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是一种海洋小型动物,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缓流中。但是晒干后的海马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等功效,备受男士朋友的喜欢。今天小编介绍一下海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希望对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资讯帮助。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海马是什么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海马一种非常滋补的中药材  第1张

中药材的海马主要是线纹海马,它体长30~33厘米。体侧扁,腹部凸出。躯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卷曲。头冠短小,尖端有5个短小的棘,略向后弯曲,前方有板状物。吻细长管状。眼较大,侧位而高,有明显眼棘。口小,端位,无牙。鳃盖突出,无放射状纹。门位于躯干第11节下方。体无鳞,为骨环所包。无腹鳍及尾鳍。全体淡黄白色,体侧有白色线状斑点。海马均生活于近海海藻的水域中。线纹海马、刺海马和三斑海马分布于东海及南海,大海马分布于南海,小海马在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

海马含甾体如胆固醇等,富含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以三斑海马;另含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等17种氨基酸及13种脂肪酸。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抗疲劳

海马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因此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赶走疲劳。不少人家里都会有自己泡养生酒的习惯,如果你经常感觉到疲劳乏力,那么偶尔来一杯海马酒就有很不错的效果。另外海马还能帮助提高记忆力,学习和工作比较紧张的朋友们也非常适合吃海马。

抗衰老

可能你还不知道,从古始海马就被达官贵人们用来作为滋补佳品,很多人都靠海马来。现代医学证实了海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长期服用确实可以帮助延缓衰老,爱美的女性朋友们也可以食用海马来帮助美容养颜哦。

提高免疫力

本身身体素质比较差,容易生病的人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力低下的朋友们,海马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到你。比如平时很爱感冒、咳嗽的人,就非常适合吃海马。但是也需要注意,这些朋友就不适合再喝海马酒了,因为酒精也对身体有一定的,可以采用喝海马汤的方式。

缓解老年病

包括老年骨质疏松、老年各种退行性改变、耳鸣耳聋、夜尿多、倦怠、腰膝、脑等等。

缓解慢性咳喘

海马通过补肾壮阳,提高免疫能力,对咳喘患者有治本的作用。海马常用在缓解期,能减少发作次数。在急性发作期,感染明显者不宜服用。

抗癌防癌

抗肿瘤涉及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和提高整体各种功能(包括免疫功能)来战胜肿瘤,海马在这两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用海马治疗良性、恶性肿瘤由来已久,古代医家用海马消除各种体内包块。现代动物实验证明海马有明显抑瘤作用。

海马怎么吃

海马苁蓉鸡

材料:海马1对、肉苁蓉30g、菟丝子15g、仔公鸡1只。

做法:仔鸡去肠杂,洗净,切块,加水与海马一同煨炖;苁蓉、菟丝子水煎取浓汁,待鸡烂熟时加入,用生姜、胡椒、盐等调味。

功效:本方以海马补肾壮阳,苁蓉、菟丝子补肾阳、益,用鸡肉补精血。

主治:肾虚或肝肾虚亏。

海马鸡

材料:净仔公鸡1只(约重1000克)、海马10个、精盐6克、料酒20克、葱段、姜片各15克、清汤500克、味精适量。

制法:1、海马用温水洗净,鸡在开水中约煮5分钟,取出,剔除鸡骨取肉,连皮切成长方条。2、将鸡条整齐地排列在一个蒸碗里,分别放上海马、配料及调料,上屉蒸约1–1.5小时,熟后拣去葱、姜,加入少许味精,调好味即成。

功效:补肾益气。

主治:妇女肾阳虚弱、白带清稀绵绵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以及老年体衰、神倦肢冷等症。

海马酒

材料:海马50g、白酒500ml。

做法:将海马研碎浸泡于酒中,历10日后饮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ml。

功效:温肾壮阳,活血散寒。

主治:肾阳虚亏所致的畏寒腰酸,神疲乏力,男子,尿急及跌打损伤等。

海马泡酒的作用和功效,用来效果是这么的

海马作为一味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有很好的滋养,温补益气,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海马:味咸、甘,性温。外用研制粉末后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疮疔肿痛。

海马是一海洋生物,属于鱼纲海龙科动物,属于比较稀有名贵的药用海水鱼类。我国常见的品种有:克氏海马、斑海马、大海马、刺海马等等,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带海域,我国沿海从南至北均有分布,以南海产量和种类较多。海马天然捕捞属于比较困难,而且产量又低,现在已经数量稀少,人工养殖海马还没有大规模的成型,所以海马的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

