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的身体状态却没有跟上节奏。生活里很多人脾虚湿气重、睡眠不好,整个人提不起精神,有的人就想吃点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来调理一下。据说吃归脾丸或者健脾丸效果比较理想,那么到底脾虚湿气重吃健脾丸还是归脾丸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了解下。

脾虚湿气重吃归脾丸还是健脾丸,脾虚湿气重吃归脾丸还是健脾丸或人参归脾丸  第1张

脾虚湿气重吃归脾丸还是健脾丸

前段时间一女性患者朋友,自述月经持续半月,仍不尽,但又找不到具体原因,非常紧张紧张、焦虑,于是通过仲景健康在线问答发起提问。

在临床上这一现象称之为崩漏。通过进一步了解,这名女性是一名白领,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加上近期心情不畅,然后就出现了月经半月的崩漏情况。

崩漏属于月经严重失调的一种现象,是妇科比较常见的病症,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及一些处于的女性容易出现崩漏现象,还有一些产后女性,也有的会有崩漏症状,当出现崩漏时,不要过于慌张,及时止血是关键。止血过后要采用一些中药调理,防止下次崩漏的发生。

引起崩漏的原因有多种:心脾两虚、肾气不足、早产多产、不节制、忧思过度,脾虚、血瘀、血热等都可能引发崩漏。

不论是哪种原因出现崩漏一定要积极治疗,到医院详细检查,排除肌瘤、病变,内膜炎等情况。同时尽快用药,使月经量恢复正常,以免失血过多造成贫血。

中医认为心脑是同一系统,人的精动由心所主,同时又说脾主思,心的思考需要脾的支持,也就是说人在思考和从事脑力工作时心和脾是同时工作的,而长时间的劳心过度就会形成心脾两虚而致病。尤其是女工作压力大,长期积累紧张焦虑的情绪或者思虑过度均能引发崩漏反复发作。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组方: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等症,临床可用于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等面色黄白,动则心慌心跳,疲倦无力,喜卧;崩漏;更年期综合征;心律失常等。

因此一旦确定因心脾两虚引起的崩漏,就要及时在指导下服用归脾丸进行调理治疗,市面上归脾丸的种类较多,一定要选择大厂家的知名品牌,比如仲景宛西制药生产的仲景牌归脾丸,不仅保障药材地道,在上采用浓缩丸剂型,较传统剂型,具备服用量小、携带方便、易吸收等优势,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人群服用。

仲景支招:失眠重灾区的80、90后,如何正确服用归脾丸

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贪恋夜生活等等,睡眠质量令人堪忧,《2023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睡眠健康问题愈发年轻化,其中失眠最严重的是80、90后。

失眠可能对你仅仅是一种提示:失眠会引起疲劳感、情绪不稳、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整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临床显示,归脾丸治疗失眠,对心脾两虚型顽固失眠、其他轻度或重度失眠,均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心脾两虚型失眠,通常还伴随乏力、气短、面色晄白,以及腹泻、腹胀、消化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类似水肿的虚胖症状,还有的则溏薄。在确定属于心脾两虚证后,用归脾丸会有明显改善,但是要求患者服用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如果是急症,需要服用归脾汤。

归脾丸有着千百年的应用历史,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是一剂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古方。“归脾”之意,指的是把本该是脾的工作重新归给脾。中医认为,脾的功能很多,除了化生气血,还有统血的作用。所谓统血,指的是血液在经脉中的正常运行。如果脾虚,气不足,那么血液不能滋养经脉,简称“脾不统血”。

古方归脾汤对应的现代中成药是归脾丸。主要组成药物有党参、炒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这些药物具有健脾、益气、补血的功效;同时还有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这些药物主要功效是补益心脾、安神;另外还有一味木香,可行气舒脾。养心安神了,睡眠自然就好了。

焦虑型睡眠,焦虑首先伤害的就是脾胃。中医认为,“心静则神,心不得静,则神躁扰不宁也”。也就是说,焦虑症,与中医中的“心”功能缺失有关。具体是什么缺失呢?中医又认为:“心脾血气本虚,或为怔忡,或为惊恐”。也就是说,心脾功能失调所致的气血虚,是出现焦虑的主要原因,同时会导致失眠发生。

所以,中医治疗焦虑症型失眠,重点就是解决心脾功能失调所致的气血虚,而归脾丸,恰恰就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中成药。

