不过要吵架的时候,当感情极其脆弱的情况下,一定不要与对方再僵持下去,熬过了这个坎,剩下的就会好过很多。

异地恋的维护其实和普通恋爱一样,不过因为时间和距离的关系,会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希望身处异地恋的宝宝们都可以避开相处的禁忌,积极沟通,互相信任,经营好这段感情。熬过异地,就是一生!异地恋的意义在于:你遇到了一个人,为了相聚,可以分离。

2023第九期讨论会:诗歌里的爱情

皎月:二群的老师们呢,谈谈你们诗歌里的爱情,是写初恋的,写梦中的,还是写给另一半的。

张传浩《诗歌里的爱情是典型化的爱情》:

诗歌与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一样,也有个集中概括典型化的问题。体现在诗歌里爱情既可以杂其种种,也可以以一种情况为主体,兼及其他。因此诗歌里爱情无论是昏天黑地、死去活来,无论是坚如磐石、海枯石烂,无论是不顾一切、奋不顾身,还是如元稹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信誓旦旦,如白居易说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忠贞不二,还是秦少游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无可奈何,这些都是典型化了”这一个”,诗歌里的爱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从《诗经》《汉乐府》到唐诗宋词概莫能外,近代以来更无例外。至于出现在民歌里的爱情,那更是星光灿烂。至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更是千差万别。虽然诗歌中的爱情总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但却不是现实生活的”新闻报道”,更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总而言之,诗歌里的爱情比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更高,更集中,更有价值,因而更具备普遍意义。

如果云知道@蔺正勇:爱情是美好,爱情是痛苦,爱情是晴天,爱情雨连绵!爱情是悲剧,爱情也是快乐大本营。

蔺正勇:我记得有个作家说过:爱情就是把双方的心揉碎了的过程。

笨笨:爱情是什么呢?/诗歌里有些浪漫/现实里有些担当/你!/最好知道!/那!可是你的另一半!

优雅的枫叶:在不懂爱情的时候,结婚了;

在懂得爱情的时候,却分道扬镳。

魏楚敖《诗歌里的爱情》:

最近一段时间,写《我们的长风》系列以来,让我抓取到了无数,我也在想,现实中的爱情究竟与我笔下的爱情有何差别!我写这篇系列的时候,是在用心回味的,这是我的真,也是诗里透来的真,至少震撼到了我自己。当我从万物入手联系到思念时,这种纯真超越了我本身的境况太多太多。反过头来想,自己仍是空无一物。

元稹著名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一首他写给情人的情诗,令人荡气回肠,但是他写完这首诗没一个月就移情别恋了,这样的例子在诗人之中很多很多,或许这就是诗人的心性,但我相信他写这首诗时应该是有感而发的。我们只有把爱情写得更美的能力,却没有对爱情始终如一的执念。这或许是诗人的,也是写情诗的人给爱情踏出一条路,却是让别人去走的怪圈。能让别人心动已经足够,苛求太多反而终究成空。

如果云知道《诗歌里的爱情》:

有一种情感,叫缘分太浅;有一种陪伴,叫你在心间;有一种遇见,叫相见恨晚。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次遇见,于茫茫人海中,于车水马龙中,真正能走到心里的,却有几个?

在世间颠沛流离时,若能邂逅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际遇,该有多好。

可是世事难料,情深缘浅。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一份悄悄的遗憾,诗歌是最有魅力的语言!诗歌正是这种遗憾的表达和倾诉,所有悲剧的爱情都是把心怀美好的愿望毁灭给人看。才会有流传到今天那么多优美而动人的情诗。从古至今流传到现在的古诗词很多、很凄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现代诗中徐志摩的《偶然》,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汪国真的《只要彼此爱过一次》,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飞翔的土豆:爱情是广义的,并不局现男女之情,你对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大好河山一草一木,小猫小狗小兔小鸡,有情而发都算爱情诗。

语玖盈盈_麦子:仓央转山转水转经筒,纳兰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书写的都是令人神往的爱情。今日漫天飞舞的情诗更是时刻占领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无处可逃。

如果仓央不是活,如果纳兰不是早逝,如果林徽因嫁给徐志摩,如果诗歌换成菜米油盐、时光龃龉,那爱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理解林死后梁迅速再婚么?

