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咱们比较古老的娱乐项目了。虽然象棋的起源时间有所争议,但不管怎么说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象棋也是非常考验智力的一种娱乐,对局中的排兵布阵也是非常讲究的,很多是乐在其中。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象棋最厉害的开局布阵,喜欢象棋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哦。

象棋最厉害的开局布阵

盖马三锤是旧时代国手彭述纵横中国二、三十年代棋坛的。由于当时的棋手彼此间信息有限,又没有象棋软件帮助拆棋,布局发展远较当今缓慢,盖马三捶一出,全国棋坛风云四起,败在此布局下的冤数不胜数。那么彭述是一个怎样的棋手,他如何能发明出如此力巨大的布局呢?这个布局到底有哪些精妙之处?后续发展是什么?看官们别急,今日春风正好,且泡一壶老茶,听一出好戏。

象棋最厉害的开局布阵,象棋最厉害的开局布阵法  第1张

介绍对局情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者对局的双方什么来头。

彭述,1873年出生在甘肃兰州二十里以外的一个小山坳里。彼时中国正处积贫积弱的清末,说吃了上顿没下顿是理想说法,事实是当时的(尤其是农民)常常是吃了这一顿,这一个星期的粮食到哪里去找心里都没底。人穷志短,老彭家既然缺衣少食,也就没有让彭述进学堂的打算,好在小彭述天资聪颖,在当地唯一的一家私塾门外偷偷学会了识字写字。私塾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的旁听生,没事的时候,就教他下象棋,那个年代的孩子什么玩具都没有,娱乐方式也少,彭述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项好玩又烧脑的智力游戏。许是天赋之所在,学了三、四年的样子,不但私塾老师下不过他,县周围纵横数十里都鲜有对手。彭述显然不想跟爷爷和一样,一辈子都死守在一亩三分地耕作到老,既然眼下自己学有所长,他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含泪辞别了父母,踏上了挟艺走天下的漫漫征程。

象棋

晚清的交通不发达,虽然已经有了汽车,但那时贵族或巨富们的代步玩意儿,老百姓是一辈子不会碰的。彭述凭着自己年轻矫健的“11路公交车”,沿线居然走到了省会兰州、西安、榆林、等数十座城市。其中每到一处,即挑战当地一流高手,趁机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广泛学习,不断精进棋艺,逐渐成名。尤其在兰州,彭述一呆就是10年,被称为“兰州棋”、“西北第一高手”,有“彭高棋”的美誉。在漂泊的过程中,他逐渐改进了一个先手布局,之前的五七炮七兵,高手们以进中兵为主,效果虽好,但早已被人拆透,高水平对局中已占不到明显的优势,是不是还有比进中兵效果更好的走法呢?他为此细心琢磨,精心打造。慢慢地,他发现先弃七兵,然后马九进七边马跃出,能迅速跳到中路。彭述马自己研究的这个布局用到实战中,果然,一路遇杀,遇杀,战绩彪炳。到了1931年的春天,彭述在好友王生和的资助下,骑着毛驴到了(旧叫北平),遇到了当时棋坛的国手那健庭。

说起年纪,那健庭还比彭述小了十来岁,那健庭家境较好,起步早,所以年少成名。当时在,那健庭正与张德魁在石头胡同的“德兴居”大斗十番棋恶战,那健庭稍占上风,擂主称霸,威风凛凛,吸睛(金)无数。彭述不卑不亢,一上来就要挑战擂主。当时彭述其实已经依靠盖马三捶扬名甘肃、陕西,但他刚到北平不久,北平又没人见过彭述的长相,所以那健庭并没有将眼前这个衣着寒酸的乡下人放在眼里。

第一局,彭述就祭出了他的盖马三捶,这个布局,是他通过在兰州长达七年之久的无数盘彩棋摸爬滚打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已经趋于成熟,但还没有对身上用过,这次是个好机会。那健庭技术全面,功底深厚,并不少用五七炮七兵布局,但这个样子的用法,他确实没有见过,无备对有备,那健庭很快就在中局失兵失势落败。

输掉第一局,那健庭脸上稍稍有些挂不住,对彭述的‘飞刀’暗暗讶异又不明其理,于是主动提出再让对手走一盘先,彭述欣然答应。第二局,那健庭稍稍提高了些警惕,但是依然没有抵挡住红方无比凌厉的攻势,很快败北。

