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入口 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有限公司

全国联网,无论身在何地,上网就能查询公司企业的信息。今天小编介绍一下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入口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查不到的。这上面关于企业的信息太全面了。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每天都有多人访问。

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入口 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入口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蚂蚁微贷出现“清算” 蚂蚁金服:正在查原因

自媒体“互金商业评论”发文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继3月清算了一家保险公司之后,蚂蚁金服旗下的互联网小贷公司之一——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有限公司(下称“蚂蚁微贷公司”)也开始清算。

蚂蚁金服回应:“消息不实,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正常经营,经营状况良好。”

WEMOENY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蚂蚁微贷公司目前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但确有清算信息一栏,清算组负责人为车宣呈,清算组成为为胡水清、应君。

对此,蚂蚁金服方面表示,“车宣呈三年前已经离职了,我们也在查原因。”

据“互金商业评论”,胡水清在今年3月初即负责注销过蚂蚁金服旗下的一家保险专业公司上海蚂蚁韵保保险有限公司。

WEMOENY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上看到,上海蚂蚁韵保保险有限公司确为注销状态,清算一栏负责人为“胡水清”。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有超1.5万亿次访问量 市场主体累计查询量达到220.7亿次

黄蕾耳熟能详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运作情况如何?市场管理信用管理司信用建设处处长崔迎琪日前在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进行了。

他指出,截至8月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页面累计访问量达到15090.53亿次,市场主体累计查询量达到220.7亿次;2023年度的企业年报率达到了91.47%,基本上超过商事制度前的年检率,过去企业的年检率在85%左右;截至8月底,市场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各部委提供了企业的基础信息达6076万条;截至8月底,全国在经营异常名录有640.18万户,严重失信企业名单为75.93万户。崔迎琪介绍曾经进出过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有1000多万,即全国有1/3左右的企业进出过市场部门的经营异常名录,同时现在最新的严重失信名单是70多万户,占我国三千多万家企业市场主体的2%左右。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已有近1.2亿,其中有7000多万个体户,3000多万家企业,每天新增企业达1.8万户。

如此大规模的市场主体和不断新增的企业数量说明着市场活跃度,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高频次的访问和查询量则证明着企业信用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

市场主体基数大、增速快,新业态、新、新经济不断涌现,对于部门来说,原来常规和传统的手段或渐失效果,现在更多要靠信息化的手段,靠信用的方式来实现精准的、智慧的。企业自身也在思考,在经营当中如何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信用成本,实现更好地、长远地发展。

2023年是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围绕推进信用研究,信用联合惩戒实施、探索信用新机制,规范信用修复机制,打造诚信营商环境等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进行了与研讨。

主办方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党委姚广海认为,当前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治理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信用手段日益完善,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在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的信用体系格局中,仍需要鼓励和调动力量,形成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温再兴表示,我国信用建设任重道远,加强商务诚信建设是贯彻落实信用体系建设总体部署的重要举措和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一直将商务诚信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商务信用建设,在商务领域推动实施全过程信用,加快构建商务领域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体制,打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他认为部门、第三方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将不断提升我国商业诚信建设的水平和信用服务的水平,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治理。

崔迎琪介绍了市场管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第一是继续夯实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机制,包括启动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修正工作,积极推进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制度;第二是继续以公示系统为基础,加强失信信息的归集和共享;第三是继续优化公示系统对信用的基础支撑作用;第四是扎实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第五是探索推进共治。

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则在会上分析了我国信用机制的特点。他表示,根据今年7月16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机制的指导意见》,可看出新的机制有六方面特点。一是突出信息和信用在中基础性作用;二是以信用为基础;三是大幅度提高失信成本,让长出“牙齿”;四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精准、智能;五是更加注重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还有市场主体的权益保护;六是多部门联动、协同,还有力量的共同参与。

信用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首席研究员孙小丽结合城市信用监测、信用信息共享建设等情况介绍下一阶段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其中她着重提及开展和探索“信易贷”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解决难的问题。

9月20日,发展委、银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通知》。《通知》从信息归集共享、信用评价体系、“信易贷”产品创新、风险处置机制、地方支持、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的支持力度,缓解中小微企业难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市场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生产建设市场局(厅、委):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下简称公示系统)是级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是企业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和即时信息的法定,是各级部门实施信用的重要工作。为充分发挥公示系统支撑商事制度和“放管服”措施落地、推动建设统一竞争有序市场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更好释放企业(含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下同)信用红利,降度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加强事中事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现就进一步优化公示系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公示系统内容

(一)公示涉企信息。落实《关于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复函》(国办函〔2023〕74号)要求,发挥市场部门牵头作用,按照“谁产生、谁公示、谁负责”原则,依照部门涉企信息目录、数据标准,加快实现各级各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做好各类业务系统与公示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对接,在注册登记备案、资质审核管理、日常执法、提供公共服务等工作中,以统一信用代码为标识,以注册登记准入审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重点领域市场、知识产权管理、侵权假冒治理、公平竞争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为重点,将企业登记注册备案、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知识产权出质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商标注册、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及各类黑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全部记于企业名下并通过公示系统向公示,形成全面覆盖市场各业务条线的涉企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

