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我国高考制度一直是归属地考试的方式,这样的制度在目前还是有一点的缺陷的,毕竟现在随着父母异地上学的学子有很多,异地高考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全国异地高考方案破冰进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全国异地高考方案破冰进程

全国、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CFP供图

全国异地高考方案破冰进程 高考制度一直是归属地考试的方式  第1张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情况。CFP供图

3月3日,部长在列席全国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异地高考的问题,正鼓励各地尽快推进,现在到最后的阶段了,用不了10个月就会相关。

他同时表示:“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除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外,还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条件要求,家长要在当地有工作。涉及很多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城市可能难度稍微大一些,也为此正在积极协调,鼓励各地尽快推进。”

此前,山东省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明确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表示,酝酿中的异地高考方案与山东的“思路上一致”。

全国、副部长杜玉波进一步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

刚刚开始,此番表态无疑引起巨大反响。期间,异地高考成为一个热点,引起各方讨论。

全国异地高考即将破冰,已无疑问,但异地高考的门槛如何设置、如何兼顾本地户籍考生的正当权益、实施的时间等三大焦点问题仍需要明晰的答案。

异地高考久拖不决

其实,这不是部长表态。2011年全国上,就明确表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中、高考问题,“很快会有一个方案”,“目前正在和上海、研究”。

有了这一信号,在长期工作居住,但因为孩子无法在京高考而焦虑的家长看到了希望。

2011年3月24日,20名在的学生家长向学生司递交了“学籍与户籍分开,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都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孩子当中大部分在完成了小学、初中教育,马上面临高考。

2011年10月,他们又向公开了版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并递交给。这份方案提出,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具体措施是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对于、上海等情况较为特殊的区域,方案中也有明确设计: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之后,这些非京籍家长每个月育部办提交,希望能够得到明确答复。同时,上海、广东等地的家长志愿者自发,在地铁口、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目前,已争取到接近10万人次的公众签名。版《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就是他们在调研、征求意见,专家学者、家长、媒体记者召开研讨会的基础上拟成的。

不过,这些努力没有带来任何进展。其中,有些孩子已经进入高三,有的与父母分离回到几乎没有生活过的户口所在地,以报名的方式参加当地高考。有的只好选择出国。

一位网名为“网上游”的母亲,孩子在一所知名中学读书,成绩在班里排在前几名,是市级三好学生。由于没有市户口,经过痛苦的考虑,这位母亲无奈地决定让孩子去读一所民办学校,准备将来出国读书。因为小孩从一年级就在读书,老家的教材与不同,孩子回去参加考试也不可能有好成绩。

“曾表示要在2011年年底前相关,但是一直没有,对我们的也没有明确的答复。”一位家长志愿者用“”来形容已经到了承受极限的心情。

异地高考涉及城市承载力和多方利益

对于不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称为"异地高考",许多人并不赞同。3月7日,在全国教育界别讨论时,部长再一次被记者追问,他明确强调:"不赞同‘异地高考’这个词。我们只是想办法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接受更高的教育。允许非户籍考生参加高考是大的方向。"

为落实《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一直在进行高考方案的拟订。2010年年底,教改小组办公室委托教育会,对高考方案进行调研,在16个专题中,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办法"。也就是说,高考方案包括考试、评价、招生等多方面内容,非户籍考生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只是其中一部分。

据参加过的相关专题调研的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这一部分已经讨论过多次,几次成文,多次修改,是讨论最深入、情况最复杂、耗时最长的一部分内容。对于的一些建议,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家长从自身情况考虑,有些简单,其实涉及各个地方的管理、教育投入、土地征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地方担心的是,一旦放开高考,会给当地带来教育不足等问题,并造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其中以、上海、广州等集中城市最为突出。  以为例,近几年,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但是从2013年开始,由于"金猪宝宝"、"宝宝"等2007年、2008年出生的进入学龄阶段,入学人数将大量增加,据初步测算,2014年市将有18万人入学(2009年只有7.2万人),那么这些孩子之后各个教育阶段的教育都需要加大投入。有人提出,等这批孩子考大学时,的录取率还有没有目前这么高,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在教育会、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看来,关于非户籍子女在居住地高考的制定和发布过于迟缓,潜在的原因是各地的与人口的矛盾。异地高考不仅是在什么地方考试的问题,而是与考试制度、录取方式密切相关。而目前整个高考方案都处于停滞状态。

