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运用科技的力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展示一下你的小制作吧。今天小编分享一下1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看上却很简单,却凝聚了你全部心血。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为自己的聪明才

运用科技的力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展示一下你的小制作吧。今天小编分享一下1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看上却很简单,却凝聚了你全部心血。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豪,用心发现,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吧。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1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一组龙岩市胡文虎小学学明的科技小制作,包括车辆超载器、多功能防风晾衣架、自动给水器、捡球器、声光报尿器、简易捕鼠器。虽然看着有点简陋,但却蕴含了小朋友们的聪明才智,步桐觉得都还挺实用的。

车辆超载器

三(3)班:王新良 指导老师:许晓霞

设计思路:

每当我看到或听到车辆因为超载而发生车祸,心里就十分难过。同时也就想:要是有个能发现超载而的车辆有多好啊!这样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就少了许多伤害损失。去年我参加学校的电子制作小组活动,老师教我组装了一个器,我想:要是车辆超载了能使这个器响起来,不就是变成车辆器了吗?因此,就萌发有了制作本器的念想。

工作原理:

利用重力能使弹簧变型的原理,让重力使弹性电键接通从而启动器。

制作材料:

音乐集成电路一块,导线若干,一只,电池若干,电键一只,硬纸板,小胶轮四只,胶水纸等。

1、 组装好器;

2、制作好汽车模型;

3、把组装好的器隐在汽车模型里;

4、用导线连接好器与电键即成。

使用方法:

当车辆所载货物重量超出限量时,器就发出刺耳的声。

多功能防风晾衣架

制作者:四(2)班 卢美春 指导老师:巫志丰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目前人们使用的晾衣方式都为衣服套在衣架上后,再将衣架悬挂于水平拉直的铁丝,尼龙绳或是竹杆上。这种普通的晾衣方常会产生如下几种令人头痛的问题。

1. 晾衣绳或杆通常都较光滑,而衣架的钩子部分也是光滑的,所以晾晒好的衣物稍遇风吹,便会在绳或杆上左右滑动,导致衣物一处,不容易晾干,若遇到有的衣物染料褪色,会使其它衣物染上混色。如遇大风,甚至会使衣架脱落。

2. 当晾衣绳倾斜或是弯曲时,情况更糟,衣物将全部滑向低处,无法晾干。

3. 衣架宽度固定,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各类衣物的需要。

新型多功能防风晾衣钩功能、原理说明

1.将此衣钩挂在普通钢丝或晾衣绳上,此时衣钩的卡绳部分卡紧绳子(竹竿),衣钩便不能在绳子(竹竿)上自由移动,达到防风的作用。

2. 将挂好衣物的衣架挂在绳子(竹竿)上。衣钩便可有效的将衣物始终在晾衣绳的特置,而且衣物不随风转动,影响相邻衣物.使衣物风干均匀. 晒好的衣物从此不再随风移动,相互打架,而且使衣物前后不粘贴,容易晾干,不会传色。

3.衣架宽度可随意调节,有效满足晾晒各类衣物、的需要。

新型多功能防风晾衣钩制作说明

做4片20厘米长,1.2厘米宽,0.2厘米厚的竹片。在竹片的两端正中钻一个直径为1毫米的孔,用铆钉把4片竹片连接成正方形。任选两个端点,用40厘米长的卡绳连住即成。

自动给水器

制作者:六(1)班 邱荣华 指导老师:卢福珍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一、工作原理

利用大气压自动控制量从而达到自动给水的目的。

二、

1、材料准备: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

2、组装步骤:

(1) 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 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

(3) 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

(4) 给水管下孔,水管下孔。

(5) 用铁线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三、 使用方法

1、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2、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四、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

捡球器

制作者:黄铭逸 指导老师:张秋红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用乒乓球机练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现在向你介绍简易的捡球工具。

