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卑到极致的人最害怕什么 心理自卑的人往往最受不了这个

一个自卑到极致的人最害怕什么 心理自卑的人往往最受不了这个。长期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整个人的心态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你知道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卑的吗?那么自卑的人怎么改变自己呢?今天小编为你自卑的人打开一扇天窗。

一个自卑到极致的人最害怕什么 心理自卑的人往往最受不了这个

一个自卑到极致的人最害怕什么 心理自卑的人往往最受不了这个

一个人的从小的生活环境真的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此时的你肯定会想,一个在完整家庭中长大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温暖开朗的人;在一个家庭离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但其实不以为然。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的确有很大的影响,但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原因还是自己在成长中的摸索和思考,即使是在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也可能会极度的自卑,他也可能会多愁善感、胡思乱想,他也会超级的,他也会很忧愁。

你感受过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如何穿衣服才不会特别丑?

“我穿这个会不会很奇怪,真的不奇怪吗?”

你感受过那种只要是在课被老师随便点名说了一句,就会红着眼睛,然后逼迫自己这一整天都不准吃一口饭和说吗?

你体会到过那种只要自己手里拿着了很多的东西,走在校园里,就会非常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你看吗?

当时的你,是不是恨得想立刻钻进一个地洞里。

你不敢披散这头发,你不敢穿着有一点的奇怪的衣服,你不敢大声地说话,你也不敢去随便的喜欢一个男孩子。

你讨厌一个人走在路上,因为你害怕别人会说你“你看那个女孩子怎么是一个人,她一定是个极度难相处的人”,你更害怕一个人去吃饭,因为你不想让别人觉得你会很孤独。

你要表现出极度的完美,你要让别人以为你很快乐,你要让别人觉得你很幸福,你必须拥有很多的朋友,你必须要很厉害,你各个方面都要优秀,你在外人面前必须强装着所有的美好。

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才肯撕下你伪装的面具,抱着自己疲惫身躯,自己伤痕累累的心,但第二天又是依旧如此。

“你不累吗?”

“累,当然很累,但我能怎么办,他们异样的眼光可以让我窒息。”

“别人都很忙,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也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你。”

“真的吗?我不信,他们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会令我全身。”

“那你那么在意别人眼光干嘛,做好你自己不行吗?”

“做自己,说得很,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你能做到吗?”

“我,Emm……”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少了很多的纯真,但又像是多了许多的东西,我们在思考和想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很多,有时候可能真的就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但我们会因为此郁闷和生气,是这个世界对我么不在友好了么,还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敌意。

我们总会嚷嚷着我们要维护自己的自尊,我们不能让自己看起来很自卑,我们要自强要更加的自立,但是我们早在虚伪的世界越陷越深,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一直被我们当作是保护自己的借口。

很多自卑的人,其实在骨子里都在和别人做着比较,因为他们不敢承认他么那确实比他还有优秀,所以时而就会提醒自己,是我太自卑了,然后一遍一遍地提醒自己,最后演变的程度就会越来越深厚,然后就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去。

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就是开心吗?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那么累,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吗?

人言可畏——不要随意指责任何一个人

初心——我们就是我们,谁也替代不了

胡不许,带你领略不一般的体验

一个人自卑到极致是怎样一种体验

大二时,班级搞联谊,很多年轻的男男坐在一起,有的、唱歌的、跳舞的、弹琴的、讲笑话的…我默默地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没有人在意。

到了集体舞环节,燃爆,没有参加表演的同学先后进入舞池,跟着音乐肆意摆动,不停地发出各种欢笑声。

好不容易有人过来搭讪,走吧,同学,请你跳支舞。

我摇摇头,说,不会。

我教你。

不用了,我学不会。

所以,从头至尾,我都停留在原地,没有交到班级外的一个朋友。

快过年了,邻居小丽约我去逛街,爸爸专门给我发了买新衣服的钱,嘱咐我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

小丽遇到心仪的就去试,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穿好了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还一直问我,好看吗?好看吗?

