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可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学位,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努力考研。而大学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学校,每年都会有很多研究生招生名额。但大家好像都不太愿意去研究生,真的是太令人奇怪了。接下来小编给您揭秘研究生为什么没人愿意去,背后的原因竟如此令吃一惊。

研究生为什么没人愿意去,研究生一直没有进展  第1张

研究生为什么没人愿意去

技术非常厉害,只要是出去的硕士,面试环节肯定高人一等,并不亚于清华北大,尤其技术所,像物理所和化学所,无论央企还是外企!中科研究生是被承认的非常出色。

他17岁就考上研究生,最后却惨遭退学,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都非常高,孩子们小时候都有一个选择题是一直没有解决的:到底长大了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直到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小时候想多了。可是对于贫寒家庭的孩子来说,上一个国内顶尖的大学是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跳板,于是这些孩子普遍刻苦认真,家长不让孩子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于是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机器”。

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因为他们迟早需要独立,而过于依赖父母会导致他们失去生活技能,变成生活上的“”。当然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说起他,都被称为“神童”,因为他在13岁的时候就考上了大学,17岁就成为中科研究生,可以说是开了挂一样的人生,但是他却被退学了,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这位“神童”就是魏永康,魏永康1983年出生,他的曾经当过兵,在战火中落下了,全家人都亲微薄的工资支撑着,于是全家人的希望都落在了魏永康身上。魏永康也非常争气,学东西非常快,年仅四岁就已经达到了普通初中生的水平,在其他孩子刚刚小学毕业的时候,13岁的魏永康就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

魏永康一直被当地人说道,觉得他的脑子一定是被开过光了,也经常夸魏永康的妈妈生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魏永康的事迹成为了当地人的佳话。由于上了大学的魏永康年纪还是很小,很多事情都是魏永康的妈妈操持着,她总说让儿子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使魏永康更加依赖母亲。

十七岁的魏永康凭借着出众的能力考入了中科研究生,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到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不再夸魏永康聪明了,而是觉得魏永康读书读“傻了”。他吃饭穿衣都需要母亲来照顾,喝水都是妈妈倒。在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优异的成绩和很好的学习能力,更要看人的整体素质。

得知了魏永康的“事迹”之后,劝退了魏永康,生活不能自理的得人真的很难具备在里面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魏永康被劝退后也明白了,自己之前太过于依赖母亲,母亲对他过分的溺爱使他不知道该如何自己生活。魏永康开始改变自己,后来又考上了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已经结婚生子。

考研究生的初衷是什么?

这两年,“不忘初心”成了一个高频词,但估计真正知道自己奋斗的“初心”研究生并不多。

大学本科毕业后,为什么要考研究生?

因为题主没有交代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不知道题主的具体“初心”。但是,能够考生中科研究生,一定是在本科阶段非常优秀,非常努力才会有这个良好结果的吧。要知道,考上研究生的毕竟只是少数,被录取的应该都是龙中人凤啊。

原因很简单,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以研究生为学历。目前在我国,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硕士又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而学术型硕士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将来的就职倾向多是研究型机构,比如大学或者科研院所;专业硕士以就业为导向,将来的就职倾向多为企事业单位,不一定以学术研究为主了。

因此,如果没有对学术研究感兴趣为基本出发点,盲目地报考研究生,或者仅仅是为了逃避“本科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而上研究生的话,你会觉得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从题主提供的信息中,“导师也没有给出明确地指导”来看,题主应该还是有比较强烈的学术研究的意愿,以及向从事科研的强烈动机的。

那么,题主还是觉得“读不下去了”,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还是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层面进行简单地探讨。

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差异

导致题主“读不下去了”的可能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与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不同!

题主可能比较习惯于原来本科时大学的氛围,在一般综合性大学,学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社团活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等等,都比较频繁。即使是在研究生阶段,每日的上课,实验都实在校园内进行的,你可以混迹在多个实验室里,寻找你熟悉的老师或者同学,帮你排忧解难,甚至可以像本科生一样去蹭自己喜欢听的课程。因此,感觉在大学里读研究生似乎更大,接触面更广,可以学习以及想要学习的东西都比较多。尤其是学校里常常会有各个院系邀请的、吸引力超强的、丰富多彩的讲座,这些让学生们往往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接触到更新鲜有趣的话题,从而拓展你的研究思路。

在系统内部则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是比较大一点的研究所,其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及上课的师资等,都和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差不多,应该也能很快的适应。但是多数研究所里,是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中,来进行学习和成长的。在科研院所里的导师,通常是以做课题为主,没有像大学里做研究的导师那样有较多的教学任务,因此,及早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去,尽快寻找到你的兴趣点,跟导师磨合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课题,这是在研究生开题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在科研院所,学生们除了第一年在研究生院里能够像大学一样上课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自由”探索阶段。题主的那种“导师也没有给出明确地指导,研究的氛围也没有”的感觉,通常是这个阶段最容易产生的感觉了!然而,这个阶段又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如果什么事情,都是导师帮你规划,设计好了,你真的就沦落到一个“打工仔”的地步了。因为科学研究,需要有内生的动机,需要你自己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要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你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自由摸索阶段。

自我效能感:你是做科研的料吗?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题主“读不下去了”的可能的内在因素。让题主产生这种想法的内在因素实在太多了,除了很多答主已经提到的个人职业规划、人格特质等等因素之外,这里只是从心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入手进行简单分析。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个人行动控制的知觉或信念。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感觉、思维和行动上都各不相同。注意,这里我们提到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是指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人衡量、评估自身能力后得到的综合信息结果,是一种主观感觉。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和无助相联系。具体到这个问题上,就是题主是否觉得“自己真的是做科研的料”。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替代性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情境条件。不同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因此,结合这些因素,可以简单看看题主在中科这段时间里的经历,使得自己的自傲效能感在降低,从而产生焦虑、紧张和无助感,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少许抑郁成分,

应该怎么办呢?是退学还是忍受?

这个问题的选择,最终的决定权当然在题主手里。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还没有到需要退学的地步。那么,需要忍受吗?

答案是:NO。你不需要忍受,而应该是享受!

重要的是,真正回归到“不忘初心”,题主更多地应该是把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去!去享受做科研的乐趣。一旦你静下心来,你会发现,其实在别人眼里非常枯燥的研究会带给你许多的快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学会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你需要学会跟导师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沟通;

你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

你需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

要坚信,科学研究是没有平坦的大道的,你遭受的每一个挫折,都是你迈向成功的一步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