海马是一种活动缓慢的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洋藻类丰富的海域,对于水温的要求相当的高,太热或者太冷都会造成死亡,主要以捕捉一些甲壳类小生物为生,虽然叫做海里的马,但这缓慢的速度和真正的马大相径庭,应该只是因为头部和马极为相似,而被叫做海马的缘故。

海马除了泡酒之外,还可以制作成菜肴,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补佳品,通常被用来煲汤,煮粥,甚至是火锅底料里都会出现海马的身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佳品,海马有着很多的作用

海马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辞典》《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

【名称】海马

【拼音名】Hái Mǎ

【英文名】HIPPOCAMPUS

【别名】水马、对海马、海蛆[幼小海马]

【来源】本品为海龙科动物[b]线纹海马[/b] 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b]刺海马[/b] Hippocampus histrix Kaup 、[b]大海马[/b] Hippocampus kuda Bleeker 、[b]三斑海马[/b]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 或[b]小海马[/b](海蛆) 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的[b]干燥体[/b]。夏、秋二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及,晒干。

【性状】线纹海马: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约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气微腥,味微咸。 刺海马:体长15~20cm。头部及体上环节间的棘细而尖。 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 三斑海马: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 小海马(海蛆):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

【炮制】除去灰屑。用时捣碎或碾粉。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遗尿,肾虚作喘,症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储】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辞典》

【名称】海马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ái Mǎ

【别名】水马,虾姑(《海南介语》),龙落子、马头鱼(《动物学大辞典》)。

【来源】为海龙科动物[b]克氏海马[/b]、[b]刺海马[/b]、[b]大海马[/b]、[b]斑海马[/b]或[b]日本海马[/b]除[b]去的全体[/b]。全年均可捕获,但以8~9月产量最大。搞得后,将除去,晒干;或除去外部灰、黑色皮膜和后,将尾盘卷,晒干,选择大小相似者,用红线缠扎成对。商品分为海马、刺海马两类。另有一种为幼体的干燥品,称为海蛆。

【原形态】①克氏海马 体形侧扁,腹部稍凸出,躯呈七棱形,尾部四棱形,为海马中最大的一种。体长30~33厘米。头冠短小,尖端有5个短小的棘,略向后方弯曲。吻长,呈管状。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鼻孔很小,每侧2个,相距甚近,紧位于眼的前方。口小,端位,无牙。鳃盖凸出,无放射状纹。鳃孔小,位近于侧背方。门位于躯干第11节的腹侧下方。体无鳞,完全为骨质环所包,骨质环体部11,尾部39~40;体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背鳍长,18~19,较发达,位于躯干最后2体环及尾部最前2体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略呈扇形。无腹鳍及尾鳍。各鳍无棘,鳍条均不分枝。尾端卷曲。全体淡,体侧具白色线状斑点。 多栖于深海藻类繁茂处。栖止时,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的枝上。食物主要为小型的甲壳动物。分布广东沿海一带;福建、沿海亦有。 ②刺海马 体长20~24厘米,头冠不高,尖端具4~5细而尖锐的小棘。吻细长,呈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眶后之头长。骨质环体部11,尾部35~36;体上各骨环接结处及头部的小棘特别发达,这是刺海马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特征。背鳍长,18。臀鳍4,很小,胸鳍18,短而宽。体为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一纵列斑点,臀、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呈黑色。 分布广东及福建沿海。 ③大海马 体长20~24厘米。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吻长恰等于眶后头长。骨质环体部11,尾部35~36;头部及体环与尾环上的小棘均不甚明显。背鳍17,臀鳍4,胸鳍16。体呈黑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黑色斑点,且有弥散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列斑纹,臀、胸鳍淡色。 分布广东沿海及海南岛。 ④斑海马 体长10~18厘米。头冠短小,顶端具5个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1/2。骨质环体部11,尾部40~41;体节1、4、7、11骨环和尾节1、5、9、13、17骨环的背方接结处呈状嵴,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类为大。背鳍20~21,臀鳍4,胸鳍17~18。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斑海马与其他种海马的不同特征。 分布福建、广东沿海。 ⑤日本海马 体长76~100毫米。头冠低小,上具5个短小钝棘。吻部较短,约近头长的1/3。体侧扁,腹部突出。尾部四棱形,以后渐细,卷曲。骨质环体部11,尾部37~38;躯第1、4、7、11和尾部5、9、10、12体环棱棘特别发达。背鳍16~17,臀鳍4,胸鳍13。体灰褐色,头上、吻部及颊部具不规则斑纹,体侧亦有不规则斑纹,腹缘黑褐色。 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广东沿海。