(二)有序公示存量信息。加强对涉企信息存量数据的梳理清洗,明确时间节点,明晰公示规则,实现登记备案存量信息的有效公示,推动解决市场主体、部门、公众间涉企信息不对称问题。2014年3月1日(不含3月1日)前企业的变更信息及此前已注销企业的信息,可不予公示。2014年10月1日(不含10月1日)前已吊销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公示“名称”“注册号”“吊销日期”并标注“已吊销”。2014年10月1日(不含10月1日)前的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司法协助、行政处罚等,可不予公示;2014年10月1日(含10月1日)后设立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公示全量信息。 2014年3月1日(不含3月1日)前设立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公示其认缴信息和实缴信息;2014年3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不含10月1日)设立的,登记机关不公示其实缴信息和认缴信息;2023年10月1日(含10月1日)后设立的,登记机关应公示其认缴信息。

二、强化应用支撑

(三)支撑措施落地。依托公示系统加快建设省级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现各部门、各层级信息的互联互通,满足跨部门、跨层级随机抽查检查的公示需求。完善协同“双告知”功能,优化涉及证照分离事项信息的推送、认领、反馈、查询和统计,为宽进严管、放管结合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供支撑。完善公示系统注销和简易注销等功能模块,满足企业自主公示承诺、在线提起异议、破产重整状态提示等应用需求,畅通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有效解决“注销难”“退出难”问题。部署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认证等功能模块,夯实电子营业执照在公共服务领域规模使用的基础。在信息公告栏目增加无证无照经营公示模块,对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记入信用记录并向公告。

(四)提升利企便民水平。落实《外商投资法》要求,推进年报“多报合一”,便于外国投资者或者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企业登记系统以及公示系统报送投资信息。加强与药监局协调协作,做好疫苗企业年度质量报告与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衔接。强化公示系统及其协同在行政审批便利化中的服务功能,将其作为减证便民的信息共享渠道,推动实现凡是能通过公示系统及其协同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公众提交相关书面证明,实现一次采集、部门共享、多方使用。优化营业执照遗失和作废声明工作程序,方便企业通过公示系统自助和公众检索查询,为企业节约时间与费用。强化企业年报填报提示功能,在具体填报事项中逐项内置填报说明,并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因手机号码公示受到推销骚扰的问题,对将手机号码填报为联系的予以提醒。搭建企业自主公示告知承诺、信用承诺的模块,将企业的各类自主承诺、执行标准自我声明等记于名下并公示,推动构建企业自律、、共治的新格局。

(五)形成联合惩戒链条。严格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记录的归集公示和痕迹管理,通过“一体化数据跨地域涉企信用信息流转与记名系统”,及时将异地产生的涉企信息归集至登记机关,实现企业失信信息的跨地域、跨部门有序流转。强化公示系统严重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功能,有效归集其他部门黑名单信息,实现与严重失信企业名单信息的并联公示。明确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内企业注销后的移出规则,在数据标准中增加“企业注销,自动移出”的移出原因,鼓励企业有序退出。加强对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的统筹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通过数据接口等方式实现黑名单信息和惩戒结果实时共享、自动反馈。加强对上传涉企信息数据的质量监测与勘误校正,深化一体化数据与各省节点的协调配合,织牢织密信用约束全国“一张网”。

三、畅通诉求渠道

(六)加强服务。畅通服务,及时答复网站留言,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最好的态度,提高公示系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回应。提供5×8小时人工服务,通过设立专岗、五级协同联动等前结合的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服务供给。各级市场部门政务网站要开通留言服务功能,在规定期限内及时解答群众留言,缓解人工席位少、难的问题。聚焦公众查询使用公示系统的堵点、难点、痛点,协调各相关业务条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对公示系统的满意度。

(七)做好异议处理。及时“为网站找错”留言,明确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确保群众留言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对公众通过公示系统异议提出的异议,经异议自动分转或市场人工送达省级市场部门,由省级市场部门对异议的具体内容进行审核,对不合异议处理条件的,应驳回其申请并说明理由;对合异议处理条件的,应及时更正和反馈,并上报市场对账销号。

四、提高数据质量

(八)把采集关。健全完善市场部门各类业务的数据元标准和数据规范,细化数据产生、归集、记名、使用的具体要求。通过窗口服务、上门指导、检查等,督促指导市场主体高质量做好年度报告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提高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和即时信息报送质量。推动建立涉企信息归集质量考核机制,加强各部门涉企信息数据采集的源头管理,提高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等信息报送质量,及时准确归集涉企信息数据。

(九)把比对关。加强重点环节审核,建立指标间勾稽关系的逻辑校验模块,强化对企业报送信息完整性与逻辑性的审核提示,减少各类数据缺漏和差错。开展年报信息和即时公示信息抽查检查,加强企业经营数据与部门信息、部门归集公示涉企信息与企业即时公示信息的比对,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公示。

(十)把安全关。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规定,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涉及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有效防范数据安全各类风险。遵循严格保护的原则,制定数据脱敏规则和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止因履职获取的非公示信息失控失察。因导致出现数据安全事故,或利用工作之便泄露涉密隐私信息的,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的,追究刑事责任。

五、做好实施

(十一)加强。优化公示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市场各业务条线,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主要要亲自谋划部署,分管负责同志要抓好落实。各级市场部门信用工作机构、信息化工作机构要具体协调推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二)注重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自媒体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公示系统利企便民各项措施与功能,让广大市场主体和公众充分享受便利和信用红利。要坚持典型示范引领,鼓励基层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要加大对各级部门的宣传培训,提高依托公示系统及其协同履行职责的能力水平。

(十三)严格检查。各省(区、市)和生产建设市场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优化公示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层层分解、层层抓实,并于2023年8月15日前报市场信用司。要主动担当作为,严格督促检查,严肃工作纪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优化公示系统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上午2:07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上午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