如何正确选择服用归脾丸?仲景宛西制药生产的仲景牌归脾丸,不仅选材地道,上,更采用浓缩丸剂型,最大限度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保留,且服用方便易吸收,是现在市场上同类品种的佼佼者,深受消费者青睐。据2023米内网数据显示,归脾丸市场竞争企业超过200家,领军企业为仲景宛西制药,仲景牌归脾丸市场份额接近50%。

湿气重的人,可分为“脾虚生湿”和“水湿犯脾”两种,调理不同。

“湿气重”,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了。本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按理应该身体状况更好,为何湿气却加重了呢?主要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而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并作出调整,因此,“湿气重”,也确实在增加。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湿气偏重呢?

《黄帝内经》说“湿性重浊”。根据这个特点,一般来说,湿气重的人,会有“重”的感觉。无论是身体上、精神上、动作上,都有点偏于“重、浊、慢”。比如莫名的犯困、嘴里感觉、身体觉得沉重。这些都是湿气悄悄在体内滋生的表现。

湿气作为一种“”,它最容易影响的就是我们的脾胃,而我们脾胃有了点问题,最常产生的又是“湿气”,可以说,湿气和脾胃是互相影响的、互为因果的。我们就分这两方面来了解一下:

脾虚生湿:

脾虚生湿引起的“湿气重”,我们要注意的是:“脾虚”在前,湿气是后来衍生出来的。所以,脾虚生湿的人,常伴有其它脾虚的表现,如脾气虚,则主要在倦怠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进食后肚子胀等这些方面。如果脾阳虚了,则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更出现阳虚的表现,如形寒肢冷、腹胀腹泻,便溏等等。

而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脾虚生湿会在脾虚的基础上,出现“湿气”的问题。比如脾虚会有倦怠乏力,湿气重了则还会出现沉重,脾虚会有头晕的表现,这是因为升清不足引起的;湿气重了,还会出现头昏。请注意,头晕和头昏是有区别的,“晕”多伴有眼花旋转,“昏”则只有昏沉沉、满头雾水的那种感觉。

脾虚生湿,“湿气”的表现比“虚”会更明显一些。水湿也不会仅拘泥于某一个方面,会呈现一种“泛滥”的感觉,比如头昏、口腻、腹胀、清长、变溏、脚踝浮肿等等,但却又不是特别严重,这之中的感觉是比较微妙的。

关于脾虚生湿的调理,其实比较简单,历代医家对此有大量的成方可供参考。我们只需要强调一点,单纯的去湿气是行不通的,应该是健脾祛湿相辅相成。比较合适食物,有山药芡实之类,我们可以随意选择。

水湿犯脾:

请别笑,也别看和脾虚生湿只是一个顺序不同,但里面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我认为,很多人一直在去湿气,却总是感到湿气重,可能就是这个方面区分得不够。

水湿犯脾的形成,首先是“水湿”,这水湿从何而来?一是外界的水湿之,比如的环境、淋雨、长期浸泡在水里等等,这是水湿外袭;一是多食寒凉食物,水湿内生。这两个方面,都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所以说,脾虚生湿,可以分气虚和阳虚两种,水湿犯脾,则是主要是脾的运化不足。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水湿犯脾的表现,和脾虚生湿的侧重也是不同的。脾虚生湿以“虚证”为主,水湿犯脾以“湿”为主。也就是说,水湿犯脾的人,多以那种“昏、重、滞”为主。

如果开始是“外湿”引起,那可能就以全身酸重、头昏脑胀等为主;如果是“内湿”引起,则主要以腹胀腹泻、饮食消化不好为主。这些都是两者大致的差别。

水湿犯脾引起的湿气重,处理起来比脾虚生湿其实要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还是要去掉根本因素。比如环境,那就得改变居住环境;如果是饮食引起的,那就先更正饮食习惯,然后再祛除湿气。

祛湿的方法也有很多,苦温燥湿、芳香化湿都是可以临证选用的。历代医家留下的名方也有很多,比如藿香正气散就是其中之一。饮食调理上,红豆薏米粥、冬瓜汤等等都是不错的祛湿美味。

综上所述,湿气重的人,在祛除湿气时,最好先区分一下,自己是脾虚生湿还是水湿犯脾,区分清楚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去湿气”,那样才能更利于养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