使用:将捡球器底部网格对照地面乒乓球一按,球就能顺利进入而不落下来,连续可以拾许多个,然后捡球器竖起,使圆孔嘲下,乒乓球就滚出来了。

声、光报尿器

制作学生:黄珞 指导教师:卢芬菲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创作思路:

现在刚出生的小孩可真不容易,科学家发明了尿不湿,大大减轻了当爸爸负担,但是小孩子尿爸爸妈妈却经常不知道,让刚出生的小孩经常红红的,苦了我们的小宝贝们。上学期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积木比赛,学到了一些电路知识,利用电子积木的零件发明一个声、光报尿器,让爸爸妈妈们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宝宝已经尿,让刚出生的宝宝们个个舒适。

一、工作原理:

利用电子触摸片的性能来控制音乐集成块和指示灯,从而产生声、光报尿的功效。

二、:

1、材料准备:

电池2对、音乐集成块、电子触摸片、指示灯、电线若干、方形纸盒一个、模拟小尿片一块等。

2、制作步骤:

制作一个电路。

制作一模拟小尿片。

把电子触摸片放入模拟小尿片中。

三、使用方法:

把电子触摸片放入模拟小尿片中,每当宝宝的滴在尿片上,电子触摸片到时,就能通过电子触摸片的性能来控制音乐集成块和指示灯,从而产生声、光报尿的功效。

简易捕鼠器

制作人:邱浩华 六(2)班 指导教师:苏秀玉 沈绣红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作用:捕捉老鼠

使用方法:把易拉罐立在地上,为捕捉器的稳定性,可以在易拉罐里装入砂子.然后把可乐瓶开过口的一端放在18厘米高的书堆上.再放一些食物(诱饵)在易拉罐里面,重量较大,可乐瓶就竖起来了,老鼠也就捕捉到了.

1、冰冻肥皂泡:你喜欢吹肥皂吧?你知道吗?那飘浮在空中的美丽的肥皂泡,是可以冻成五颜六色的水晶玻璃球的。1)把冰箱温度调到强档;2)用吸管在盘子上吹一个球形的肥皂泡;3)将装肥皂泡的盒子快速放入冰箱,冷冻20分钟。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肥皂泡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破裂之前迅速冷却了摄氏0度以下,就会冻结,我们就会看到美丽的冰冻泡泡了。

2、自动绽放的肥皂泡泡:吹个肥皂泡放在锡箔花,锡箔花的瓣会自动抬起来,银白色的花簇拥着七彩的肥皂泡,非常美丽。1)剪一个直径8厘米大的六瓣锡箔花;2)把木塞放在盘中;3)再把锡箔花浸泡在肥皂液中,放在木塞上使下垂;4)把吸管的一端剪成四瓣,用它吹个大肥皂泡泡;5)把肥皂泡放在花心中,低垂的就会抬起来,吸附在肥皂泡上。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肥皂泡表面的薄膜具有一定的牵引力,当把肥皂泡放在锡箔花的中心时,这种牵引力就把拉起来了。

3、超级肥皂泡:用金属丝衣架,可以做出巨大的肥皂泡泡,大泡泡还会包着小泡泡。1)先将金属衣架或弄成圈形,用胶带包在圆圈上;2)在盆中放入1升水、100毫升清洗剂和500毫升洗涤剂;3)把衣架放出盆中,慢慢向上提;4)做出巨大的泡泡啦!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关键在于洗涤液的放入,只不过在硬水的条件下,实验不容易进行,自来水通常是硬水,用蒸馏水就比较容易成功。

4、空中立正的肥皂泡:飘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我们可以让它静止不动,如同在空中立正似的。将鸡蛋壳浸泡在大半杯醋里,然后盖上杯子盖;2)杯内会产生气体;3)等杯中不见气泡后,吹个肥皂泡放在杯中;4)肥皂泡在杯中飘来飘去,最后静止不动。!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而吹入杯中的肥皂泡密度小,所以会浮在上层,好象停在了空中。

