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夜里哭闹的5种原因

时间:2019-08-18 22:58:35作者:潇洒女人

导读:

其实对于年轻的妈妈来说,照顾孩子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第一胎没有经验的妈妈,孩子随时都有苦恼的情况,有时候夜里哭闹,事实上,这都是有原因的,没有经验的妈妈是很难判断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一岁半宝宝夜里哭闹的5种原因:

一岁半宝宝夜里哭闹的5种原因

1. 便便了或想便便了。听见宝宝哭泣,宝妈的第一反应就是查看宝宝的尿布,这是正确做法,但有时候宝宝哭泣是因为自己想要大便或小便。

2. 饿了。宝宝最常见的哭泣原因可以说就是这个了,当宝宝感到饥饿的时候,宝宝的哭声会比较短促而低调,而且是高一声,低一声。

3. 困了。很多宝宝白天不经常哭,到了晚上会开始哭闹,这是因为宝宝在想要睡觉但是睡不着的时候情绪会比较烦躁,这时候宝妈不要跟宝宝生气,安抚宝宝的情绪最为重要,可以给宝宝轻轻哼唱小曲,或者抱着宝宝持续有节奏的拍打。

4. 热了或者冷了。宝宝调节体温的能力也没有发育完全,但这种哭泣往往不太强烈,可能只是稍微哼唧两声,或者很快就能被哄好。

5. 宝宝在长牙。宝宝在长牙期间,牙齿的不适会让宝宝有直接的疼痛,或者是情绪的烦躁,发现宝宝在长牙期间,宝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磨牙棒或者磨牙饼干。

6. 肚子不舒服。新生儿肠胃功能较弱,常见的疾病当中就有肚子不舒服,甚至是肠绞痛。如果宝宝出现腹胀、腹痛出现时的其他症状并且哭泣是连续很长时间,一天哭好多次,这时就要考虑宝宝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7. 其他疼痛。除了肚子带来的疼痛,有时宝宝也可能正在经受其他因素带来的疼痛,比如衣服等摩擦、勒住宝宝皮肤,这时宝宝哭声往往是突然发生,并且是长而高调的。

8. 想独处。宝宝有时候不想受到别人的打扰,这样的哭泣和饿了的哭泣比较相似,但是往往持续的时间不长,甚至在你还没有想到他为什么哭泣的时候就停止了。

9. 想被关注。和想独处相反,有时候宝宝一个人待烦了,会想要有人来和自己互动一下,这时会用哭声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只要你过来和宝宝玩,宝宝很快就不哭了。

10. 只想让妈妈抱。有时候宝宝也会有莫名的不安全感,有的宝宝三四个月就开始认生,看不见妈妈的时候就会陷入自己被抛弃了的伤心,看见妈妈之后也要用哭泣来表达自己之前的痛苦,所以宝马要好好安抚,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

三岁宝宝夜里哭闹的5种原因

一般会有胀气、肠套叠、腹绞痛、缺钙和心情焦虑这五种原因。

分析如下:

1、胀气:在婴幼儿期,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未成熟,再加上整天躺着,食物很容易聚积在宝宝小小的胃里,从而容易导致胀气。此外,持续的哭泣、奶嘴洞过大或过小、便秘导致无法排期等也会导致宝宝胀气。

要减少宝宝发生腹胀,尽量避免进食一些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不要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给他喂食,如果孩子哭得很厉害,父母应该要先安抚下孩子的情绪。

2、肠套叠:所谓肠套叠为小肠末端套进大肠里,症状为呕吐、腹痛、腹胀等,比较严重的话会排便异常,像是西瓜水或草莓酱一般,医生多半会用超声波诊断,如果灌肠无法解开套叠,就要开刀了。

3、腹绞痛:通常发生在满月到4个月的宝宝身上,症状是宝宝经常在傍晚4~6点或半夜12点~2点的时候狂哭,哭得声音很凄厉,往往会手握拳头,脚踢个不停,妈咪看了很心疼,也不知该怎么办。

腹绞痛依程度的轻重来分类,如果是一个星期发生三次以内属于轻度的腹绞痛,一般只须热敷肚子,或者涂上万金油、薄荷油等按摩一下就会好。如果是一个星期三次以上或更经常,就有可能是中重度的腹绞痛,这时妈咪可以使用医用消胀的药,或者用药阻止痉挛导致的腹痛。不过,这样的疼痛通常在宝宝5~6个月大,肠胃发育成熟后自然就会消失。