第三局,那健庭先手,本来,以那健庭的功力,执先应该是不逊色于彭述的,但他前面先负两盘影响了心情,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先手在握竟然兵败如山倒,速速认负。

当是时,一众旁观者鸦雀无声,面觑,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健庭不愧是国手风范,虽然连输三盘,仍然拱手相揖,彭述忙谦让不迭。等知道对手就是名震大西北的彭高棋时,那健庭肃然起敬,对彭述的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经此一役,彭述一在北平战成名,成为当时北平、天津、西安一带赫赫有名的大高手。北方高手(其中包括林荣兴、候玉山、钱梦吾、张德魁等著名棋手)闻之更是倾巢而出,前赴后继纷纷葬送在“盖马三锤”的虎,余生者寥寥无几。为了“盖马三捶”,高手们甚至相邀德兴居秘密拆棋,以期这个让人恼火的布局。但到了最后,还是没有人能真正此布局飞刀。彭述不仅是布局高超,让子更是前无古人,让两先对阵候玉山,竟然还能化用上弃马十三招,将象棋侯玉山死死掐住。对次一级的棋手,彭述通让单炮或单马,通杀北平。后来彭述离开时,将他的"盖马三捶"法传给了京城的棋手,其法概括成四句口诀:右炮守中进左兵马从九路起横行,当门择道觑方便,七路安雷强渡惊。

关于这个布局的后续发展,建国后,杨官璘改黑第6回合的炮2进4为炮2进6,给这个布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再后来,五七干校校长(河北队擅长对五七炮的研究)特级刘殿中在京城棋手的熏陶下深入研究,精雕细琢,发明了“新盖马三锤”,是这个样子:

新盖马三锤第18步的棋局

布局棋谱: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3.车一平二,马2进3。4.兵七进一,卒7进1。5.炮八平七,车1平2。6.马八进九,炮2进4。7.车二进四,炮2平7。8.相三进一,象3进5。9.兵七进二,象5进3。

这种改进了的盖马三捶,行棋目的更为含蓄,手段愈加丰富,变化和支流也日渐完善,形成了一套理论、实际运用十分成熟的布局体系。它也成为了河北象棋队的“秘密武器”,近些年,河北队在全国象甲、团体赛战绩辉煌,盖马三锤功不可没。

第一步的23种走法

1、当头炮(炮二平五)

当头炮(炮二平五)

这是象棋里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胁黑方中卒,刚猛直爽。“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黑方通常跳马保卒或还架中炮,发展成为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体系。也有进炮保卒或补士象的冷门应法,中炮的应法最多有十种。

2、飞相局(相三进五)

试试搜索近似图片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飞相局(相三进五)

稳健型开局,先巩固阵地,再伺机反击。飞相局曾是胡荣华的镇山宝,杀败过许多弈林好手,他说“飞相十八应”,说明了应法之多。因为飞相没有对黑方构成任何直接威胁,所以除常见的左中炮、过宫炮、士角炮外,至少还有十几种可行的应法,甚至挺中卒都是不违棋理的。

3、人指路(兵七进一)

人指路(兵七进一)

投石问路,既可为马开路,又可试探对方棋路,刚柔相济,意向莫测。应对人指路最凶悍的莫过于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声雷。另外,飞象、左中炮、对兵局、起马局、过宫炮等等也屡见不鲜,最有趣的是卒3进1弃卒抢三先,俗称“瞎眼狗”。

4、起马局(马二进三)

起马局(马二进三)

一匹正马是迟早要跳的,就跃出,何乐而不为?有棋友在“华工象棋”论证了起马局红方总比黑方快半拍,以后还可多得两兵终获胜。这位棋友的观点虽不完善,但此人无疑是起马局的能手。其实后手方并不惧怕,一步卒7进1制马就很有针对性,其它还有许多应法当然也未尝不可。

5、过宫炮(炮二平六)

过宫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结构良好,攻守咸宜。黑方有飞象、还中炮、挺卒、进马、提横车等多种应法。过宫炮古已有之,数百年不断演绎着新的。

6、仕角炮(炮八平六)

仕角炮(炮八平六)

首着平炮于仕角,今后可发展成反宫马、单提马、五六炮等阵型。后手还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较为流行。

7、上仕局(仕四进五)

上仕局(仕四进五)

既然飞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样巩固阵地,还有再架中炮的机会。记得有一次亚洲大赛上就有专业棋手使用过。

8、兵底炮(炮二平三)

兵底炮(炮二平三)