【性状】①海马 为克氏海马、大海马、斑海马、日本海马的干燥全体。体呈长条形,略弯曲或卷曲,长10~25厘米,上部粗而扁方,直径约2~3厘米,下部细而方,直径约1厘米,尾端略尖而弯曲。头似马头,具管状长嘴,有1对深陷的眼睛。表面黄白色或灰棕色,略有光泽,上部具6棱,下部有4棱,密生突起的横纹,边缘有齿,背部有鳍。骨质,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微咸。以个大、色白、体完整者为佳。 主产广东、福建及等地。以广东产量最大。 ②刺海马 为刺海马的干燥全体。形与海马相似,但较小,长约20厘米,通体具硬刺,刺长2~4毫米。其他性状同上种。 主产福建、广东等地。 ③海蛆(《百草镜》) 又名:小海驹、小海马。为海马的幼体。形状与海马相似而较小。 产地同海马。

【作用】克氏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可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势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及(正常小鼠)重量增加。以小鼠、提肌的重量作为指标,海马(品种未注明)提取液表现雄性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羊藿弱,但比蛤蚧强。

【炮制】海马:用水刷净,切块或打碎。酒炙海马:净海马用黄酒湿润,微火烘烤至酥松而呈即成。

【性味】甘,温。 ①《本草拾遗》:"性温平,无。" ②《品汇精要》:"味咸,性温平,无。" ③《纲目》:"甘,温平,无。"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新编》:"入肾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少阴、厥阴经。"

【功效】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治,遗尿,虚喘,症积,疔疮肿。 ①《本草拾遗》:"主。" ②《本草》:"将产,烧末饮服。""《异鱼图》云,主及血气痛。" ③《品汇精要》:"谓气和血。" ④《纲目》:"暖水,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 ⑤《本经逢原》:"阳虚多用之,可代蛤蚧。" ⑥《海南介语》:"主夜遗。" ⑦《药材学》:"温通任脉,用于喘息及久喘。"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0.3~1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附方】①治远年虚实积聚瘕块:木香一两,海一对(雌者,雄者青色),大黄(炒、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牵牛(炒)各二两,巴豆四十九粒。上六味,以浸青橘皮软,裹巴豆,以线系定,入内再浸七日,职出,麸炒黄,去巴豆,只使青橘皮并余药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三、五沸,去滓,临睡温服。(《济总录》木香汤) ②治发背诸恶疮,兼治疔疮:海马一双(炙),穿山甲(黄土炒)、水银、朱砂各二钱,雄黄三钱,轻粉一钱,脑子、麝香各少许。上除水银外,各研为末和合,入水银再研至无星。针破疮口,点药入内,一日一点。(《急救方》海马拔散)

【各家论述】①《纲目》:"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故及阳虚多用之,如蛤蚧、郎君子之功也。" ②《本草新编》:"海马,亦虾属也,入肾经,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更善堕胎,故能也。海马功用不亚腽肭脐,乃尚腽肭脐不尚海马,此世人之大惑也。谁知海马不论雌雄,皆能勃兴阳道,若腽肭脐,必须用雄者始效,贵价而买,仍是赝物,何若用海马之适用哉。"

【摘录出处】《辞典》

《中华本草》

【名称】海马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Hái Mǎ

【英文名】Sea Horse

【别名】水马、马头鱼、龙落子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冠海马、小海马等多种海马除去的全体。[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u et Snyder2.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3.Hippocampus histrix Kaup4.Hippocampus kuda Bleeker5.Hippocampus coron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6.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br]采收和储:四季捕捉。捕后除去,洗净,晒干;或除去外部灰、黑色膜和后,将尾盘起,晒干,选择大小相似者,用红线缠扎成对。

