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五大穴位大人小孩都适用

实际上,对于幼儿来说,发烧的引起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感冒发烧,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尤其是小儿积食引起的发烧也是很常见的,那么对于不同的原因引起发烧处理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小儿积食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来一起看看吧。

小儿积食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五大穴位大人小孩都适用

小儿积食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的5个穴位图 儿童都适用

1、推天河水(主治高热烦渴、清热解)

天河水这个穴位走的是心经,心经主要是能泻心火,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这种方要适用于感冒发烧,并在38.5度以下的小儿。天河水的穴位是从手腕到肘腕之间的这个位置

方法: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沿着天河水位置从下往上快速的推;也可以用大母指沿着穴位从下往上推(推之前在宝上抹一点精油,以免力度过大伤到皮肤),每次10分钟。

2、推大椎穴(主治头痛、发烧、呕吐)

大椎穴的位置处于颈部与肩膀的三叉位置,当你低下头的时候用手去摸,会有一个明显凸起的部位,它的下缘凹进去的位置,就是我们要找的大椎穴。中医认为,大椎穴是“纯阳主表”的穴位,对一切表证有疗效。所谓的表证,就是在体表处,尚未入里,正处于和阳经气血“搏斗”的病。如恶寒、,就是典型的表证。因此,大椎穴可以用来解表、退烧。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对准大椎穴用力的往下压,也可以用大母指,对准穴位往下按约100—300次。(如果是,力度可以稍大点,如果是儿童,力度要把握好)。

三、按压合谷穴(主治发烧、咳嗽哮喘)

合谷穴位于我们的手部,其准确的位置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位。找合谷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五指并拢,寻找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突起的点,这就是合谷穴。这这个部位能有效的防治因感冒引起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方法:用另一指手的大拇指按住合谷穴,用力的揉按合谷穴5分钟,左右手交替按,共计10分钟。

四、按压十宣穴(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

十宣穴是最好找的一个穴位,它位于我们十个手指的尖端。或按压十宣穴,能起到疏风散热等作用。按压这个穴位通常用于高烧、小儿癫痫、、休克等急救性疾病。

方法:用大拇指的指甲处反复用力的揉按,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五、揉按曲池穴(主治退烧、缓解心烦)

曲池穴位于我们手肘直角处,在肘横纹外侧纹头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曲池穴具有清心除烦、退烧有较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因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效果更为明显。

方法:找到曲池穴,用右手拇指指端对准左手肘横纹处的曲池穴,用力下压,并做小幅度,下压力量逐步增加,直至有酸胀难忍的感觉为佳。左手按完再按右手,两手交替,连续按揉2-3分钟为宜。

孩子发烧急坏了?这4个穴位在家就能给孩子降温

(央视财经《消费主张》)今年冬季,乙型流感突然来袭,从南到北,各地医院儿科人满为患。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权威的专家,为您介绍一些增强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流感的好办法。

中西医结合来治疗儿科疾病是总医院儿科近年来的一个尝试。在这里小患者们不仅仅可以通过西医来检查化验、开药,也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用中药、穴位贴敷等方法进行治疗。

总医院儿科主任王红表示,中医儿科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流感和并发症,对于减轻一些西药的副作用也很有效果。

总医院中医科主任 牛晓亚 :像这种流感,首先在体内有内热的情况下,肺火、胃火比较亢盛的情况下,才容易肆虐,才容易复制的,我们中医典籍里面讲的,“正气存内不可干”就是我们抵抗力充足,有足够的正气,就能够应对这种,应对这种流感。

牛晓亚主任表示,流感在中医看来是风温,就是由风热病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只有扶正才能有效治疗,在这方面中医还是很有方法的。

总医院中医科主任 牛晓亚 :西药也有奥司他韦,这些抗的药,但是我们中医中药里面,有很多都有抗的,比方说有专门的抗口服液,有清热解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还有清,都有抗的效果。

记者调查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疾病是一个趋势。现在不仅西医院儿科开始引入中医治疗,传统的中医院儿科也都纷纷引入了西医的化验和检测方法。

穴位贴敷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拥有一批造诣精深、誉名中外的名老中医。在这里的儿科门诊记者看到,那些的患儿前来就诊,第一步也是要验血。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 主任 徐荣谦 :验血我觉得是必要的,验血可以明确孩子(感染)的是,还是细菌,还是支原体,如果是类的感冒,引起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再用这些药,所有的抗生素对没有作用,那你要用它,就是用它的副作用,它副作用是什么,过敏、肝肾损害,那家长要明白了,他自己也不会用。

徐荣谦教授,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从事小儿中医30多年,是东直医院原儿科主任“小儿王”刘弼臣的学术继承人,他将刘弼臣“从肺论治”的理论与“从肝论治”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以五脏学说与六经辨证相结合”的临床特色。