5、听话的火柴:可以给小朋友做这样一个术:在水中的火柴,任你指挥。1)把木片和火柴放在水面上;2)把方糖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方糖方向靠拢;3)如果把肥皂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四周散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糖溶于水后,水面的表面增大,火柴和木片就会向表面大的地方移动;当肥皂溶于水中后,水面的表面减小,火柴和木片就朝相反方向移动。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6、爱吃糖的牙签:把糖和几根牙签摆放在水中,牙签会向糖游去,很有意思,就像要抢糖吃似的。1)在平底浅碟中加水,把方糖放在水;2)将六根牙签放在水面上,与方糖一定距离;3)方糖溶解后,牙签会向方糖所在的方向游去。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当糖在水中慢慢溶解时,形成了糖溶液,它的密度要大,是往下沉的。糖溶液下沉的过程中引起了水流变化,水的运动方向在牙签下面形成一个循环,就会带着它向方糖所在的中心位置靠拢,好像是牙签被吸引了过来。

7、可爱的冰项链:在冰块上垂根细绳,然后轻轻撒上食盐,不一会儿,冰与绳就粘在一起了。戴在脖子上,就变成了水晶的冰项链!1)把湿润的细绳垂在冰块上;2)在冰上撒盐,等30秒钟,慢慢拉伸细绳,冰块粘在绳上了;3)看呀!冰项链做好了!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在冰上撒上盐后,温度就下降了,湿润的那一部分细绳就冻住了,所以绳与冰就很

好地粘合在一起。注意食盐不要撒得太多。

8、切不开的冰:我们用金属丝来切冰块,金属丝也确实通过了冰块,但不可思议地是冰还会粘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1)用细铁丝把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连在一起,再准备一大块冰;2)将铁丝横在冰上,用水瓶的重量把冰块切开;3)铁丝向下移动,过会儿,切开的冰又恢复了原状。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由于金属丝的压力使接触金属丝的冰融化了,金属丝一点一点地把冰切开了。但是,一旦金属丝通过冰块后,冰马上又被冷却,再度冻合了。

9、水中的彩云:我们让温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水在同一空间“相遇”,就制成了由下向上升腾的“彩云”。1)大瓶中装2/3的水,小瓶加满蓝色热水,用塑料膜扎紧;2)小瓶颈系上可供提拉的线;3)把小瓶平稳地放在大瓶的瓶底;4)小孔里冒珠,会像云彩一样散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热的蓝墨水与大瓶中的水相比,温度要高,因而更轻一些,就会小瓶,不断上升、扩散,周围的水又不停地流过来补充,便出现了对流。墨水的颜色令对流明显呈现出来。

10、饮料瓶中的云:在饮料瓶中放入少许烟灰并盖上盖儿,用泵往瓶里压入空气,瓶中就会腾起洁白的云雾。1)在瓶盖上开一个可泵头的孔,注意安全哦;2)用水把瓶子湿润,注入香烟灰;3)泵头,用胶布固定好,再向瓶内注空气;4)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空气挤出来,泵头飞出。瓶中腾起了白云。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云是由水蒸气在尘埃的周围起来所凝固形成的物质。当在瓶内注入空气,空气就不断受到压力作用,在泵头飞出去的瞬间又被减压,温度下降,形成水蒸气与烟灰结合,而形成云雾。

11、饮料瓶:往装有水的饮料瓶中吸管,然后往里面猛吹气,就会看到水从吸管处喷流如注。1)在瓶中装入2/3的水;2)用锥子在瓶盖上开一个和吸管一样粗细的洞,将吸管穿过瓶盖;3)通过吸管猛吹一口气,马上闪开,瓶中的水就会迅猛。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若猛吹一口气的话,瓶中的空气被压缩,气压升高。嘴离开吸管,瓶的水就会因压力而从吸管中喷溅出来。若吹气之时用力更强劲的话,就可以看到更壮观的喷泉。