4、缺钙:宝宝长期晚上睡不熟,容易被惊醒,也很有可能是缺钙,患上了佝偻病。一般来说,单纯依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宝宝身体里维生素D不足,无法促进钙质的吸收,严重时就会继发佝偻病。佝偻病初期也可能不表现为惊醒,只是出现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的。

产生这种“闹人”情况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也可还要经常补充酸奶、奶酪、松软干酪、含钙橙汁、椰菜和深绿色有叶蔬菜、豆类食品、糊状食品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

5、心情焦虑:如果孩子必须依赖某种形式才能入睡,比如必须让妈妈搂着才能睡着,这通常意味着孩子非常焦虑不安。这是些非常敏感或急需大人投入大量精力照顾的孩子,父母需要给他们一种安全感。还有些孩子总是说衣橱里有怪物而不敢睡觉,这是因为他们把幻想和现实混在一起。

小儿缺钙的表现:

1、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 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3、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4、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5、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6、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小儿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1岁以后小儿学走路,如果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且容易发生骨折。

缺钙的表现各种各样,家长应学会根据表现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以便在缺钙时及时给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皮、海带、排骨汤,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缺钙较轻的患儿在食补后即可改善缺钙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宝宝夜里总是哭闹?6大原因,宝妈“对症下药”最重要

1、“我要吃饭饭”

宝宝夜里入睡后,宝妈可以总结一下宝宝白天的吃奶情况,如果比平时少,那宝宝夜里很可能会饿醒。一些母乳不太够的新晋妈咪往往感触特别深,两边的RF都瘪瘪的了,可宝宝好像还没吃饱,于是只能通过大哭告诉妈妈“我好饿啊”。

2、“我好困”

有的宝宝每次困了都会大哭,宝妈抱着在屋里转上几圈或者拍上一会,宝宝就能停止哭泣,这时候多半是宝宝在“闹觉”。面对这种“有益于健康”的正常哭闹时,宝妈一定要多一些耐心,不要过于焦躁或者言语粗暴,以免引起宝宝的不安,毕竟宝宝只是因为困倦导致的“身心不爽”。

3、“我的肚肚好涨”

有些宝宝如果同时出现长时间不间断的哭闹、腹胀、晚上不能好好睡觉以及满脸涨红或者不停的“放屁”时,可能是出现了肠绞痛。由于婴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和肠胃发育都不健全,再加上孩子不会自己运动,吃进去的食物或者奶类不能完全消化就会导致肠道内出现胀气,所以出现肠绞痛的娃通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腹胀。

对宝宝来说,肠绞痛比普通的胀气更难受。随着宝宝肠胃功能变强,这类问题会逐渐减轻,一般来说在90%的宝宝五六个月后,就很少出现类似的问题了。如果宝宝看起来不舒服,哭闹严重,建议宝妈也要及时就医。

4、“我好疼”

宝宝出现间歇性哭闹时,哭一会儿停下来,隔上三四分钟继续哭闹,双腿蜷缩向腹部弯曲,这种基本可以判定是肠套叠。肠套叠多发于4个月到1岁的宝宝,哭闹持续一二十分钟后,还可能出现呕吐或果酱样大便,甚至出现低烧,当宝宝出现这些异于平常的症状时,妈妈不要犹豫,需要赶紧带宝宝看医生,因为肠套叠一旦发生,越早治疗越好。

5、“我坠床了”

宝宝会翻身后,睡在床上就不老实了,各种角度大翻滚,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如果没及时醒来,孩子自己很可能滚着滚着就坠床了,孩子疼的哇哇大哭,父母在睡梦中惊醒,赶紧起来捞娃!

6、“我就是单纯地想哭”

除了上面这些原因,其实还有一类“夜哭郎”,他们可能每晚都要不明原因地哭闹,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时间,没有身体不舒服,也不饿,也不困……这种宝宝往往让大人很是头痛,这种“难带的”宝宝可能就是天生如此,大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耐心对待,积极地安抚宝宝,一般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除了上面这6种常见原因,其实当宝宝尿床、情绪不稳定或者受到惊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哭闹。宝妈一定要分析清楚宝宝哭闹的真实原因,这样才能针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有效的处理。

宝妈不要害怕宝宝哭,实际上,宝宝适当的啼哭还有利于肺部的发育呢,除了让积攒在肺部的废气更好的排除体外,还能加速宝宝自身的各种代谢,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生理性的哭闹对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帮助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潇洒女人网备案号:皖ICP备16001829号-10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278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