爱情,远远的看着更美;日子,踏实的活着更真!

好好爱自己最真实~

谈心阁: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这样的爱情如相思豆。

爱情听着很美,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磕磕碰碰也避免不了。

特别是现在的爱情,更令人感觉物质利益的成分太多!看看现在的爱情,是啥观念。

素素�2�6�2�4�2�2�2�4不:天长地久的爱情只在诗歌里永生,现实里的情深意浓常常支离破碎。

樱桃花:诗歌好像应是文字的飞舞,以凝练的形式展示。写到爱情时,自然会将其经典化、唯美化,写出心中最美的赞歌。那是作者心灵的流露,那是作者心中某种真实情感的流露,这时,诗歌里的爱情是存在的。

爱情是美好的事情,诗歌里的爱情同样是美好的事情。因此,有好多爱情题材的作品,往往能够千古流传。

心中所想的爱情,真实存在着的爱情,现实中存在的不理想的、功利、名利化的爱情,

我们可以区别开来看待。

笨笨:当然,俗女就会为了君子或绅士相貌而于痛苦之中,因此而活在诗词里的爱情之中。

木子(河北):爱可以同甘,也可以共苦。

有了附属条件的,我觉得不能称之为爱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依赖和结合。

素素不:有纯粹的爱么?

木子(河北):为什么没有。

晓文《鱼和水的爱情》:

鱼对水说/没有你 我将活不下去/水对鱼说/我会让你在我的怀里/畅游一辈子

于是/它们相约 从此/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直到某一天/鱼被放进了锅里/它惊恐的想到/是身旁的水/咕噜、咕噜冒着热气/亲自/终结了它的生命

而流传于世的/另一种说法是/水 ,从没背弃过/它们的誓言/一直到死/它都没让鱼儿/离开过它的/怀抱

晓文感言:所有爱情的开始都只有一种愿望:不离不弃,白首相依!但在漫长的相守里,再极致的爱情都难免会出现瑕疵、质疑和短视。都有站在自身角度质疑对方忠贞的时候,是思维上一种本能的狭隘,而爱情的本质往往无从考证,只能是"另一种说法”。

笨笨:爱可以同甘也可以共苦,这是真正的君子和淑女才能得到的!

语玖盈盈_麦子:没经历爱情的依旧可以憧憬,曾经沧海的好好反省。

魏楚敖@晓文:情诗没有欺骗性,是写情诗的人带有欺骗性。

如果云知道(援引):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文/汪国真(现代)

如果不曾相逢/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恐怕一生也不得

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 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

一次远行/便足以憔悴了一颗 羸弱的心/每望一眼秋水微澜/便恨不得 泪水盈盈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

如果云知道感言:爱情诗只是一种对生活的表现方式罢了。

尘:

对于今晚黄袍讨论的内容而言,我从导题给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诗人笔下的爱情万般美好,但与现实却千差万别耐人寻味?

从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到徐志摩的《偶然》,到戴望舒的《雨巷》,再到胡适的《希望》、卞之琳的《断章》、刘大白的《邮吻》、冯至的《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宗白华的《我们》、林微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到最后鲁迅的《我的失恋》。

这是一个从相思到相忆、相慕、相悦、相遇、相念、相爱、相知、相恋、到最后的相离,可以把它说成这是每个诗人人生当中所经历的一段旅程,因此它代表诗人人生当中的某段故事,所以说它是耐人寻味的。

(二)就此而言,诗歌究竟赋予了我们自身什么?