12、红色喷泉:小朋友都见过室外那令人心动的大喷泉吧,我们会做瓶内红色喷泉供大家欣赏。1)小瓶中装上少量红水,将吸管穿在瓶盖上;2)吸管红水中;3)把小瓶放在大盘上;4)把大口瓶口朝下,对准点燃的蜡烛;5)大瓶加热到烫手时,扣在小瓶上,就会出现红色喷泉了。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当大口瓶扣在盘子上时,这时瓶内温度逐渐下降,气压变小;当小于小饮料瓶内的气压时,小饮料瓶内的水就会来。

13、纸杯烧开水:纸靠近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燃烧了。但是,装水的纸杯却不会燃烧,还能把水烧开。1)在纸杯内装半杯水;2)纸杯不会燃烧,过一会儿,纸杯中的水却沸腾起来。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纸要燃烧需达数百摄氏度的燃点,纸杯装了水,在蜡烛上加热,从火焰上得来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了,没有达到纸杯的燃点(水的沸点为100℃)。因此纸杯没有燃烧,而水却沸腾了。

13、不会燃烧的钞票:用火柴试着点燃被酒浸泡过的钞票,虽说火焰猛窜,但没有关系,

钞票不会燃烧起来!1)把钞票在酒中;2)再用干燥剂干燥;3)放在烟灰缸中点燃;4)火焰虽然熊熊,但熄火后,钞票却没有烧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液体与固体变为气体时叫做气化。在这个小实验里,钞票上沾有的酒成分迅速气化,是这种成分燃烧了,所以钞票安然无恙。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14、水往高处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实验却有办法实现“水往高处流“,你也可以做做看啊!1)装满一瓶红色的热水;2)把冷水瓶倒置过来对在热水瓶上;3)迅速蜡纸。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和冷水相比,热水的相对密度要小一点,也就是说:同体积的热水是比冷水轻的。较轻的热水在连通的容器里上升,较重的冷水沉下来补充,就形成了冷热对流。这样就出现红水向上流的现象。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15、水滴走钢丝:让水滴从一条细线上走过去,我们管它叫水滴“走钢丝”。1)用肥皂把线擦一遍,在其中一个杯子中倒入半杯水;2)用胶带把一条细线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杯子的内侧,距杯口2~3厘米;3)拿起装水的杯子,与另一个杯子形成坡度;4)轻轻拉紧细线,往外倒水,就会看到水滴在线上一滴滴滚到另一个杯子里。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用肥皂把细线擦一遍,改变了水的表面,增加了水和线的吸引力。这种表面使水变成圆形水滴,并能沿细线流过。

16、在海中前行的牙签:在浴盆中的水里放一根牙签,它浮在水面。若把香波液稍稍在它上面涂抹一下的话,牙签就会轻快地航行了。1)取一根牙签,在尾部涂上香波;2)把牙签轻放在浴盆的水面上;3)牙签会像鱼似地缓缓前行。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香波与肥皂都含有去污的“表面活性剂成分”,这成分使水的表面变弱。牙签尖的那一部分动起来,是因为牙签尾部沾了香波后,使周围的水面下降,牙签就被整体拉动了。

17、在水面行使的樟脑小船:铝箔小勺装上樟脑,放入水中,就如一只小船漂浮水中,将樟脑点燃,小船便一边燃烧一边前进。1)用铝箔做成勺子的形状;2)在勺中放上樟脑并用火点燃;3)把勺放在浴缸里;4)勺会燃烧着在水里转动。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樟脑能改变水的表面,樟脑船被水的表面所牵引,于是能在水中前进。因为樟脑船在水上做着不规则的前进运动,所以非常有趣儿。

18、胡椒沉底的秘密:在加水的玻璃不中加入胡椒,胡椒应该浮在水面上,怎么能让它们沉入水底呢?1)将肥皂涂在一个手指上;2)抓少量胡椒洒在水面上;3)用涂过的手指在水面上划过;4)胡椒就沉入水底了。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手指涂上肥皂划过水面后,削弱了胡椒附近水的表面,胡椒就无法浮在水面,而沉下去了。