有很多红棋阵容会有这一步炮,这里只是改变次序先为之。古谱称之“敛炮”,有锋芒内敛之意。

9、金钩炮(炮二平七)

金钩炮(炮二平七)

有的称为“大过宫炮”,将子力集中于左翼,又为右翼子力开通道路。特级庄玉庭对此阵颇有研究。

10、边马局(马二进一)

边马局(马二进一)

冷门,偶尔用之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当然另一个马还是扑向中心较好,如果再马八进九形成“蝴蝶”就感觉不怎么舒坦了(事实上还是有人喜欢这么走,并配合担子炮,让人觉得无懈可击)。

11、九尾龟(兵九进一)

九尾龟(兵九进一)

和边马局一样,旁敲侧击的战略思想。记得多年前,我看过《京华棋坛风云录》中有一则名手对局就用的这个。

12、巡河炮(炮二进二)

巡河炮(炮二进二)

在让双马时,这着几乎是必走的。在不让子的情况下,巡河炮同样有拦车,闪击等多种用途。所谓“沿河十八打,将军拉下马”。

13、边炮(炮二平一)

边炮(炮二平一)

“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横贯当头妙,冲前落角宜……”。炮二平一还可以为车马让路,形成先手三步虎。

14、龟背炮(炮八退一)

龟背炮(炮八退一)

这个名称是来源于“中炮对龟背炮”。记得时寝室里下棋曾一度流行这种走法,甚至有同学用得得心应手,还总结出退炮后的几种后续手段(如保马前卒,打车,平窝心炮),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饶有趣味。

15、过河炮(炮二进四)

过河炮(炮二进四)

屏风马世界里有左炮封车,双炮过河等阵容。首着就过河,似乎动向过早,但确实有人执先手这么走,好象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明显弱点。

16、急先锋 (兵五进一)

急先锋 (兵五进一)

此着锋芒外露,鲜明,从第一步就吹起进攻的号角。粮草未至,兵马先动,被对方一招炮8平5,这位急先锋就要堵枪眼了。但是这却恰恰见证了一种中国象棋的兵的精神,一种勇往直前,永不回头的精神,一种活到老,战到老的精神。

17、下马威 (炮二进七)

下马威 (炮二进七)

首着就吃对方一子,谁可以办到?你虽多门,我却多匹神马,你可镇四路,我却踏八方,你说谁厉害。虽说后着出子速度慢,吃亏,但是这首着的凶悍气势带来的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支持!

18、游离相(相三进一)

游离相(相三进一)

首着飞边相,乍一看,作用不明显,事实上,就是要这种不明显的感觉。欲伤敌,先伤己,欲迷惑敌人,先迷惑自己,在有理无理之间,杀敌在疑真疑幻之际,简直就象<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刘以达一样,四处如般的游离,让人不知所以然,其实却是高手中的高手!当敌人暗笑你的时候,机会就来了。

19、铁滑车(车一进一)

铁滑车(车一进一)

以前棋法有云,三步不动车着,局势难得先。如今首着即动车,一开始即毅然弃马进车,不对个别得失斤斤计较。接下来一路车可平四,平六,平八,甚至平二回捉炮等奇妙弈法,为的就是能够兵贵神速,对方尽管在一开局就吃个马,但却不是白吃的!黑方将要面对红方暴风骤雨般的攻势,当年,高宠虽有万夫不当之勇枪挑铁滑车的时候,不就是因为一个“快“字而抵挡不住么铁滑车的攻击么?

20、宝炮车(车一进二)

宝炮车(车一进二)

此着仿名于宝马车,亦算一招惊世之着,首着动车,而且动两格,弃马不但止,还要把车塞到了炮边卒底的角落地方,让对方百思不得其解。表面看乃是臭着中的臭着,事实上,这一臭着却并不是一无是处,既可保边卒,又可保炮,而且无论二路炮平三,平四,平五,平六,平七都可用此车看住,确实是保炮有功,故美名曰“宝炮车”

21、扬威炮(炮二进三)

扬威炮(炮二进三)

炮二进三!厉害吧,一出手乃高举高打的姿态,马上冲过河,到对方边界进行捣乱,此着与炮二进七下马威不大一样,后者虽英勇壮烈,但是却是视死如归,义无反顾,一去不回头,而前者却是后着多变,进退自如,富有弹性,既可以继续在对方河岸左右盘横耀武扬威,也可以从容的退回本方疆土巩固防守,进退皆宜,对方遭逢此开局,必然被气得火冒三丈,啼笑皆非。《桔》谱有言,“骑河车,禁子得力”我就说“骑河炮,扬威有功”故改名“扬威炮”,如何?