胡适浅白悠长,徐志摩炽热奔突,刘半农情话呢喃,郭沫若石破惊天,不管是哪位都如此清浅、直接、深情,读来让人心碎动容。因此诗来自生活,来自笔下的你。所以说诗歌赋予我们的是一份来自心灵纯洁的爱,那份爱可以超越世间所有,包括自己。

(三)诗歌所赋予我们的东西与我们之间有何矛盾和相融之处。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诗人笔下的爱情固然万般美好。但是在爱的世界里,谁都是自私的,谁愿意把秘密与人分享,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人倾诉呢?所以诗人们把它在了自己内心最深处,一年四季,如负前行。但假使某天放下了,心又会觉得很空,自己的世界从此不会再拥挤。

笨笨《智于》:智为天赐/乃慧养/智者非有爱/者爱所赐/思乎 爱乎/善者所知乎

语玖盈盈_麦子:大家还是要相信爱情的。

如果相爱的时候,情诗还是可信的;如果不爱了,就忘了吧。

堪破,放下,自在。不自在不是折磨自己吗!

魏楚敖@语玖盈盈:我信爱情,不太信情诗。

魏楚敖:情诗就像男人发的誓言,很少有靠得住的!

如果云知道@魏楚敖:我喜欢情诗,不相信爱情。

素素�2�6�2�4�2�2�2�4不:情诗是痴心的一种寄托,爱情是一个甜蜜的梦想。

尘:女人喜欢甜言蜜语,于是男人就学会了撒谎,于是就学会了写情诗,而且首首动人。

如果云知道@笨笨:女人的情诗是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笨笨@素素�2�6�2�4�2�2�2�4不:男人的谎言其实也是内心的承诺,但做不到,所以成了谎言。

心该如莲:能写出美情诗的诗人感情也是细腻的,至少他的文字应该是发自内心,反正,看到这样的文字我肯定感动了。

男人的甜言蜜语是说给女人听的,都怪我们女人太痴情。

黄河浪:情诗意蕴,不仅古代有之,而且一直是诗文词赋的永恒命题,且久盛不衰,其大行其道,终究有什么玄机呢?

情爱的恋歌:

多出作者自心谷诗声,贵精粹诗言,思绪漫川的话题别绪,不然【爱情诗】如何能畅行中外文章词赋间!

如果云知道《长相思》:春天花开的烂漫/是情的起缘/夏天的热烈/却抵不过秋之潇瑟/叶落的眷念/被风卷起/飘飞的相思

心该如莲:因为情诗太美了,写的人美,看的人美,怎不让人感动,只是写首让人感动的诗还是拴不们诗人浪荡的心。

黄河浪《秋来,花又开了》:

知道没了理由/留不住扭身离去的背影/再解释/也不可能挽回败局

太阳落山一瞬/我如看到她的背身/火山的岩浆/灼燃了脚下那条河

与她相遇/本是段美丽佳话/邂逅的缘/在金色原野飘逸浪漫

桃花俊俏/梨花儿白莹莹粉艳/紫花开盛妆的王国/青春飞出恋情般的彩虹

送走春/迎来秋/涟涟雨丝/几度风吹落叶寒

小河呜咽/离离草畔上泣楚/点点零星的雪/落满少年迷茫的眉山

风鹏《黄袍爱情诗讨论》:

爱情是枝头的苹果,得用力跳一跳才能摘到。当然不排除万有引力,一见钟情。苹果自己飞下来,砸出满眼烟花,开启又一佳话。苹果在树上时,绿的活泼、红的妩媚、黄的典雅。摘在手里,吃到嘴里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可能被虫咬过,可能太酸,可能太甜……可能太多,都不是手中这个,于是太多人开始重新起跳。当然,还有一部分在细细欣赏,品尝,习惯,并嚼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儿来。

与世人不同的是,诗人在诗句里寻找自己的苹果。有的唯美和热烈,有失落和沮丧,有期盼和遐想。纵是万般不如意都可以诗里画一个句号。所以,爱情诗可以说是诗人浪漫情怀的产物,是在各色苹果中跳跃的心路。

樱桃花《诗歌里的爱情》:

诗歌里的爱情,是将生命里对爱情的感受,发于内心,行于文字。只要正常发挥,那诗歌没有不感动人的!只要正常流露,那样的做法是不会被否定的!