我说,好看,好看。

她不满意,脱下来就进入下一家。傍晚时,她提着大包小包,里里外外全部搞定,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而我,就买了两双袜子,衣服几乎都没有试,唯一试了一件还是黑色的。

小丽说,不好看。

我不要了,放下就走。

妈妈知道了,说,你才二十岁,该多尝试颜色鲜亮的啊。稍微贵点也没关系,过年了,就是要穿好的。

可我觉得我不配。

到了谈恋爱的年纪,对谁有好感从来不表现出来,被动得要死。

男朋友用了足够的温暖才把我心中的冰山融化,可我总怕他会离开我,不喜欢我了。

约会时,有进来,我担心会耽误他的事,反复地说,有事你就去忙吧,我一个没关系。可在他真的迫不得已要离去时,心里一百个懊恼和不情愿,一百个想要犯脾气。

他不给我打,我就不给他打;他不发,我就不给他发。

他喜欢的东西,我明明不喜欢,也会装作不排斥的样子。

我不敢撒娇,不敢胡闹,不敢拒绝,努力地营造一个懂事好女友的形象。

因为我认为失去他,肯定不会再有人喜欢我了。

我惧怕破绽,拒绝陌生社交,不敢开口说话,很少张嘴大笑…毫不夸张的说,30岁之前,我的人生充满了隐忍和羞愧。

翻阅资料,发现很多名人竟然也有过自卑的经历和感受:

大明星梁朝伟幼年时,生活在底层,饱受家庭之殇,酗酒成性,在他10岁时离家出走…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泣,不断地怀疑自己,回避社交:“父母会不会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才这样的?”

著名节目人白岩松,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他邻桌的学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当时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

德国天才哲学家尼采,出身于勒肯的一个牧师,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又矮又瘦。他曾追求过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太笨拙,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自卑。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人从一出生就伴随着自卑感,之后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优越感和对别人的重要性。

名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凡人。

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没有自暴自弃,承认自己真的不配拥有更好的人生。

什么时候不再那么自卑了,我也不知道。

也许是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许是了命运很多很多的眷顾;也许是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丑陋和不堪;也许是陌生人一个鼓舞的眼神;也许是我的文字帮我架构出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发现真正打垮自己的,是内心深处的一个小人儿,她不再指责我,谩骂我,给我无边的羞辱,我们尝试着达成了积怨二十多年的首次和解。

我学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袒露最真实的自己,把内心深处压抑了很久的情绪,一一释放出来。

笑的感觉真好,比绷着脸好看多了;

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感觉真好,不喜欢的统统给我闪开;

独一无二的我其实也很珍贵,失去我指不定是谁的损失…

想知道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

我会努力尝试各种可能性,不会的去学,哪怕学得很慢;我会买能力范围内最贵的东西,口红、包包、衣服,足以担得起每一次赞美;我会真诚地留给彼此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加揣测;我会悄悄地给自己打80分,脱掉枷锁,轻装上阵…

人人可能都有过自卑的经历和感受。

如果恰巧你也自卑过,赶紧走出自我设置的泥潭和陷阱吧,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有资格否定你的每一次努力,也没有人你一直处在见不得光的黑暗之中。

昂起头,大步走,你自信阳光的样子一定非常好看。

那些自卑到极致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人的自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活得越来越高级?

直到自己经历了从极度自卑,走向相对自信,这个蜕变过程,才明白原来我变优秀的动力,竟然是源于深植在骨子里的自卑感。

是啊,我自卑!

我哪懂什么坚持,只不过是死撑罢了。我哪有什么自信,无非是自卑到极致罢了。我哪有那么优秀,无非是找到对的方式,然后不断跟自己死磕罢了。

自卑这东西,就像是一个不定时,平时与你相安无事,但总在你以为自己还算可以时,突然爆发,让自己溃不成军,怀疑自我。

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既没有穷到揭不开锅,也不至于富到奔小康。可偏巧有缘遇到重女轻男的父母,总以为自己就是小公主。

在山清水秀里,在乡野田间里,当所有人都是朴实而平等时,自卑,怎么可能会生出这样的情愫。

直到上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听到来自新同学的第一句问候。

“同学,你怎么会住学校宿舍呢,条件多不好。”同学张芳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试图同我拉近陌生的距离。

……

1秒,2秒,15秒,30秒。

“我家住在村子里,离学校太远了。”在张芳注视的30秒后,我说着浓重的家乡话,极度难为情地回答了她。

那30秒也许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时间段了。因为我竟然自卑了,因为自己不会说普通话,因为自己住在村子里。

首次体验自卑的感受后,世界似乎总是用某一个点,告诫我,看清自己隐在身体里的自卑。

看,县城的孩子知道的东西这么多,他们的衣服好看,发型好看,甚至话语间的遣词造句都优美了些许。

最重要的是,他们眉眼间的自信,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的全部自卑、苍白和窘迫。

自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在不动声色之中,悄然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

我表面上依旧风平浪静,内心却早已掀起惊涛骇浪。整个高中阶段,外人眼中的我是一个乐观热情勤奋的小姑娘,甚至扛起了“学霸”这样的光荣。

可我知道,自卑正潜生活里的某个角落,会猝不及防地将我逐步吞噬。

在课间聊起国外时,我自卑;在讨论同学穿的名牌衣服时,我自卑;在TA说出流利没口音的普通话时,我自卑;更别提英语了。

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让人丢了自信心。

没了自信心的人是什么样子?

