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乙肝在我们身边也是经常看到的疾病,尤其是乙肝病的携带者还是很多的,当然了,一般有慢性和急性之分,慢性乙肝是不需要特别处理,只要平时多加以注意就行,今天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呢,来一起看看吧。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抗-HBs这是乙肝病表面抗原(HBsAg)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叫中和性抗体。它能中和掉乙肝病的感染力,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再度。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的携带者还是很多的  第1张

表面抗体

产生时间由于婴幼儿和的免疫应答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表面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表面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表面抗体,而第二针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表面抗体。

有些人在打过疫苗之后依旧没有出现表面抗体,这个时候就需要加大剂量重新注,当然那了,这里面还会有遗传的因素,在经过多几次的加大剂量注射后还是不产生抗体的,这种人群就要避免和他们接触了,以免会被感染。

维持时间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有两种:一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二是曾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后来又痊愈而产生的。

但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不是永久存在的,一般能维持3-5年,少部分人可以维持10年以上。乙肝表面抗体会随着时间等因素慢慢消失。

因此注射过乙肝疫苗的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化验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不过最好2、3年左右检测一次,以防意外情况导致的乙肝抗体滴度下降。

如果检查发现乙肝抗体滴度大于100mIU/mL就可以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0mIU/mL时无法产生有效地保护,就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抗体偏高

乙肝表面抗体(HBsAg或抗-HBs)是由乙肝表面抗原HBsAg诱导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入侵的乙肝病。

在感染乙肝病后的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对乙肝病有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感染乙肝。

乙肝表面抗体正常参考范围是0-10mIU/ml,如果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小于10mIU/ml,则乙肝表面抗体偏低,几乎没有保护作用,人体有可能再次感染乙肝。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则乙肝表面抗体偏高,说明体内有足量的保护性抗体,能防止人体感染乙肝病。

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如果是越高就会越好,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性越强,这种保护性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久。

但如果乙肝表面抗体偏高的患者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失眠多梦、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尿黄、腹胀腹泻、面色灰暗、黄疸等症状,则有可能感染了不同类型的乙肝病,要及时进行HBVDNA检查。

乙肝有哪些病因

1、过度劳累

这是乙肝发病的主要诱因。因为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会使机体长期处在超负荷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2、受寒

受寒能使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迟缓,抵抗力下降,侵入人体的乙肝病得到了繁殖的机会。

3、营养

如偏食、大量抽烟、酗酒等,使身体抵抗力减弱,尤其是酗酒会引起肝细胞损害。

4、家族性传播

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为阳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大都会成为乙肝病携带者。在我国,乙肝的家庭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乙肝的屡见不鲜,这种接触传染,水平传播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而且,越来越多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或证实,乙肝病可通过细胞传播。

5、预防意识欠缺

乙肝疫苗已经问巨近20年,它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得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例越来越多。

检查五项中,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表面抗体是什么:在感染对象已经被感染的情况下,身体对病抗原的蛋白质产生的免疫保护性抗体,这些抗体对于表面抗原来说也有一定的中和缓解作用。阳性,代表着拥有了抵抗病的能力,有几种情况会展现出阳性:1,体内的病已经快清除完毕,现处于康复阶段,体内也已经产生了抗体;曾经患染过病并自我清除,同时保留抗体,拥有抵抗能力;如果五项中只有表面抗体这一项呈阳性的话,那么这说明是乙肝疫苗注射成果的结果。

如果呈,说明你没有相应的抗体,无保护性。可能是你的疫苗没有生效,也可能是抗体数量很少,再就是你没有感染过乙肝,也没有过抗体。

同时,血液中抗体的含量也是能否抵抗乙肝的关键,维持在一定水平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抗体也不可避免减少,当这个滴度值下降到保护范围时,也就不再拥有保护性。下面把范围一一列出来,可参看对照。

如果低于10,那么应该及时复种;当浓度在10~100的范围内时,半年或者一年最好再打一次疫苗;在101~1000范围内,;两年左右再去复测一下比较好;在1001~10000+的时候可以数年复测一次,一般来说都比较稳定了。

抗体呈阳性表示着抗体的存在,但也非一劳永逸,有规律的复查复种能更好的预防感染,检验结果是最好的反映情况。

乙肝五项检查中,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有什么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用于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在一定程度上有明确的参考意义。不过,目前无论是婚检还是上的两对半检查,均出于被检查者自主、自愿且知情。在婴幼儿之中,为了解是否成功接种乙肝疫苗,一般只检查两对半的第二项,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

最近,有不少学龄期的学生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检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也有小朋友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表面抗体是的,被标注成了异常。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有什么意义,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代表身体对乙肝病具有抵抗作用。在学龄前或进入幼儿园之前,通过该项的检查可以确定乙肝疫苗的接种是否成功。所以,如果孩子该项检查为阳性,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该种检查,一般采集手指血进行,为一种简单的定性检查,也有一定的错检查率。部分情况,需要进一步详细复查。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是,又意味着什么呢?该种情况的家长们,是有必要带孩子到专业地点进行较为详细的两对半检查,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查更为恰当。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孩子是否感染乙肝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体内是否真的不存在抗体。

对于乙肝疫苗接种没有成功者,需要进行乙肝疫苗的再次接种,或需要更换疫苗类型,或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针的注射。而对于感染乙肝病的婴幼儿,需要做好家庭防护,必要条件下可由家长自己告知老师,对于同班级中没有抗体的小朋友,做好关注,防止传染。

现阶段,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查为最大限度的保护乙肝病携带者的隐私,既尊重了孩子,又能较好的防止婴幼儿之间的乙肝病传播。虽然说,乙肝仅通过血液传播,感染的概率较低,但是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难免有擦伤之类。所以,确保每个孩子有保护性抗体,更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