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看到一道风景时,脑海中便自动搜索相似的事物。比如两岸的山峰绿竹,它们本身就特别吸引眼球,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倒映在水中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真的是很神奇了。接下来小编给您说一说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什么,满足您的小小好奇心。

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什么

读句子,在比喻句后打“√”。

1、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

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什么,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在水中就像什么  第1张

2、这天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 ( )

3、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深蓝的天幕上。 (√)

4、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

5、她长得像她的妈妈。 ( )

分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1、第一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为山峰和绿竹,喻词为像,喻体为风景画。

2、第二个句子不是比喻句,虽然有像这个词,但是没有本体和喻体。

3、第三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为星星,喻词为像,喻体为珍珠。

4、第四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为北斗七星,喻词为像,喻体为勺子。

5、第五个句子不是比喻句,虽然有像这个词,但是这是一种生理特征,不是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比喻句分类:

1、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

2、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喻词。

3、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没有比喻词。

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的泪珠里。(借喻)

教材依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指导思想:设计思路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美,已有了初步的感受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运用读、找、品、的方法学习课文,在自主学习中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再品味词句,反复读,积累语言过程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师把握一个理念:语文课不仅学习课文内容,更要学习课文的语言形式,课文的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感受桂林山水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总—分—总”的作文构思方法。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赞叹—描述”方式描写的叙述方式。

4、学习作者使用比较衬托、准确比喻的语言表达技巧。

5、以上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以及课文语言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想象,尽情品味桂林山水的美景,并能学习作者使用比较衬托、准确比喻等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首尾呼应、总分总”的作文构思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赞叹—描述”方式描写的叙述方式。

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桂林山水以及漓江、西湖、香山等情况、图片介绍,与课文结构相类似的短文及练习题)

2、制作课件。(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后8个一类生字,11个生字的注音、组词情况(课前在书上完成)。

2、听写词语:玩赏、无暇、扩散、攀登、骆驼、屏障、翡翠、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3、检查朗读(抽同学分别读第1.2.4自然段,注意“啊”的音变,“静”读成轻声,稍拖长音,再把声音压平)。

二、

(一)

1、板题

2、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对桂林山水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按怎样的方法结构全文,用怎样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

(二)

1、学生默读课文的第1和第4自然段,思考:

a、你发现了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人在画中游,”)

b、小结: 巧用诗句 首尾呼应 (写游记)

2、用笔画出第1、第2、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再看看第4自然段及小气泡的提示,明白了本文的谋篇构思方法是什么?

(总起 分述 总结) 写游记谋篇构思

(三)、作者在写桂林山水时,是怎样来描写的?

1、漓江水

①用心读一读,作者是如何写出漓江水的独特美的?

汇报:大海水 西湖水 对比衬托独特美

②再读,圈划出漓江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汇报:静 清 绿

③对比衬托,再展特点。

④写漓江水的特点时,使用了三个结构类似的句子,(排比,注意新学一种标点号——分号;),看出作者的语言描述技巧了吗?

……真静啊,让你感觉…… (从感觉上突出“静”)

……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 (从视觉上突出“清”)

……真绿啊,绿得仿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形象比喻,从色彩、品质上突出“绿”和纯净。)

汇报:“赞赏—描述”句式,多感官(视、感)描述; 、排比写景,层次清楚。

入情再读。

⑤面对漓江美景,你会如何“观赏”或“玩赏”。(创造性联想训练)

师出示:漓江的水真( )啊,( )得……

(在学生回答后,说说哪句其实是“观赏”,哪句可称“玩赏”,区别两词的异同)

2、桂林山

①轻声读,回忆上段学法,划出有关对比衬托的事物及桂林山特点的关键词。

汇报: 香山(对比衬托) 奇 秀 险(特点)

②默读,体会作者抓特点,准确比喻的语言表达技巧。

……像……像……像……(形象比喻)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巧用成语)

入情再读(读出奇、秀、险的感受来)

3、山环水绕的桂林山水(第四自然段)

①、自由读,细心体会,划出观察顺序。

汇报:空中—山间—江上 (由上到下)

②你也用、一个词或一句诗来概括本段内容。

(美不胜收, 如此多娇!……)

4、小结:学习了游记的又一种写法:

①、首尾呼应,总分总式; (构篇)

②、抓住特点,“赞—描”叙述;(构段)

③、巧用比较,排比写景;(构段)

④、善用成语,准确比喻;(构段) (此为副板书)

三、拓展训练

拓展阅读

美丽的武夷山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每一座山峰都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

武夷山山势险峻。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凿的石阶,一直通到峰顶。

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弯弯曲曲地漂行。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本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武夷山的美丽?

3. 武夷山的溪水有什么特点?

四、写作训练

1、回忆自己游玩过的印象最深的地方,同桌;

2、试着用本课所学写游记方法,练笔写作,师巡视指导;

3、集体评议,修改。

五、检测作业:四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新学案》第2课《桂林山水》习题;

总:甲天下

板书设计 分:漓江水、桂林山

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以优美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我在教学设计时,通过第一课时充分阅读,以读悟情,重点感悟,学生谈体会和本节课的细读,引导分析作者表达方法,并设计了相关联想性训练及写作训练,入情再读。这种读练写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独特美的感受,并习得了一定能力——学写游记。学生除上学期学会了《颐和园》这种游记写法外,还可以如本文这般谋篇,构段。

教学中不足之处:教学设计和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时间超时。本课设计依照“自然语文”范式设计,教学后曾专门请教了“自然语文”倡导者温涛老师,他认为教学中要当舍则舍,不妨直奔主要的内容。我意以为舍去前面的“复习检查”及课中一些训练点,可能课堂结构更紧凑,课堂时间也就够用了。

附:课文原文

2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