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最后更新 : 2019年8月5日  

世界上的每一天都在变化着,每个地方出现的人也都是不一样的。当你刚去到一个地方时,会看到一些人和风景,但是当你再次去的时候,风景依然是那样美丽,可曾经的人却已然不见了。古人的诗中也曾描绘过这种景象,就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句诗。今天小编为您介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快来一起看看吧。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为什么能感动少女?

崔护留下的诗很少,一共只有6首。其中有四首五言诗,语句都非常凝练,是规规矩矩的好诗,但都不怎么打得动人,达不到名篇的标准。他这首《题都城南庄》就不一样了,无论谁见到,都会爱不释手。崔护这首诗不但感动着我们,也打动了曾经站在桃花边上的少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里面含有思念、赞美、失望、惆怅等多种情绪,综合起来就是含蓄的表白了。去年来的时候,崔护曾到门里讨水喝,见到少女美貌,曾搭讪来着,但是少女并没有理他,只好离去了。今年又来,特意到此门中,说明他一直思念、怀念这个少女呢。崔护用人面比桃花,赞美少女的容貌,如桃花一般美丽的姑娘,谁又能不怀念呢?今年又来当然不是为看桃花,也不是为讨水喝,特意为这位桃花姑娘来的。来了却见不到人面,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经出嫁了,崔护的失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怔怔的站在那里,看着桃花,想着人面,这就是惆怅了。崔护去年离开之后,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对这个桃花姑娘心生爱慕了,所以又来到这里,找不到桃花姑娘,留下了这首诗。


桃花姑娘并没有出嫁,只是去亲戚家做客了,她回来以后,看到崔护的这首诗。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崔护都是她理想的夫婿。从情意来看,崔护去年来家里讨水喝,搭讪过自己,说明他对自己的容貌满意。今年他又来找自己,说明他还想着自己。从他失望又惆怅的表现来看,说明他已经对自己暗生情意了。从他的诗句来看,崔护很有才华。从他的姓氏来看,锦绣前程是有把握的。


在唐朝,你不能只看诗,还要看看诗的作者,他姓崔,那么好了,锦绣前程一定会有的。崔氏是一个大族、望族,实力强大到什么地步呢,强大到唐玄宗一度不敢用崔氏人才做宰相,担心人们附庸他们。翻开唐史的列传,几乎隔不几章就有姓崔的,宰相就出了好多,唐朝年龄最小的宰相就姓崔,三十八岁拜相。崔护,二十五岁中进士,官做到京兆尹、岭南节度使,却没有入列传,就可以想得出崔氏宗族人才之盛了。


桃花姑娘看完诗,再看到崔护这个名字,她就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夫婿,思念成疾也就不奇怪了。在唐朝,是最重视门第的,望族买婚卖婚,聘姑娘招女婿,要的价钱很大,寒门当了大官的都以和望族通婚为荣,魏征、李勣都不能免俗。桃花姑娘知道就要错过这么一个如意郎君,懊恼就别提了。说她因懊恼已经去世了,崔护来了又把她哭醒的,我是不相信的。她懊恼、思念,放不下崔护,崔护也没放不下她,第三次又来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什么意思

释义: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原诗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白话文释义: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崔护的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扩展资料: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

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原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解–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释义–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出处–崔护《题都城南庄》

创作背景–崔护在桃花盛开时节游玩时偶遇一位美丽的农家姑娘,留下美好的感觉,然第二年的此时此地却见不到那位姑娘了,唯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今昔对比,已是物是人非,徒增惆怅之感。


扩展资料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

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原文《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文学赏析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

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

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