在徐荣谦教授的诊室内,记者碰到了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

患者家属:他从2023年就开始,每个月都咳嗽,他老咳,老病,老吃西药,然后不停地吃(药),根本就没有用,最后我们吃到过敏性肠胃炎,吃三个月各种抗敏(药)、消炎(药),又配点小中药,最后就急性肠胃炎。去儿研所还排不上号,又跑到儿童医院看急性肠胃炎,又吃了一堆药调理肠胃,折腾得不行了,然后一下体就不行了,我们着急了半年,家里人全病了,都着急,没有办法,后来找到徐老看病,让他一次就调好了,调了两周的(中药)就全好了。

徐荣谦教授认为,性流感是自愈性疾病,辩证治疗很重要,患者身体平衡了、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就会痊愈。对于像这样咳嗽比较重的孩子,除了服用中药,他还有一个叫五花香散的脐贴比较管用。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 主任 徐荣谦 :香料走窜效果特别好,换句话就是,中医走窜叫透皮,透皮效果比较好。另外为什么敷脐,因为脐部又称阙穴,这个地方皮肤比较薄,又有一个窝儿,所以外敷药容易在这个地方进行贴敷,发挥更好的疗效。不单是对于咳嗽,对于喘的我们也可以贴这儿,那么对于有些孩子腹泻的,甚至腹痛的,都可以贴这儿,包括甚至恶心呕吐的也可以贴这儿。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用对症的中药熬制成膏,然后贴在人体相应的穴位上。通过药物渗透、穴位以及脉络疏通来治疗疾病。穴位贴敷疗法无创无痛,最适合小孩子们。

除了脐贴,在东直门医院儿科,记者还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穴位贴。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 王俊宏 :在我们目前自己外治的(方法),一个是退热贴,我们是自己制的,清热解贴,对于这种高热、咽痛,还有流鼻涕,没有汗这些(症状),我们用这个外敷的,的膏药贴,效果挺好。对于小孩初期咳嗽的,我们有清肺贴;有痰比较多的,我们有清肺化痰贴;以平喘为主的,我们有平喘化痰贴;就是针对不同的(症状),我们有不同的药,都是用鲜药,自己做完以后,如果家长拿了可以(放)冰箱里,冷室保存。

穴位贴简单、方便、有效、保质期长,常有咳嗽、便秘、腹泻、积食、发烧等症状的小朋友家长,不妨可学习一下相应症状对应的穴位,有症状的时候及时贴上效果更好。

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用火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这位3岁的小患者是就是因为流感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来这儿进行拔罐治疗的。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 王俊宏 :拔罐对于这种感冒加痰,痰比较多,还有就是支气管炎,痰多,还有就是肺炎的恢复期,肺部的湿啰音不吸收,这些都促进吸收,化痰效果都挺好的。

患者家属:拔罐以后情况特别好,这个星期睡觉什么的,都挺好的,发烧都不烧了。

耳穴疗法

王俊宏主任告诉记者,孩子是“纯阳之体”,在寒热交替的季节常会因内热外寒而生病,容易得流感的孩子一般都是“流感体质”。中医外治方法多样,而且历史悠久,原理是通过人体体表的经络而透达到人体体内进行治疗,耳穴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当人体各部位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中医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并且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来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

佩戴中药香包

我国中医外治方还流传有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那就是佩戴中药的香包。

这种针对流感的香囊是将藿香、艾叶、桂皮等中药按照比例研磨成粉,装在小袋子中,平时贴身携带,孩子们闻着香味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流感的作用。中药香包是通过特定中药的香味,影响人的呼吸和气血运行,来达到扶正祛、疏风解表的作用。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心主任 李敏 : 推拿是隶属于中医的一个二级学科,不像大家理解的那样,谁都可以来操作,小儿推拿又是推拿的一个亚专业,它是在专业的中医理论指导下,才能进行一项治疗,而我们现在,我们的全是硕士以上学历,能够有这种夯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我认为我们更能够给,患者提供这种精准的服务。

其实在的很多中医院儿科都设有小儿推拿的项目,潞河医院中医中心在去年也专门成立了小儿推拿科,运行不到半年,就受到了患者们的认可。

患者家属:(孩子)会经常拉肚子,也是两个月差不多,(病)一回吧,也好不了,去医院化验什么的都没问题。然后听朋友说小儿腹泻(靠)推拿什么的,都挺好的,就过来试试,还真挺好的。