2011年7月5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曾有一份《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高中三年学籍注册在湖北,均可在湖北省内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将从2009年秋季入学、2012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开始实行。"

可是,当年10月26日,湖北省发布有关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的通知,报名条件仍为"具有湖北省常住户口的中国公民",外省籍学生仍无法在2012年实现异地高考。

也有人提出,如果恢复高考统一命题,异地高考就会名存实亡。

早在《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向征询意见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就专家学者,多次讨论,起草了一份《高考方案》。其中,以"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提出构建新的考试与招生制度,尤其注重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落实高校招生自等基本价值取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要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为核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即:"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

但是"统一考试"并不可行。目前已经16个省份进行自主命题,其中一部分省份由于自身力量问题,难以保证持续的高质量,明确表示愿意回归统一考试。可是、上海、浙江等地自主命题多年,强调多样性和特色,不愿回归统一命题。

异地高考门槛有多高,如何防止投机?

在,当对异地高考明确表态以后,一方面是备受折磨的非京籍家长看到一丝曙光,一方面是一些户籍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竞争会加剧,有些网上讨论甚至言词激烈。

由于教育不均衡、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投放不均,全国各省(区、市)有高考分数"高地""低地"之分。一些以、上海、天津为首的大城市,因为高等教育集中,历年来考生录取率较高。而一些人口较少、录取率较高的西部省份也严防"高考"。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担心异地高考一旦,会引发很多"投机者"奔赴"低地",甚至引发新一轮"高考"。由此,异地高考放开多大程度,门槛多高成为最集中的两个焦点。

曾经透露,门槛设置应该考量下列因素:流动人口在输入地的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以及随迁子女在输入地的教育完整性。

有京籍家长在网上建议允许外地户籍学生在京参加高考的条件为:学生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学籍证明;父母必须有10年以上的工龄,包括社保和工资纳税证明,不能补缴;住所证明:房产证或者10年以上租房证明(有街道+6人以上本地邻居证明+信件邮戳证明);独生子女证。

在京籍家长的E度网上有人发问:"什么是父母有‘工作’,谁来界定?连续纳税、固定住房,这些由哪个部门来审核,会不会将来又一个办各种手续的黑条?"

杨东平认为,这些京籍家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如果把连续学籍的期限合理拉长,就会扼制一部分投机行为。关键是要尽快,否则永远迈不出第一步。

山东新的高考规定,凡在山东省高中满三年的非户籍考生均可享受户籍考生待遇。一位曾经参与向递交的家长志愿者认为,因为山东是高考"高分"大省,加上高等教育比较充足,连续几年高考录取人数递增,可是适龄生源却在减少。因此山东的对、上海这样的城市可能不太适用,但可以把门槛适当提高,要求父母在当地工作、居住的年限拉长到四年、五年,甚至更长。

孩子等不起

从事信息技术研究的李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工作,他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上学,但是全家人的户口一直在山西。李先生了解到,一些户口在外地的孩子,知道不能在参加高考,上到初中,甚至小学一毕业就回原籍上学。可是因为自己有"绿卡",一直对孩子能在参加高考抱有希望,也不愿意孩子离开父母一个人回到山西。可是孩子现在已经高二了,到底能在哪儿参加高考,还是一个未知数。他和爱人都非常焦虑,孩子也经常说一些丧气的话,有时甚至表现出对的不满。

"如果不能在参加高考,只能让孩子回到山西复习,借住在亲戚家。"李先生和爱人不打算让孩子出国,因为如果那样做,孩子的挫败感会更强,难免生出仇恨情绪。

2008年1月,曾有一名女生因临近高考报名截止时间,可自己没有户口无法报名而服药。虽然这名女生后来被及时抢救挽回了生命,但这起与户口、高考相连的恶件仍刺痛了许多人的内心。

山东新的高考规定,异地高考从2014年开始。一些非京籍考生的家长充满期待:"什么时候是个问题,什么时候实施也是一个大问题,孩子的教育等不起啊!"

