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 – 潇洒女人网 //m.ezbizlink.com 潇洒女人网-提升女人生活品质 Tue, 22 Oct 2019 09:34:4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1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的标准文字是 //m.ezbizlink.com/guanzhudian/201910229173.html //m.ezbizlink.com/guanzhudian/201910229173.html#respond Tue, 22 Oct 2019 09:34:37 +0000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就是秦朝的一统天下,当然了,既然是统一了,那么使用的而一些东西文字应该也是统一的,这些都是继承秦朝的传统,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看看秦统一全国后统一的标准文字是什么,快来一起看看吧。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的标准文字是

秦朝统一文字 史无前例文化统一 功不可没

秦朝是我国第一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对于秦朝呢?我们想到的是什么?赋税劳役?焚书坑儒?还是兵马俑?可能在我们的印象中,秦始皇冷酷凶残,为了巩固国家,为了使六国的子民顺从,只主张法家思想,还在思想上限制他们,可以说是比较变态了,比如焚书坑儒,但是这实际上是秦统一思想的一次改革,有一定进步的意义,就是手段过于残暴了。

秦朝统一六国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容易,几乎是动用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去开疆拓土,好不容易统一了,统治者当然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其他六国的子民顺服于自己,所以统治阶级就想在文化方面全国也要统一。中国古代各地联系不像现代这么方便,不同地方,文字差异很大,而且不同的文字之间也没有什么结构规律,如果文字不统一,各地的联系就非常的不方便,下的圣旨到偏僻的地方也看不懂,所以同一文字更是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公元221年,秦始皇颁布了“书同文”,简化了,秦文变为小纂作为全国统一通用的字体,用于公文法令,同时废除了其他字体,比如说“马”这个字,在以前有很多的写法,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规律和联系,但是统一之后就都写做“马”了。后来李斯赵高等人编写小纂的字帖向全国分发供人学习。


除了用这个方法,秦始皇出巡道德地方都要用小纂立碑刻字,比如说出名的泰山石刻。在当时的形势下,程意根据当下民间流行的字体自己整理出一套更为简明的字体—隶书。隶书的出现,可谓是中国汉字发展的里程碑,我们现在用的楷书,这一字体就是隶书的衍生,不仅如此,统一字体更大的意义在于,我国地大物博,民族种类多,后来还出现了分裂割据情况,但是至少文字统一之后,文字就变成了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条不可磨灭的脉络,而且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是非常丰富和先进的,这也和秦国统一文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秦帝国统一中国文字,字体究竟是采用的小篆还是隶书?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后,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帝国的政令能在统一后的广袤国土上得到贯彻执行?但是六国的文字字形差异很大,对帝国政令的通行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另外一方面,文字的不统一,也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基于上述背景,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以始皇帝为核心的帝国高层决定统一中国文字。

要统一文字,首要问题就是要确立文字基准,也就是说,以哪一种文字为统一基准。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小篆和隶书都开始流行了。这两种书体的差异就在于:

小篆,笔画复杂,整齐协调,写出来的字像图画一样漂亮,而且利于辨认,但是书写起来比较麻烦。

隶书,相对小篆来说,笔画比较简洁。但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讲究“蚕头燕尾”。

那么秦帝国究竟是采用了哪一种字体来统一中国文字呢?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历史学家王立群教授,认为秦始皇统一文字用的是小篆,而不是隶书。主要的理由如下:

其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了向天下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范本,当时秦帝国公认的三位书法大家——李斯、胡毋敬、赵高,分别用秦小篆书写了三篇范本,其中李斯写出了《仓颉篇》7章,胡毋敬写出了《博学篇》7章,赵高写出了《爰历篇》6章。这三篇秦小篆杰作曾经被西汉皇室收藏,并重新进行整理,以60字为一章,共分55章,共计3300字。至为可惜的是,这三篇杰作的文字内容在后世泥牛入海,无法查找了。

其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经进行了五次大巡狩,在各地都留下了众多刻石。这些刻石均是用小篆刻写的,内容也基本都是颂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那么所用的小篆必定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文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部分这些刻石的临本或摹本,其中泰山刻石中还有留存至今的实物。

其三,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有一段明确的记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里说的很明确,秦帝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就是所谓的小篆。由于《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经典和奠基之作,其作者许慎对于统一文字的说法,一定有他的文献参考依据。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今天出土的诸多秦简中,我们却发现了很多用隶书书写的文字?这又作何解释呢?

对此王立群教授给出的解释是,秦始皇虽然是采用小篆进行了文字统一,但是最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也很明确,就是小篆虽然华美漂亮,观赏性很强,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方便书写。而文字的最大的功能恰恰在于交流,一种不具备实用性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即使帝国强推小篆也是无济于事的。而当时在秦国也已经较为流行的隶书则书写便捷,实用性很强,百姓更愿意使用。

而著名的秦史学者孙皓晖先生则提出了另外的看法,他认为秦帝国统一文字是采用了小篆为主、隶书为辅的两种书体。具体的方略是,帝国的公文或者契约文书中必须使用小篆书体,而个人的私人往来信件等事务,书体自便。可以使用小篆,也可以使用隶书。

这一文字政策,主要是顾及到当时社会已经有许多种流行于战国时代的实用简便的写字方法,若骤然全部取缔,是不利于社会生活的。保留并承认这些简便书写在私人交往中的合法性,既便于个人交往,又照顾到战国两百余年所形成的复杂文字形态的渐进性。也就是说,秦帝国在事实上将统一文字看作了一个历史过程,而没有急于求成地一刀切。

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是秉持务实不务虚的传统,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帝国略有膨胀,在统一文字上固然选取小篆作为主体以彰显帝国的华贵威严,但也并没有完全忽视实用便捷性,所以最终选取了一种折中策略:小篆为主,隶书为辅。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最后还是要肯定一下,秦始皇统一文字功不可没。虽然,在主观上更多的是为了加强统治,便于政令执行。但是,文字的统一在客观上为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这对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成为维护中国统一的无形文化力量。


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

秦始皇从继承秦国君主之后,征战四方统一六国,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也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以及货币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书同文。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国文字也不同。秦统一后,诏书发至桂林,当地人均不认识。这种状况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小篆”,后来又出现“隶书”。


文字统一,对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尽管秦朝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极大,彼此仍能进行交流。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战国时文字已广泛应用,在长期的演变和应用中,各地区"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一个"马"字,七国各异,发音也一定不同。既妨碍政令的推行,又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命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原来的大篆简化为小篆。


后来又简化字体,采用狱吏程邈把小篆圆转笔画变成方折的字体,便于书写,这就是"隶书"。秦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以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而来的。到西汉时,隶书便成了通行全国的文字。文字的统一,是华夏文化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
//m.ezbizlink.com/guanzhudian/201910229173.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