患者家属:本来是来看皮肤科的,因为他有,一下(出)一,后来来这边,大夫看了说给他推拿几下,然后中午起的,晚上就没了,我觉得太神奇了。

患者家属:发烧、咳嗽,上这儿就不烧了,后来我们又连续一共推拿了六次,感冒症状基本都消失了。

潞河医院中医中心主任李敏告诉记者,小儿推拿对于发烧、咳嗽、感冒、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鼻炎、腺样体、、惊风等疾病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学会这种绿色疗法,预防未病,潞河医院中医中心已经连续举办了两期公益的推拿亲子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生 赵文霞 :就诊前,家长可以采用在家里自己做小儿推拿,做一个紧急降温的处理,也防止小儿发生高热,小儿推拿降体温还是挺快的。

潞河医院中医科医生赵文霞告诉记者,推拿退烧的原理是疏风解表,清热去火,主要推拿的穴位有四个。

赵文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生:这四个穴位,分别是清天河水、退下六腑、捣小、揉内劳宫。天河水的位置是在前臂正中,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单向直线运动,操作频率要快一点,操作时间可以根据患儿体温情况适当,一般5到10分钟为宜,温度越高,操作时间越久一点,然后把这个介质换成清水,还可以在清天河水的基础上,有一个复式手法,叫打马过天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生 赵文霞 :蘸了清水,推完了清天河水以后,从腕关节到肘关节这样直线拍打,这是退六腑,六腑穴是前臂尺骨侧,从肘关节到腕关节这一条直线,快速地做直线单向地推动,一般操作的次数在300次左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生 赵文霞 :第三个位置,捣小,小的位置在于小鱼际与大鱼际相接处的凹陷处,为了操作方便,可以捣100次左右,这个穴位也是具有清心、凉血、除烦、镇惊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生 赵文霞 :第四个穴位是内劳宫,内劳宫的位置就是小朋友握拳的时候,中指尖处的位置,揉的方向是顺时针,揉大概一到两分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生 赵文霞 :以上四个穴位的操作对于所有的都可以适用,一到两次,体温基本上可以降下去。如果体温高于38.5(摄氏度),还是建议先吃退烧药,但是小儿推拿可以同时用,因为吃完了退烧药,四个小时以后,基本上体温还会再起来,一般现在像小孩秋冬季节的这种感冒,可能会持续四到五天,但是经过小儿推拿以后,他这个体温一到两天可能就慢慢降到正常。

虽然推拿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但小儿疾病变化快,应由专业进行辨证论治并执行,必要时还需要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中医中心主任 李敏 :这种只是一个辅助,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推拿也不是包治,一旦患者生病了,我们还是建议来正规医院,通过辨证来给孩子来治。

泡脚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除了小儿推拿,刮痧、捏脊、甚至是泡脚都是中医外治方式中能有效提升正气,对抗这次流感的外治方法。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 徐荣谦 :在流感的初期,有些流鼻涕,还没有出现高烧的情况下,或者是高烧已退了,他出现流鼻涕,打喷嚏,我们可以叫他泡泡脚,可以煮点山楂,煮山楂里头放点花椒,不要放多了。另外给孩子泡脚,应该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起码得三岁、五岁以上。泡脚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微微有些汗出,马上就停止,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甚至泡十几分钟就可以。泡脚的水也不宜太热,水的温度一般在30、40摄氏度就可以。

徐荣谦教授告诉记者,他将孩子的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的状态和疾病状态。家长不仅仅只是等到孩子处于疾病状态时才匆忙找医生看病,而是要在孩子健康状态的时候就学会养生“防未病”,在孩子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就学会中医调理,避免发展成为疾病状态。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 徐荣谦 :对于有一些容易感冒的孩子,我们经常给(孩子)搓搓后背,可以随意左右搓就可以了,那么这个背部,实际来说正是中医的肺俞穴的部位,这个部位对于肺非常重要,钱乙,中医儿科鼻祖,他讲8、9月间,风冷从背俞穴而入,这个是一个传入的通道,所以我们经常搓一搓,可以起到抵抗力的作用。所以像这种简单的方法,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掌握,这样我们就重视亚健康的调理,使(孩子)尽量从亚健康比较重的转成轻的,然后康复到健康体态,但是真正发病了,还是以内服中药为主,其他只是辅助疗法,别本末倒置。

专家表示,要想孩子不生病,孩子的日常养护是关键。同时,在流感季节,室内通风非常重要,尤其是幼教机构定时做好通风换气消的工作,有助于预防流感。另外要每天做好口腔检查、并且教会宝宝们科学洗手、佩戴口罩,从室外回家后先换衣服、洗脸,并且用海盐水冲洗鼻腔,把鼻子里的细菌冲走。

流感期间孩子饮食一定要清淡,控制吃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吃糖、零食,尤其那些已经阴虚或积食的宝宝,一定要控制住饮食才能减少感冒的几率。 

(0)
上一篇 1分钟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