19、打不湿的手帕:我们把手帕放在水中,却不会被水打湿,你动手做一下试试。1)先在脸盆里放入半盆水,再把手帕揉成团儿放在杯子底部;2)杯口向下放入盆中;3)过一会儿,再把杯子拿出;4)瞧,拿出来的手帕是干的。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杯子里除了手帕外,还充满了空气,当杯子垂入水中,由于杯子里空气压力的存在,会阻止水进入杯中,手帕也就被打湿。

20、流水为秤:水火不容已被认为是一句真理,做完这个游戏,你会看到另一种水火相融的奇观。1)倒半杯水,把铁钉蜡烛底部;2)把蜡烛放入杯中;3)点燃蜡烛;4)过一会儿,尽管水面上的蜡烛已燃尽,但火焰仍在继续燃烧。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蜡烛燃烧

后的蜡液遇水冷却后,形成一层很薄的外壁,这层外壁将水和火焰隔开,这样火焰就不会熄灭了。 –

21、乒乓球的登瀑布冒险:把乒乓球靠近强势水流的水龙头试一试吧。乒乓球就好像在攀登瀑布一般,顺着水龙头往上走去。1)取20厘米长的细绳,用玻璃胶带贴在乒乓球上;2)用一只手拎着,靠近强势的水流;3)接触水时,稍拽一下绳子,乒乓球会沿水流向上攀登。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乒乓球一接触到水流,水就会沿着乒乓球的曲面流下来,结果是乒乓球受水流之力被吸附过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向上拽一下绳子,就可以看见乒乓球宛如登山一样向上攀去。

22、颜色爬山:我们用绿色在纸上点个点,放在水中,绿色向上移动并消失了,而且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1)在纸端5厘米处用彩色笔点一个大点,杯中装水3厘米深;2)把纸放入水中,绿点距水2厘米;3)在水中浸泡15分钟;4)绿点不见了,纸条上出现蓝色的彩带,再往上是的彩带。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绿色是由蓝色和组合而成的。颜色在水中会向上移动,不同颜色的移动速度会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色带。

23、各取所需:混合在一起的铁屑、木屑、沙子和糖,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开?快想出最简单、最方便的步骤来!1)先用磁铁从混合物中吸出铁屑;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这样,木屑就会浮起,用纱布把木屑打捞上来,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糖了;3)把剩余的水倒入锅中,这就可以捞出在水底部的沙子;4)倒入锅中,再加热至完全蒸发后,就还原成糖了。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针对铁、木、沙、糖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找到分离它们的简单途径。铁屑能被磁铁吸引;木屑密度小,会浮在水面;沙子密度大,自然沉底;糖不同于那三样固体物质,它可以溶于水,只要加热糖水,待水分蒸发,就得到固体的糖了。

24、倒水的角度:1)两人各拿一满瓶的水;2)两个人分别用手堵住瓶口,呈不同角度,倒立瓶身。解谜:因为瓶子倾斜了一定的角度,水倒出后,空气比较容易从瓶口进入,及时填补水流后形成的空间。这部分新的空气以压力作用于水,让它流得更快,垂直倒水的情况则相反,空气不易进入,水流受到的作用力也小些,所以的速度慢。

25、保温瓶保温的秘密:1)用锡纸和白纸分别包紧两支温度计的头;2)把两支温度计放在距台灯相等的距离;3)过一会儿,会发现包锡纸的那支温度计温度显示稍低些。解谜:因锡箔的表面光滑,能把灯泡辐射的热量反去,使热量无法传递到温度计上,这就是两个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同的原因,也是保温瓶的瓶胆镀上水银的道理所在。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26、弯曲的水:1)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细细地流淌;2)使劲用化妆棉纸摩擦吸管;3)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会被吸管吸引而变得弯曲。解谜:这是一个利用静电原理的小实验,被使劲摩擦后而带有负电荷的吸管,接近细长的水流时,水中的正电荷被吸管吸引了,所以会出现弯度的水流。