也许就是面对每一个挑战和机遇时,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这样的人,肯定是不行的。

回望高中阶段的我,怎么就单单被自卑蒙了眼,忘了其实自己并不差。

心情灰暗到极点的时候,看到毕淑敏一篇叫作《接纳自卑,感悟幸福》的文章。

如果你在前进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让你望其项背的人,那么恭喜你啊,你是在不断的进步中。你会自卑,不过这种自卑是可以化成动力的。

那句话现在看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醍醐,我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样,找寻变强的方法。

那时,好像能做的也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

出身、天赋、漂亮的衣服、自信的神态,我无法超越他们,但在学习上,至少我还有机会啊。

当有了一个目标后,似乎所有的自卑,都成前进的源动力。现在有,叫作“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会为你让路。”

而那时的我,一个自卑到极致的农村女孩,哪会想到这么多。

从班级第40名,到班级20名,最后考进前10名。

仅仅是成绩,仅仅是班级排名,竟然消除了我内心深处的所有惶恐与不安。

当又有同学问我,你家住哪里?我极为自然的回答,农村啊!

很奇怪,学习竟然给了我莫大的自信心。原来,我已经这么不在意所谓的出身。

因为自卑,想要去超越别人,在超越别人的过程中,自卑恰恰又成为我的源动力,成为我自信的砝码。

那些自卑到极致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1

小学6年级的时候,因为早恋我被老师喊去罚站。(那个时候班上流行写小本子,只要被发现都会说是早恋,而基本上面临的都是体罚)

结果站了一上午,老师说,算了你回座位上去吧。(其实这是反话,一般同学不回,要继续留在上面反省……)

然后我马上就回座位上去了,至今我还记得班主任的表情。

后来,只要我回答不上了问题,就让我继续罚站,直到我承认错误,是啊,谁叫我上课不认真听讲呢。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胆子特别小,做什么事情都容易脸红,尤其是直接跟异性对话,即便我对她们没有任何好感。

终于有一天,我屈服了,是的,我变得特别害怕被点名,仿只要一站起来,我就会感受到班主任的怒火。

2

初二那年,我转到另外一个班上,有个男生跟我一起进的这个班,不久之后,他就成了班长,再不久,他就是整个班里人气最旺的人。

同个起跑线,同样的成长环境,但他总是走在我的前面。

一开始没有自卑,他对我很好,经常会笑着说带我一起吃饭打球,但是我却感觉到他有一种难以接近的气场。

不只是我,很多并不怎么自信的人,看到气场比自己强大的人总是害怕的不敢靠近,喜欢跟自己能力差不多或者更弱的人交际。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是逃避。

自卑带来太多的烦恼。因为自卑,所以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肯定,哪怕有时候是哗众取宠;因为自卑,所以有时用自傲来掩饰,活的很累;因为自卑,不敢靠近有好感的女生,哪怕她已经伸出橄榄枝,心里也会有个声音“不要自作多情了,你个loser”。

遇到美好的事物,脑海中会出现一个声音“你这个怎么配”,遇到好机会,会觉得自己不行,遇到好姑娘,稍被冷落,会自我否定,踟蹰不前,不敢主动,怕被拒绝…

对于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的父母还有太多太多。很多家庭,第一代无知,第二代痛苦,第三代幸福。许许多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承上启下,理解上一代的失误,引领下一代的幸福,我们要战胜很多困难,可在这之前,我们要先战胜自我。

你在怎样的环境下长大,就会接受怎样的自己,当你潜意识里接受你不好、你很差的信号,那么你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心里素质都是不好的。

根源还是需要回到自己身上,你要发现其实你很好。

不要相信别人说多承担,多吃苦就好了,这些都是谎言。

毕竟。

有些人受了一辈子的委屈,都没让自己好起来。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1日 上午6:59
下一篇 2023年4月22日 上午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