诗歌的创作是人们的一项需求,爱情的存在同样是人们的一项需求。可能是大自然中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可能是人类所谓的高尚伟大的一件事情。诗歌和爱情,还有二者所包含的美好的事情,美好的感受,是真实的存在于世界中的一部分。

诗歌里的爱情的永恒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人类诞生的二、三百万年之前到今天,从我国古代的诗经歌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从好多、部落的情歌和情歌对唱,到古今中外各类形式的情诗,都同属于对这一美好事情和感受的自然流露。它呈现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力,是人类盛开的生命之花、人性之花!

我们可以对爱情大加歌颂,也可以对爱情大加斥责;爱情里可以有忠贞,也同样存在背负;会有举案齐眉的典范,会有孔雀东南飞的悲伤;爱的死去活来也可以,恨到骨子里也可以。那美好的诗歌里的爱情依然存在!

诗歌里的爱情,是对爱情典型化的、经典化的、完美化的文学艺术表达,是对爱情美好事情、美好感受、美好陶醉的心灵情感流露!诗歌里的爱情维系人性光辉的闪耀,恰如人性光辉维系人类文明的存在!反对诗歌里所说的爱情,也就是反对人性的光辉,也就是反对人类的文明,同样也是要遭到反对的!

诗歌里的爱情是高尚伟大的,就正如我们人类文明是高尚伟大的!

水墨:

提及诗歌里的爱情,总有人忍不住问:它可信吗?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诗歌里的爱情尽管去信吧。

始终认为,没有情难以写成诗,没有爱,难以写成情诗。诗里的爱情,滋生于心底,诉之于笔端,所以是可信的。

信其实是一种,一种共鸣。自古至今,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晚清,从民众到雪域僧,诗里诸多爱情,被广为流传。无疑,这就是一种信。

至今,我们仍翻开诗经读“蒹葭”,去沈园读陆游的“钗头凤”,也读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苏轼笔下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纳兰的“赌书消得泼茶香”,还有仓央的“不负不负卿”,这些诗里的爱,哪一句不是情意婉转?那一句不可信?如果不信,怎么能打动那么多人,又怎么能千百年流传。

二,诗歌里的爱情,是有时效的,讲环境的,不可盲目地信。

诗人动笔时,心里一定是爱的,不管这个爱的对象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的,它一定是诗人内心的,此情此景是值得信任的。

但一旦时间改变,三年或两年,一旦环境改变,再把诗里的爱拿出来衡量现下的情也许就不合时宜了。正因为思想具有动态性,生活具有多,所以不能拿一首诗的爱检验一世的情。

再有,爱这个词本身也是个动词,它的含义也是逐步发展丰富的。不同时段的爱也应该有不尽相同的含义,所以诗里的爱情存在,但天长地久却很不现实,所以总难免有人会说时过境迁。

三、其实,诗人都是多情的,诗里的爱也是纯真的、理想的,不受世俗约束的。所以尽管相信吧,但信之后,你要勇敢地走到诗歌外,去过诗歌外的生活。

少年头:诗歌中的爱情在当下已经死亡。最优秀的诗人手捧诗歌的玫瑰花与腰缠万贯者同时追求心仪的女子,当玫瑰输于金钱是大概率事实时,诗歌在爱情的世界已。这是当下不争的事实。但诗歌的美好不会因此至步!啼血的歌吟依然会光耀后世!