27、水能吸水:1)在注射器里灌满水,把橡皮套在注射器上;2)针头与胶管垂直,扎入胶管壁,停在胶管中间,针尖的斜口朝前;3)针头蓝墨水中,推动注射器活杆,由橡胶管中的是蓝水。解谜:推动注射器后,胶的水流动加快,快速流动的水的压强比静止的水的压强要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原本静止的蓝墨水压进胶了,看起来好像是

被竖直吸了上去。

28、冰花:1)把玻璃片放在热水盆旁,直到水汽沾满玻璃;2)把玻璃片放入冰箱,几分钟后,拿出玻璃片;3)玻璃片结了层白色的冰花。解谜:当玻璃外面的气温低于0℃时,房间内的水汽一遇到玻璃的低温就凝结成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冰花。先让玻璃靠近热水,使它上面附着水汽,再放进冰箱,让玻璃上的水汽遇冷而迅速凝结成冰,就是按照冰花形成的原理来制作的。

29、冰棍:1)把纸杯中注入果汁,再一根筷子;2)把冰与盐按8:2的比例放入碗中搅拌;3)将装有果汁的杯子装入冰中;4)果汁凝固后就制成冰棍啦!解谜:冰与盐混合后,可以达到最低温度零下20℃,这与常用制冷设备的温度是一样的。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30、汽水:1)加入1/4的凉开水、5勺糖、1/2勺苏打;2)等糖和苏打融化后,放一勺柠檬然后拧紧瓶盖,充分摇光饮料瓶,放在冰箱里一段时间;3)哇,汽水制成了。解谜:我们在超市买的汽水主要成分是苏打和柠檬酸,汽水冒气的原因主要是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用苏打和柠檬酸就可以制成一模一样的吱吱冒气的汽水。

31、糖果融化的速度:1)把两块糖用线栓起来;2)在手中调整线的长度,使A比B短;3)把C糖扔入一杯水中,在另外两杯水里,A悬在水面,B悬在水中;4)A完全溶解了,B融化的速度第二,C才融化了一小部分。解谜:糖块在水中的位置越低,溶化速度越慢;糖块吊得越高,溶化速度就越快。因为糖在水中的溶解主要靠对流。沉入水底的糖溶化后,形成密度比较大的糖溶液,令水的对流减慢。而吊在水面的糖,由于糖水比清水重,糖水下沉,清水上升,形成对流。糖的位置越高,水对流的范围越大,糖就越容易溶化。

32、恰浮瓶:1)在水中加食盐使之变成淡盐水;2)沿着玻璃杯的边慢慢注入清水,使水和盐水恰好分成两层;3)放入鸡蛋,鸡蛋怎么也沉不下去了。解谜:这是利用了鸡蛋、水、盐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鸡蛋的比重大于水,却比食盐水小,因此它就在水和食盐水的分界线上静止住了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1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不会燃烧的钞票!

有些人特别是男孩子小时候会对一些小科技感兴趣,他们动不动就会拆了家里的收音机啊,手机啊,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构造,结果呢,拆了就安不上了,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多出几个零件来,引来家长一顿打,其实,这是一人好现象啊,说明孩子有好奇心,肯动脑筋,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推荐1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或许对这些肯动脑筋的孩子有所帮助和启发!