22、举香朝天(炮二进一)

举香朝天(炮二进一)

也叫夹卒炮,这一招在后手对付中炮时往往出奇制胜。卒林要道,兵家必争,先手第一步就将炮进一格,朝天一柱香,既护住兵线要道,又为起马出车开通道路,实在是高招!

23、御驾亲征(帅五进一)

御驾亲征(帅五进一)

古往今来,天上地下,南征北战,东西,王者之举,舍我其谁!首着老帅上前一步,意味深长,其重大作用有三!第一,蛇无头不行,军无帅不威,首着老帅出动,乃身先士卒之举,可以充分三军,充分激发各种兵种的小宇宙,厉其兵,秣其马,壮其士,稳其相,锐其炮,勇其车,此乃以一动百之举,一着以后,其余各子行布得法,着着争先,利其多矣。第二,第一点说的全是废话。第三,其实这个御驾亲征走法,一般是高手先手让先的走法!

象棋开局布

1.象棋的开局主要可以分为这几类:炮局、马局、兵局、象局,炮局的走以分为当头炮局、过宫炮、士角炮,还有非主流的金钩炮。

2.当头炮的攻击力是最强大的对方应以屏风马、单梯或平稳运行,或是反马宫,当然,还有非主流列手炮。当头炮的目的是直击对方的中路,采用的是一种以我为主的布局意图,招法比较  ,变化多端。

3.起马局也叫成局马,后手应该对马的战术类似飞行局的士兵,是一个走,尽量平稳,根据对方的动作意图,考虑之后的招法。

4.挺三七兵局,也叫人指路,目的是先加强一下自己,看对方的走棋意图,可以演变为其他的布局,比如当头炮局或者飞相局,亦或者是起马局。

5.飞象局,古谱中,认为飞相局是斗不过当头炮局的,但是随着现在象棋的改良,飞相局也可以和当头炮局相互抗衡,其变化纷繁芜杂、百花齐放。

下象棋的技巧

1.小卒过河需成双成对

我们都知道小卒不过河只能前行不能左右和后退,过河以后可以左右不可以后退,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小卒只能是当作挡箭牌防守、或者进攻。小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方法就是让两个小卒都过河然后并在一起,相互依靠,这样任何以后小卒都可以当作另一个小卒的守护者,没有人敢靠近你,也没有人干杀掉你,对对方的马起到的作用。

2.炮不过河,过河必杀

我们都知道炮是需要炮架的,有隔山打虎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防守,和远距离攻击。所以炮一般情况下不过河,过河的话非杀即将,必须让他死一个棋子。防守的时候,炮有两个经常用到的阵势,一个是当头炮,最险不过当头炮,他可以很好的遏制对方左右两边棋子的转移。还有一个策略是,用象或者士作为炮架,左右两边各一炮,左右相互看护。

3.三步出车

并不是说在三步以内出车,而是说出车的速度要快,如果对方红棋,先人一步,你要紧随其后出车,不能慢他两步,否则你就非常被动了,车的速度太快,你出车慢了就死光啦。

4.一马当先

马可以作为一个骑兵,当什么兵都过不了河的时候就要考虑马是不是该出洞了。新手用马要看好什么时候是蹩马腿的,你想用自己的马踹敌人的马,你必须得让他的马憋住腿,然后才能让你的马踹,而不是被踹。

下象棋的好处

一、培养心静能力

通过下棋让孩子注意力高中,避免听课、做作业时三心二意。

二、培养认真程度

通过下棋纠正孩子学习中敷衍、马虎、粗心大意的习惯。

三、培养逻辑性思维

通过下棋学会举一反三的思考及逻辑推理和准确判断。

四、培养记忆能力

通过复盘、背记定式等记忆训练后,可以显著提高记忆能力。

五、培养计算能力

通过下棋进行趣味性计算训练,能提高计算能力。

六、培养竞争意识

通过对弈,尤其是比赛,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七、培养抗挫折意识

通过对弈,培养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八、培养良好的心态

可以培养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让孩子学会自控。

结语:想要下好中国象棋,一定要重视象棋的第一步走法,象棋的开局决定了下面棋局的发展,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象棋开局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象棋的小伙伴周末一起约起来下象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