皎月:都说文人骚客,我土土的说一句,诗歌犹如梦幻一般。爱情在现实中虽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但也有不尽人意的折磨,而在诗歌里惟妙惟肖,连痛苦都是美的。或许是因为写作只是一个人的事,而爱恋却是两个人的事。

三群的老师们呢,谈谈你们诗歌里的爱情,是写初恋的,写梦中的,还是写给另一半的。

晨曦《诗歌里的爱情》:诗人笔下的爱情,大多数都是自己的角色,因现实无法表现而转入诗中,这是一种自我安慰!

诗歌中的爱情,多数都是凄美的,相思多,相依少,相思红豆南山下,看夕阳无限好,人已是暮年……

诗歌中的爱情,虚幻无影……

皎月:《诗歌里的爱情》:我认为诗歌里的爱情决不是胡编硬套来的,每个人把自己满满的爱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这样即能安慰对方,也能诉说无奈。每一笔都是自己的感受!

虎子:不会说,那么贴两首我自己写的爱情诗吧:

虎子《芒种》:

现在,我已把你的情话/栽种在土壤里

其实这并不够完美/最好,我就站在这里/听破土抽穗的声音/听繁衍出一堆话

现在已经有了麦芒,有了迹象/我准备好檀香木做的盒子/用来盛放

虎子《一片芦苇顶着白花》:

初三,弯月的弧度正好/牵一根手指。凉风,蛙鸣/不说话,听流水的声音/一片芦苇顶着白花

想起许久前的事/我攥了攥她的左手/小道上挽手的白发夫妻/我俩缓缓地跟着,走了很久

银色炫舞:对于可遇不可求之爱情,吾以诗记之:

银色炫舞《相忘》:

爱一个人的方式很多/终究,会落入凡尘的烟火

不过是/风起了,心碎了,云飞了/雨散了

让你就住在我的心里/冬天,嘱咐我多加一件衣/夏天,一声问候,送来凉意

我希望远行时,不用对你牵肠/忧伤时,不必为你担心

这世上,每一个人都各自独立/不曾想,缘分却赋予了我们相遇

两个灵可以在精神的世界里共鸣/一点点灵犀,便能照亮彼此的世界

从今往后/你的寂寞,就是对我的思念/我的孤单,就是对你的陪伴

彼此的悲欢/便是一生的眷恋

银色炫舞《相知》:

明媚的初冬/群傲枝头/只留几片叶子奏响风角

是谁把寒冬的发髻盘起/扮一袭素衣/等待嫁入豪门

年轮深处/摇曳的风/与季节争论不休

河床沐浴着韶光/把最后一滴水敬给海滨/用干涸的嗓音吼出庄严

骄阳独慕南雁之旅/生命再一次俯视浮云/垂钓夜月/繁星依旧在黎明中叮咛

初识不知愫中怨/再见已是思成灰/朔风不留影/两相知

银色炫舞:

爱情是美好的,伴随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应极具幸福感,因此,每个人对爱情的期望值也会随之增高。然而,爱情常有断离分,人生时有不如意。诗歌里的爱情是真挚的,比现实中美好万分。诗歌里的爱,刻骨纯净,绵绵不绝,需要品味打磨、细数分行,但现实版的爱情,往往飘摇不定、难尽人意。古代爱情诗钗头凤、凤求凰……描绘出诗一般美好的爱情,令人憧憬。对于爱情,经过岁月洗礼,即使再过美好,也总会带有一丝凄美委婉。爱情这个话题,理不清、道不尽,真可谓: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晨曦:诗歌里的爱情是春天,不管什么花,都是的……

现实中的爱情是秋天,不管苦甜,都得收割……

樱桃花:像我们好多少数唱情歌,那爱情是在歌里存在的;

像我们好多诗人写情诗,那爱情是在诗里存在的。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在爱情这件事情上,也是同样的。而这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是不能抹杀爱情的存在的。

晨曦:爱情这杯酒,谁喝都是醉……

虎子:其实每个人的爱情都是美好的,诗歌只是遵从完美,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已。如果每个人都用诗歌里爱情的方式经营爱情,这本身就是一种诗意。

樱桃花: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陶醉的。我们从大家的发言里,寻找一下美好。

皎月@尘:我赞同你的观点,诗歌里的爱情写自己现在的极少,大都是在回忆中完成,每个人都有过美好,留在心中的那点私密值得留恋一生,正因为没走进生活,没经过磕磕绊绊,所以才更让人心疼、不舍?