1、冰冻肥皂泡:你喜欢吹肥皂吧?你知道吗?那飘浮在空中的美丽的肥皂泡,是可以冻成五颜六色的水晶玻璃球的。1)把冰箱温度调到强档;2)用吸管在盘子上吹一个球形的肥皂泡;3)将装肥皂泡的盒子快速放入冰箱,冷冻20分钟。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肥皂泡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破裂之前迅速冷却了摄氏0度以下,就会冻结,我们就会看到美丽的冰冻泡泡了。

2、自动绽放的肥皂泡泡:吹个肥皂泡放在锡箔花,锡箔花的瓣会自动抬起来,银白色的花簇拥着七彩的肥皂泡,非常美丽。1)剪一个直径8厘米大的六瓣锡箔花;2)把木塞放在盘中;3)再把锡箔花浸泡在肥皂液中,放在木塞上使下垂;4)把吸管的一端剪成四瓣,用它吹个大肥皂泡泡;5)把肥皂泡放在花心中,低垂的就会抬起来,吸附在肥皂泡上。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肥皂泡表面的薄膜具有一定的牵引力,当把肥皂泡放在锡箔花的中心时,这种牵引力就把拉起来了。

3、超级肥皂泡:用金属丝衣架,可以做出巨大的肥皂泡泡,大泡泡还会包着小泡泡。1)先将金属衣架或弄成圈形,用胶带包在圆圈上;2)在盆中放入1升水、100毫升清洗剂和500毫升洗涤剂;3)把衣架放出盆中,慢慢向上提;4)做出巨大的泡泡啦!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关键在于洗涤液的放入,只不过在硬水的条件下,实验不容易进行,自来水通常是硬水,用蒸馏水就比较容易成功。

4、空中立正的肥皂泡:飘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我们可以让它静止不动,如同在空中立正似的。将鸡蛋壳浸泡在大半杯醋里,然后盖上杯子盖;2)杯内会产生气体;3)等杯中不见气泡后,吹个肥皂泡放在杯中;4)肥皂泡在杯中飘来飘去,最后静止不动。!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而吹入杯中的肥皂泡密度小,所以会浮在上层,好象停在了空中。

5、听话的火柴:可以给小朋友做这样一个术:在水中的火柴,任你指挥。1)把木片和火柴放在水面上;2)把方糖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方糖方向靠拢;3)如果把肥皂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四周散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糖溶于水后,水面的表面增大,火柴和木片就会向表面大的地方移动;当肥皂溶于水中后,水面的表面减小,火柴和木片就朝相反方向移动。

老同事眼中的屠呦呦:她没有那么神秘,看电视她才知道自己拿了诺奖

当时为了能抓紧上临床使用,屠呦呦主动提出来拿自己做实验,上级同意了她的申请,她们首批三个人做了实验,后来又有几个人重复了实验,都没有问题。

随着“勋章”人选公布,屠呦呦的名字再度回到公众视野。距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四年,深居简出的屠呦呦依旧和媒体着距离——人们几乎看不到她公开亮相。

隐匿在闹市中的中国中医也一如往常的低调。如果不加提醒,很难看出这里曾经走出一位者,除了中药研究所二楼研究中心门口的公告栏,这上面记录了屠呦呦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的始末。

从传统古籍中得到研究灵感、不惧危险以身试药,因诺奖一夜成名后,屠呦呦的这些故事变得家喻户晓。忆起,与屠呦呦共事几十年的中医首席研究员、研究中心学术会主任姜廷良已经无法捕捉很多细节,但他对屠呦呦的印象始终如一:认真、踏实、低调、坚持。他想,这也是科学家们的共同特质。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中医首席研究员、研究中心学术会主任姜廷良。记者侯少卿摄

谈过去

传统古籍中得到关键启示

:当时屠呦呦团队做的研究有什么契机?

姜廷良: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中,对战双方因为疟疾减员严重,越南向中国紧急求助,为此中国启动了“523计划”,研制抗虐特效药,很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是一次全国大协作。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接到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屠呦呦担任课题组组长。

: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姜廷良:当时用水煮、高温的提取方法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后来屠呦呦想起在《肘后备急方》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由此想到,为什么书中写着要用冷水泡,会不会是常用的煎熬和高温提取方法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就改为用低温提取,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

:有媒体报道说,屠呦呦曾经以身试药,是这样吗?