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赶上的改变。一位家长认为,是引进人才最早的城市,也是户籍卡得最死的地方,所以随迁子女面临的高考问题最早,因此应该提早开始。

中国青年报记者为此采访市教委副、新闻发言人线联平。线联平说,目前还没有接育部的有关文件,因此市还没有相关。随迁子女居住地高考非常复杂,需要做扎实细致的调研工作,市正在抓紧做相关研究。

一直关注高考公平的魏汝久律师认为,既然已经明确时间表,现在关注此事的家长和教育界人士能够做的是,提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设性意见。他认为,上海的难以,是因为会损害到原户籍居民的利益,当然这是一种地方垄断行为。针对的情况,他提出了两种,一是参照山东,允许达到一定门槛的考生在参加考试,不增加高考录取名额;二是通过计算,按非京籍考生增加比例,扩大录取名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给学生和高校更多的选择权,改变现在的"伪自主招生",他提出:"当原有的高度垄断的高考录取计划体制不复存在时,户籍制对高考的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这个思路如果能够实现,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就好像中国的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美国高校会要求学生拥有美国户口吗?"

今年2月,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其他暂住人口在当地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措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修改的认真修改,该废止的坚决废止。

异地高考,是2013年全国高考的最大亮点。2013年作为异地高考“破冰”的第一年,将有20多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为数千人。在900万人的高考大军中,这个数字所占比例不高,但却是中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进步。

聚焦异地高考:“京沪版”异地高考方案如何破冰

刊发了转发、发展和会、人力和保障部以及部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的通知》。该意见要求,在因地制宜的方针指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在2012年年底前。(9月1日)

总体看来,根据这一意见,异地高考矛盾并不突出的地区的异地高考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事实上,像山东省,已经在早前公布了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而问题的关键是,只有真正解决异地高考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包括、上海等地的异地高考问题,才能让这些地区数量众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得到的实惠。对此,意见并没有明确,而只是专门指出,“、上海等人口流入比较集中的地区则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制定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也就是说,意见把京沪两地进城务工人员关切的异地高考方案的,抛给了地方。现在的问题是,京沪等地怎样制订具体的异地高考方案?在笔者看来,应该注意三方面。

首先,应该从层面,协调高考录取指标,并尽快将有关措施公之于众。众所周知,在京沪等地推进异地高考,直接的矛盾就是本地户籍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之间的高考利益冲突,本地户籍人口担心异地高考,会影响到自身的高考利益,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打消本地户籍人口对异地高考的顾虑,才能让异地高考得到顺利推进。

其次,应该坚持当地高考、当地录取为主的原则,解决异地高考。此次意见中还提到,“对不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衔接,保障考生能够回地参加升学考试;经地和流入地协商,有条件的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务。”这指的是为不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其他考试路径,在笔者看来,这不应该成为地方解决异地高考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异地借考,由于全国各地考题不同,录取率不同,操作空间并不大。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说,异地高考就是给他们公平的考试机会和录取机会,这应该是地方制定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发点,这也就要求地方尽量设置较低的异地高考门槛,如果设置的门槛条件太高,能异地高考机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相当少。异地高考对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成了一场空。

再次,在异地高考矛盾突出的地区,解决异地高考,必须突破现有高考制度框架,探索与高考相结合的思路。毋庸置疑的现实是,就是出面协调各地的招生录取指标,地方还是会根据本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情况设置异地高考的条件,如此一来,异地高考问题也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要根本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就需要推进高考,打破现行的高考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正是由于这一制度的存在,才把高考录取指标变为各地的蛋糕,也才有高考按户籍报名的规定,如果实行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高考报名户籍限制也就失去存在的土壤,异地高考也就完全实现。

以大学为例,如果大学实行基于当前11校联考(北大自主招生采取的笔试)的自主招生,参加联考的学生,用联考成绩申请北大自主招生,北大自主招生资格后,不再要求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不就实现了全国异地高考吗?——北大的11校联考是全国统一测试,各地学生都可报名参加。实现这一步,只需取消当前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的嫁接即可。而北大采取这种自主招生,完全合《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另外,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用当前的高考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的依据也完全可行,考生参加各地的高考,大学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条件,达到条件的考生用高考成绩自主申请大学,大学结合考生的中学成绩、高考成绩、大学面试考察成绩以及地区教育因素加以综合评价、录取,也突破高校报名的户籍限制。

客观而言,在目前的高考制度框架下,各地实行异地高考的空间是比较狭窄的,面临高考指标的划拨、各地教育的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与高考结合,才能为异地高考的探索拓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