王文雪@尘:童话里都不是真实的,我写情诗基本都是杜撰的,每一次都把自己当成女主角。

戊申散人:诗歌里的爱情是永恒的。从诗经开篇到现在,随处可见。历史证明一切。

诗歌里的爱情是现实的。不论巾帼与丈夫,不论喜与悲,都是现实的。

诗歌里的爱情是时代的。五千年不假,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与时俱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一首诗,就是一首高歌时代的诗。

皎月@戊申散人:不成熟的爱情才是浪漫的。

戊申散人@皎月:成熟的爱情是苦涩的吗?

尘@戊申散人:不是,成熟的爱情是令人回味的,比如现在我的爷爷、奶奶。

戊申散人@尘:成熟的爱情是白开水。

尘@戊申散人:爷爷、爱情才是真正做到了年少许的到白头。

语玖盈盈_麦子@尘:那是亲情了。

皎月@戊申散人:成熟的爱情是度,不成熟的爱情是玩。

语玖盈盈_麦子:爱到后来是习惯,习惯于彼此的陪伴。

皎月@语玖盈盈_麦子:那就是现实中的了,就是过日子了。

戊申散人@皎月:成熟的爱情是包容,不成熟的爱情是包庇。

皎月:唉,你们说如果现实中的爱情都像诗歌里那么美好,人们还能干啥?我怀疑是不是都要去进行美好的爱情了。

戊申散人@皎月:诗歌里的爱情并不都是美好的。

梅三点:某个时刻,触动心弦才能千古流传。

皎月@尘: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不是败在“情”字上。

尘:魏楚敖群主写的诗《美人关》。

皎月:赞美诗歌里的爱情。

唐风宋月《诗歌里的爱情》:

(一)诗歌是浪漫的,就算是现实的《诗经》,也有不少浪漫的诗篇,其中,就少不了爱情诗。“关关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男女,含苞心事,少女窈窕,男子怀玉,这是纯真的爱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薆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倾慕之情,迷式的矜持,搔首之憨态与心焦,爱情,本来就如寻宝,所以珍贵,所以富于情趣,而心的单向性,进而双向性而对接,欣欣共鸣,爱情如蜜。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爱情之悲怆,曾经的爱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爱情如蜜,爱情也如黄莲。

(二)为什么诗歌里写不尽爱情?

为什么爱情诗总能长盛不衰?

为什么爱情总值得讴歌?

生活永不缺乏爱情的蜜糖与黄莲,所以诗歌总是与爱情相伴。

本来人有七情六欲,爱情最是贴心贴肺,最是入心,最能拨动心之瑶琴。

,貌似相似,其实千差万异。

爱情的产生又是双向的,且又被道德制约,爱情的坚守又是单向的――爱情有唯一性,灵与肉都是。

人是动物性的,爱情自古而今总是存在,而且,又有许多“求不得”“爱不能”,所以,笙箫琴瑶而欢歌,也悲苦难言幽咽。比如李商隐之爱而不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陆游之于唐婉,《钗头凤》之“错错错”“莫莫莫”。

男人是眼睛的动物,占有性本来强烈,很想占有很多(或者不知一份)爱情(包括暂时的,可能是欲望),灵与肉分离,花心者多;女人是“耳朵的动物”,灵与肉相对统一。所以爱情有得陇望蜀,也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

(三)男女灵与肉、情与欲的差异性,以及男女爱情的“保质期”“审美疲劳”,以及心灵的“与封闭”“放纵与坚守”,爱情就既有执着与坚守,也有见异而思迁,所以有“爱不能”“求不得”,有拥有,也有放手,有舍有得……心灵的冲突、灵的拷问与痛苦,藕断丝连,貌合神离等不同心验,不同情状与形态――所以,爱情有苦有乐,有笑有泪,状之难达,诗之不尽。