姜廷良:药物必须安全、有效、可控、稳定,课题组发现对疟原虫有效,那么它的安全性如何?当时为了能抓紧上临床使用,屠呦呦主动提出来拿自己做实验,上级同意了她的申请,她们首批三个人做了实验,后来又有几个人重复了实验,都没有问题。实验前,对人体的损害到底有多大是未知的,她们是承担了一定风险的。

发现以后,要提取大量的足够临床使用的,当时条件不具备,没有那么大的容器去浸泡,就用老百姓腌咸菜的酱缸,用浸泡,但是会挥发,她长期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得了肝炎。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屠呦呦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做实验。记者侯少卿摄

谈诺奖

看电视她才知道自己拿了诺奖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她得诺奖的消息?

姜廷良:她自己打告诉我的。因为我跟她同事很多年比较熟悉,她给我打说,哎呦,受不了啦,好多记者找来家里,不知道跟他们说什么,不就是个药吗?

后来我也是听别人说,诺奖打通知她那天,她刚好出去了不在家,没有接到,第二天下午她看电视才知道自己得奖了,媒体知道消息后都跑去她家了。

:听说她一开始没打算去?

姜廷良:她对荣誉并不是特别关注,而且当时她身体不太好。我们劝她,能坚持就应该去。这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研究被评为诺贝尔科学奖,以前有几位华裔科学家得奖,但基本都是在国外做的,像完全在国内做的还是。

我们跟她说,这是的事。为了声誉,她决定去了。原来她准备站着演讲,后来还是把椅子搬上去了,坐着说的,可以看出身体状况并不好。同一年美国还有一个奖也请她去,她因为身体原因去不了。

谈性格

认真踏实坚持,甘愿坐冷板凳

:在你看来,屠呦呦是一个怎样的人?

姜廷良:她心里想什么,嘴巴就讲什么,不了解她的人觉得她说话不够圆滑,她怎么想就怎么说。在科研工作里非常认真、踏实,坚持,甘愿坐冷板凳,如果不是认真踏实一步一步做研究,也不可能开创性的发现。她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认真对待科研事业的人,认真、坚持这样的品质,我想这也是科学家共同具备的。

:在公众和媒体看来,她似乎很低调也很神秘。

姜廷良:其实不神秘(笑)。成名前后她都很低调,她谢绝了一些大学或者机构当名誉教授的邀请,有一些不是她的领域,而且她认为既然担任名誉教授总得尽自己的责任,她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一些上的会议她也都谢绝了。

她住的小区邻居可能知道,哦,这个老太太得了诺奖。但有时候我们一起在外面吃饭,别不知道。


00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图片"

▲研究人员观察培育的

青蒿。记者侯少卿摄

谈研究

“要把论文变成药”真正解决问题

:她现在还在做研究吗?

姜廷良:她发现以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在做研究。因为的化学结构在自然界是很少见的,所以她希望继续探索。发现至今40多年了,对它的作用机制目前全球尚无定论,她也希望进一步研究了解它真正的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利用好是很有意义的。她对以后的发展也有一些想法,我们也在进一步讨论中,她希望把的价值完全发掘出来。

她现在不来研究中心,我们也不希望她来,养好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她主要把握一些原则和方向性的问题,我们会给她书面汇报研究进展,或是去她家面对面讨论一些事情。

比如,之前她跟我们说,“要把论文变成药”。现在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文才是重要的,但是她认为要把论文变成药,要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这句话很简单,但体现了我们研究的落脚点在哪里。

:团队现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姜廷良:疟疾在前还是很厉害的,经过多年防控,国内自己感染的疟疾已经没有了,在老百姓中已经不是非常重视的病了。但是疟疾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很大的传染病,WHO仍然把疟疾、、结核病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用好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的必须选择。今年4月,我们在《新英格兰医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提出了应对耐药性的设想,现在我们正在国外一些地区希望得到临床上的检验。

(0)
上一篇 2019年9月29日 上午7:15
下一篇 2019年9月29日 上午7: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