【原形态】1.线纹海马,体侧扁,一般体长30-33cm,躯七棱形,腹部稍凸出,尾部四棱形,尾端渐细,卷曲。头部似马形,与躯垂直,头冠矮小,顶端具5个短小棘,略向后方弯曲。眶上、头侧及颊下各棘较均较粗,亦稍向后方弯曲。体长为头长4.5-6.2倍,头长为吻长2-2.1倍,为眼径5.5-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鼻孔很小,每侧2个,相距甚近,紧位于眼的前方。口小,前位,无牙。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鳃孔小,位于头侧背方。门位于躯干第11节的腹侧下方。体无鳞,全为骨环所包,体部骨环11,尾部39-40,体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惟颈部背方嵴纹较锐,具2突起状棘和2颊下棘。胸鳍基部下前方各具1短钝棘。背鳍18-19,较发达,位于躯干最后2环和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略呈扇形。无腹鳍及尾鳍。各鳍无棘,鳍条不分支。体淡或暗灰色,体侧具细小的白色斑点或斑纹。[br]2.三斑海马,体侧扁,一般体长10-18cm,躯干七棱形,腹部凸出,腹下棱较锐,尾部四棱形,尾端渐细,卷曲。头冠生小,顶端具5个短小棘,体长为头长5.3-6.5倍,头长为吻长2.2-2.5倍,为眼径5.3-5.9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眼小而圆,棘较发达,细尖,向后弯曲。口小,前位,鳃盖突出,鳃孔小。颈部背方具一嵴。颊部下方具一细尖弯贡的颊下棘。体无鳞,由骨环所包,体环11;尾环40-41。背鳍20-21,位于躯干最后2环及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7-18,扇形。无腹鳍及尾鳍。体黑褐色。有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黑色圆斑,故名。[br]3.刺海马,体侧扁,体长20-24cm。体棘、头棘尖锐而特别发达;头冠不高,具4-5个锐小棘。体长为头长5.1-5.8倍;头长为吻长2.1-2.3倍,为眼径7.3-7.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眼小,侧位,较高。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8,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体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1纵列斑点,臀鳍、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淡黑褐色。[br]4.大海马,体侧扁,较高,体长20-24cm。头上小棘发达,体上棱棘短钝粗强,腹部凸出;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体长为体高5.5-5.8倍;头长为吻长2.2-2.3倍,为眼径8.5-9.4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等于眼后头长。鳃盖突出,具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颊下各棘均较粗强。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7,臀鳍4,胸鳍16。体淡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色斑点,且散布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列斑纹。臀鳍、胸鳍淡色。[br]5.冠海马,体侧扁,较小,背部,体长为体高7.5倍,为头长5倍。头长为吻长2.1倍,为眼径5倍。头冠特别高大,约等于吻长,头冠顶端有4个突起。眼中等大,眼间隔凹,两侧各有一眶上突起。体部骨环10,尾部41。体环第1、4、10和尾环第4、10、15各节上的突起较长。背鳍13-14,臀鳍4,胸鳍14。体淡褐色,具暗色斑纹,有时亦呈黑褐色。背鳍亦具暗色纵带。[br]6.小海马,体侧扁,较小,体长7.6-10cm,头冠低小,上有5个短小钝棘。体长为头长4.5-7.8倍,头长为吻长2.4-3.4倍,为眼径4.1-6.4倍。吻管短于眼后头长。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各棘均特别发达。体部骨环11,尾部37-38。以背侧棱棘为量发达,其次为腹侧棱棘,其他则短钝或不明显。腹部很突出不具棱棘。背鳍16-17,位于射干最后3环和尾部第1环的背方,臀鳍4,胸鳍12-13。体灰褐色,头上、吻部、颊部及体侧具不规则斑纹。腹缘黑褐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近海藻类繁茂处,渡海时,头部向上,用背鳍和胸鳍的扇动,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枝上,以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为食。[br]2.栖息于近海内湾水质澄清、海藻繁茂的低潮区,以尾部卷缠在海藻上,体色常随环境而变化。喜食活饵,以口端足类、桡足类、糠虾、毛虾、磷虾、萤虾等浮游甲壳动物。本种产仔多,生长最快噗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br]3.生态、分布同线纹海马。[br]6.栖息于沿海及内湾的中低潮线一带海藻丛中虽个体小,生长慢,便适温性大,成熟期早,饲养3-8个月即达性成熟,夏秋季为繁殖期,每胎产仔数10-400尾左右。[br]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br]2.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已进行人工养殖。[br]3.生态、分布同线纹海马。[br]5.我国渤海有分布,较少。[br]6.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栽培】生活 习性,海马为近海生活的鱼类,尤喜生活于水藻、小甲壳动物较多,风浪不大的海域。海马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9-32℃,最适海水的相对密度为1.005-1.027。[br]养殖技术,雄鱼尾部腹面有育儿囊,并负有照管卵和仔鱼的任务。雌鱼性成熟后,在产卵期泄殖腔微微扩大,形成(突)。海马除1-2月外,皆能繁殖。性成熟的海马发性一般多在上午表现为雌鱼追逐雄鱼,在此期间体表由黑色变为黄白色。雄鱼表现为被动,雌鱼追逐到一定时间,雄鱼充儿囊就张开,其内透明的,充儿囊与雌鱼突相接,雌鱼排卵于大雄鱼的充儿囊中。卵历经20余日,仔鱼从育儿囊中,刚出生的海马仔即能独立生活。1次产海马苗200-1000只。[br]饲养管理海马多选择分池饲养的方法。(1)饲养池的种类①沉淀池:池长50m,宽30m,其作用是沉淀海水中的泥沙。海水必须在该池中沉淀24h,方可放到养殖池内。[br]②养殖池:位于沉淀池一侧,较沉淀池略低,池长30m,宽25m,深2.5m,成体海马。③海马苗繁殖缸:一般以缸直径70cm,高80cm为宜,缸身埋于地下。专供海马繁殖和饲养海马苗,易于常投食和管理,便于观察海马荔的生活情况。[br](2)放养,放养前,养殖池先进行洗刷消,以敌害生物卵和鱼的寄生虫。然后向养殖池放沉淀过的海水,深度为1-1.5m,并测量池内水温、比重,再放一定数量的竹片,作为海马静止时的附着物。放养时选择体健发育良好,体长2-4cm的海马苗放入池内。每亩约放养6000-10000只。放养后,池子的水门要关牢,防止池内水流失,一般3-5天换水1次,并严防外来敌害生物的侵入。全长5-6cm的海马,可以摄食0.5-1.0cm的小虾类,成鱼期每日投饵2次,每日投饵量依海马成长逐渐增加,一般相当海马体重的6%-10%。[br]病害防治,海马最常风的疾病是胃肠炎、车轮虫病、胀膘病、气泡病。胃肠炎是海马灾难害,死亡率高。可用抗生素防治。对车轮虫病用8×10(-6)酮和10×10(-6)高混合溶液浸浴15min ,效果显着。对胀膘病要水抽清洁,氧气充足,水温稳定,避免强光。气泡病防治,应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可破气泡放出气体,或用2.4%的生石灰水浸浴10min或以1%-2%漂进行治疗。