(四)爱情是洁的,世上最为美妙的。爱情的体验最是烙印心灵,无论喜与悲。而诗歌最是飘忽、朦胧、含蓄而余味,最是适合与爱情相遇、融合而成诗,最是留白,最是引发想象,勾引心灵回味。

诗歌里的爱情,绵绵不绝,古今同也。

我心依然《诗歌中的爱情》:

诗歌里的爱情是虚拟的,也是美好的。现实生活的琐碎使我们每个人对爱情这个词太麻木。所以喜欢在文字里寻找虚拟的爱情,来填补生活的空白,只是借用诗歌来唤醒人心底的那种最美好的感觉,一个人可以通过文字有一个虚拟的爱情,虚构一个爱人,也许是梦中的她,也许是正在写情诗的你。它只是一种美好的一种向往,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诗中的爱情是唯美的,浪漫的,也是有距离的,是陌生,神秘的,朦胧的,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美好,是一种超现实的美,这种感觉也许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在人们的心中始终是美好的,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是水中的花,镜中的月。是想象出来的美好。一旦和现实近距离的接触就会灰飞烟灭。所以不必当真,不必痴情,只是用文字游戏人生,还是珍惜现实中的那个她吧,给你的每一份关爱。

【讨论总结】

樱桃花:

诗歌里的爱情,从人们的普遍愿望出发,把那些美好的事情、浪漫的想法、理想精神世界的伊甸园,典型、唯美、艺术地呈现出来。写到人们的心坎上,写到生命的深处,拨动心弦,拥有感人的力量。它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是由作者朴素情感的真实流露,恰如里的文字,舞台上歌剧、舞剧的表演,电视网络音中爱情、婚姻的剧情,会与现实隔开一些距离。终究是文学的属性,跟现实的爱情、婚姻有所不同!

诗歌里的爱情越是美好,与现实的落差就越大。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具体的。现实的爱情总会掺杂许多因素,相关的家人、邻居、熟人、朋友、同事,以及整个人际关系网的其他所有人,所有事,都会介入进来。“孔雀东南飞”的故事,“陆游、唐婉”的故事,婆媳、翁婿间纠葛融洽的故事,父母操心子女婚事的故事,媒人牵线介绍相亲的故事,都有其存在的合乎情理的地方。纯粹的“只有爱情”的爱情,纯粹的“诗歌里的爱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因而,盲目的“爱情至上”,不问情由的“爱情价更高”,应是十分幼稚的表现。许多现实因素介入进来,确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也带来了考验,给予锻炼的机会。只有面对,只有适应,迎着双方及其连带的整个世界前行,正是现实中爱情的意义所在。

诚然,人性总有弱点,人们总有缺点,总有自己的秘密空间,亲密无间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到处都存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到处都有不纯粹的动机。为爱情,为利益,为生命里寂寞孤独的情感需求,便是人们进行爱情的强有力的鹊桥。只要人们还在活着,只要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还在,爱情就永远存在,永久不衰。

爱情之于精神情感世界,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自是具有高尚伟大的意义!爱情之于生理、生命延续需求,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两性现象、传宗接代现象类同!

我们要面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和不纯粹的动机,我们要面对此人类和大自然的种种情况,包容成熟,全面理性地看待人们的爱情。

感受爱情的美好,由生理需求并升华为精神需求,产生的影响,努力的追寻坚持,担起应有的责任,不盲目地相信,做该做的事情。这正是诗歌里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爱情,相融的地方。

作者、读者责任相当!我们把对于爱情的向往,对于爱情的建设,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爱情在诗歌里的呈现,分别开来看待。爱情永在,诗歌永在,意义永在。该相信的还要相信,该建设的还要建设,该写诗歌的还要写诗歌,该面对的还要面对,一切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