【性状】性状鉴别(1)线纹海马,体呈扁长形而弯曲,长约30cm,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前方有一管状长吻,口小,两眼深陷。躯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而卷曲,体上有瓦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气微腥,味微咸。[br](2)三斑海马,体节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一黑褐色斑点。[br](3)刺海马体长10-20cm。其头部及体上环节间具尖而细的棘,其尖端呈黑褐色。[br](4)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色或银白色斑点。[br](5)冠海马,体较小。头冠大约等于吻长,头冠顶端有4个突起。[br](6)小海马,体形较小,7-10cm。棕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br]显微鉴别(1)线纹海马,粉末白色或黄白色。①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淡或棕色,多碎断;侧面观直径45-144μm,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纹平直或微波状;横断面易见,呈类长方形、类矩圆形、菱形或长卵形,表面,可见细点状或裂隙状孔隙。②胶原纤维散离,直径13-27μm,相互缠绕成团,隐约可见纵向细纹理。胶原纤维团常与含灰色颗粒状物的碎片相。③皮肤碎片近无色或淡,表面观细胞界取不清楚,隐约可见不规则微波状纵横纹理,布有棕色颗粒状色素物,散在或成星芒状。④骨碎片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形碎块,骨陷窝呈长条形、裂缝状或类长圆形,排列不规则,边缘骨小管较稀疏。[br](3)刺海马,粉末灰。①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或淡,成块或碎断,有细密横纹,阴暗相间,横纹微波状,横断面类距圆形,表面。②胶原纤维散离或成团束,隐约可见纵向纹理,常与含灰色颗粒状特的碎片相连接。③表皮碎片近无色或淡,表面观细胞界线明显,多角形,棕色颗粒状色素物密集,多为星芒状。④骨质碎片无色或淡灰色,不规碎片状,骨陷窝呈长条状、裂缝状,排列不规则,边缘见风使舵小管稀疏。[br](4)大海马,粉末棕色或黄棕色。①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或淡,多碎断,成束,横纹不明显,横断面类矩圆形,表面,可见细点太裂缝状孔隙。②胶原纤维多散离或2-3成束,可缠绕成团,可见纵向细纹理,常与含灰色颗粒状物的碎片相连接。③皮肤碎片不少见,近无色或淡。表面观细胞界线不明显,可见不规则纹理,棕红色颗粒状色素物质稀疏,成星芒状。④骨质碎片无色或淡灰色,不规则碎片状,骨陷窝中小型长条状、裂缝状,排列不规则,边缘内小管稀疏。[br](5)小海马,粉末深棕色或棕色。①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多碎断,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横纹平直,横为面类圆形,表面。②胶原纤维成束或散离,隐约可见纵向纹理,常与含灰色颗粒状物的碎片相连接。③皮肤碎片近无色或淡,表面观细胞界线不明显,隐约可见不规则微波状纵横纹理,布有棕色颗粒状色素物,散在或成团。④骨质碎片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块状,骨隐窝呈长条状、裂缝状或类长圆形,排列不规则,边缘内小管稀疏。

【化学成分】1.三斑海马含有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甘氨酸(glycine),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等17种氨基酸;钙(Ca),磷(P),钠(Na),钾(K),镁(Mg),铁(Fe),锶(Sr),硅(Si)等19种无机元素。另外还含有硬脂酸(stear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此外还推测含有胆甾二醇(cholesterdiol)。[br]2.刺海马含有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多种氨基酸。皮肤素为-γ-胡萝卜素(γ-carotene),红色素为虾青素(astaxanthin),剌蛄素(astacene),黑色为黑色素(melanin)。另含乙酰胆碱酯酶,胆碱酯酶,蛋白酶。[br]3.大海马中含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丙氨酸,某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等20多种氨基酸,尚含有药用价值较高的牛磺酸(tourine)。另外还含有大量的钙、镁、钾、钠、铁,较多的锌、锰、铜和少量的铬、钴、硒等无机元素。

【作用】1.性样作用:线纹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可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势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及(正常小鼠)重量增加。海马(品种未注明)提取液表现雄性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羊藿弱,但比蛤蚧强。[br]2.延缓衰老作用:海马能小鼠(NiH雄性小鼠)缺氧和存活时间,小鼠的游泳时间,显示了较好的抗应激力,增强体质和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强动物的记忆力。海马对MAO-B(单胺氧化酶B)活性、过氧化脂质均有显着影响。海马配人参的制剂经药理实验表明,小鼠游泳持续时间明显,并能对抗氢化考的松引起小鼠胸腺的影响,表现出此制剂的补益作用。

【炮制】海马:用水刷净,切块或打碎。酒炙海马:净海马用黄酒湿润,微火烘烤至酥松而呈即成。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散结消肿。主肾虚;宫冷遗尿;虚喘;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痈疮肿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1-1.5g。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

【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禁服。

【附方】①治远年虚实积聚瘕块:木香一两,海一对(雌者,雄者青色),大黄(炒、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牵中(炒)各二两,巴豆四十九粒。上六味,以浸青橘皮钦,裹巴豆,以线系定,入内再浸七日,取出,教炒黄,去巴豆,只使青稿皮并余药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三、五沸,去滓,临睡温服。(《济总录》木香汤)②治发背诸恶疮,兼治疗疮:海马一双(炙),穿山甲(黄土炒)、水银、朱砂各二钱,雄黄三钱,轻粉一钱,脑子、麝香各少许。上除水银外,各研为末和合,入水银再研至无屋。针破疮口,点药入内,一日一点。(《急救方》海马拔散)

【各家论述】1.《纲目》: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故及阳虚多用之,如蛤阶、郎君子之功也。[br]2.《本草新编》:海马,亦虾属也,入肾经,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更善堕胎,故能也。海马功用不亚腽肭脐,乃尚服腕脐不尚海马,此世人之大惑也。谁知海马不论雌雄,皆能勃兴阳道,若赐腕脐,必须用雄者始效,贵价而买,仍是赝物,何若用海马之适用哉。[br]3.《本草拾遗》:主。[br]4.《本草》:将产,烧末被服。《异鱼图》云,主及血气痛。[br]5.《品汇精要》:调气和血。[br]6.《纲目》:暖水,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br]7.《本经逢原》:阳虚多用之,可代蛤阶。[br]8.《海南介语》:主夜遗。[br]9.《药材学》:温通任脉,用于喘息及久喘。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